<p class="ql-block">疫情以来同学们也有好久没有聚会了。2025年新年一过,我们老宇花小学66届五班的南京同学在老班长的带领下又聚到一起。这次聚会增加了一个项目,即重走上学路。我们的小学(宇花小学)位于中山门外的孝陵卫,即现在的T80园区,而家在马标,即现在的东部战区大院。我们的小学是住宿制学校,两个礼拜才回家一次。那时候低年级的同学是坐大巴车,高年级的学生是走路🚶。我们在低年级时,坐在车上看着高年级学生走路回家,很是羡慕,盼望着快长大能和哥哥姐姐们一起走路回家。那时的道路也没有现在这么宽敞平缓,那时的卫岗坡还是很陡的(后来经过降坡处理),记得从下马坊牌坊石碑到学校门口就是个田间小路,60年前我们就是十岁左右的娃娃,想想现在十岁的孩子能吃的了这个苦吗?</p> <p class="ql-block">考虑到都是过七十岁的人了,就走一半吧,马拉松不是也有半程吗,我们也来个半程上学(放学)路。就从中山门走到黄埔路(解放路)。</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中山门还没有这两边的涵洞隧道。</p> <p class="ql-block">约好在南京博物院门口集合,正好周一闭馆,没有游人。</p> <p class="ql-block">班长李季在忙着联络大家。她不仅是我们小学时的班长,现在依旧是我们的班长!</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到的刘静同学。人如名,从部队回来后从事医务工作,至今还在坚守岗位。</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陆续赶到。</p> <p class="ql-block">汪群同学,市妇幼的专家,为多少家庭送去了欢乐,真正的送子观音。这段时间还积极协助班长落实聚会的事宜。</p> <p class="ql-block">晓萍同学,我们班里的“小不点”,年龄最小(据说也是全年级最小的),个子最小,排起队来总是第一个。几十年过去了,小不点也成老婆婆了。可惜,同桌六年的小男生已经不在了。</p> <p class="ql-block">肖军同学,我班唯一家住海院的同学,那年北京金山岭野长城,他是坚持到最后的12勇士之一。还会吹沙克斯。</p> <p class="ql-block">运强同学,发小们称他“副参谋长”,参谋长即军师,发小们出行自驾,都是他做功课,线路规划的合理,路程住宿经济实惠,为发小们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为什么是副的,说明运强同学还有进步的空间,不能骄傲自满!还要不断进取,哈哈,现在官场不就是这样的吗!</p> <p class="ql-block">建新同学,不像大部分同学当兵入伍,经历过走南闯北,其工作学习生活一辈子就窝在南京这座城市。</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一路聊。</p> <p class="ql-block">六年的同学都没有今天说的话多!</p> <p class="ql-block">路过第二历史档案馆</p> <p class="ql-block">部分同学由于身体等原因直接到饭店与我们汇合。酒店定在黄埔路上的颂福雅宴,这里正好就是军院修理厂的旧址,也算我们到家了。</p> <p class="ql-block">小学同学,当年可是三道杠的大干部哦。如今依然乐观热情,积极参加社区和同学活动,今天也来参加了,一点不像一个已与病魔抗争了好多年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小民同学,南汽车队的车队长。车开的好,近来忙着尽外公的职责。</p> <p class="ql-block">启光同学,小时候够调皮,把石球当足球⚽踢,后果很严重!现在忙着在贺兰山种葡萄酿酒,据说口感不错,还得了不少奖。</p> <p class="ql-block">秋莎同学,一直在卫生系统工作,同学生病少不了找她的麻烦。是个热心人!</p> <p class="ql-block">开心一笑</p> <p class="ql-block">不能忘了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