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雨重逢(1)

探路者

<p class="ql-block"> 旧雨重逢(1)</p><p class="ql-block"> 祥龙大酒店是坐落在青海路上的一家中上档酒店。七月里的一个星期天,近中午时,王军正和几名同学在888包房内忙碌着。这间包房是酒店中较大的一个,宽敞明亮,除去两张餐台,还有十来个人跳舞的场地。王军站在餐台旁,指挥着另一侧的两名同学挂聚会的条幅:“小明,你这边再高点。”</p><p class="ql-block"> 王军已是60多岁的人了,高高的个子,浓眉大眼,胖乎乎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同学们称他为“笑星”,看到条幅被摆正、固定后,他打了个响指“OK”,忙过去把站在椅子上的刘晓明和另一位同学搀扶下来,他知道岁数大的人最怕的是摔跟头,不能大意,他看了一眼餐台,两名女同学已把水果洗完、摆放好了,心里顿时放松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王军,这个人重感情,他非常看重小学的同学情,每到临近聚会的时候,他的脑海中总会出现文革那年的毕业照,同学们那天真、淳朴的笑脸总是引起他不尽的回忆,特别是其中还有一些是发小,所以96年他便发起组织了同学聚会,如今已有22年了,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参加聚会的人不算多,但每一次都给大家以精神上的享受,想到此,他不由得看了一眼手表,马上就要到了跟大家约定的时间了,他跟屋内的同学说了声:“你们休息、休息吧,我去门口迎迎他们去。”说罢,他转身走出了包房,向大门走去。</p><p class="ql-block"> 祥龙大酒店的包房很多,布置的也很奇特,走廊拐了好几个弯,王军走的也挺急,在一个拐弯处险些与对面过来的一位女士相撞,他不好意思的说声:“对不起。”就在这一瞬间,他突然怔住了,对面这位女士怎么这样面熟?是田歌吗?能这么巧吗?当他稳住神,再仔细一看,不是田歌,长得太像了!当他目送那位女士走远时,他的思绪飞扬了……</p><p class="ql-block"> 时光转回了50年前的夏天,那时,王军家住在本市的一座L型、并设有外廊的日式建筑里,十六岁的他,在家赋闲了二年后,刚刚复课进入了中学的大门,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切还没完全走入正轨,学校里也不正经上课,也无课后作业,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这天的下午,太阳当空,阳光照在人的身上,温暖而柔和,一絲微风掠过,吹得人舒适而惬意。王军倚着外廊的栏杆,与发小们热火朝天的在聊着进入中学后遇到的新鲜事,耳边传来了更小的发小一一袁宏那稚嫩的歌声“毛主席的话儿,写在上边那呵……”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王军沉浸在幸福的享乐之中。不知不觉的,他的目光移动到了对面的外廊上,发现那儿有位女孩也在向这里张望,当两个人的目光对视时,都不好意思的移开了 。 那位女孩叫田歌,也是在楼里一起长大的发小,现在与王军在同一学校、同一年级,她是四班的。小时候,他们也在一起做游戏,但现在的年纪,不消说在一起玩,男生与女生都不说话了。王军发現,田歌变了,原来瘦小的她,现已出落成一个大姑娘了:一米六左右的个头,身材匀称,白皙的脸上闪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走起路来,两条小辫在脑后有节奏的跃动着,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p><p class="ql-block"> 不知什么原因,从此时开始,他只要站在外廊上,只要对面外廊上有田歌,他的目光总是不由自主的向对面移动,当两个人的目光相对时,他的目光又不好意思的移开,感到脸上发热。</p><p class="ql-block"> 王军希望她出现,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看到她,心里便象擂起了小鼓似的咚咚作响,而要是看不到她,就像缺了点什么,心里空落落的,而能看到她,除了楼里的外廊,还有就是在去学校的路上了。</p><p class="ql-block"> 去往学校的路上,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王军能一眼就把田歌认出来。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限。虽然街上人们的服装的颜色和面料很单一,但人们心中仍然是向往着美好。青年人推崇的是军装,而更为亮眼的是“五五式”的军装,田歌就有一套洗的发白的“五五式”军装,配上白底黑面的北京懒汉鞋,无论在外廊上还是在街上,都是光彩照人。王军期望与她在往来学校的路上相遇,最好是在她独行的时候相遇,与她说上几句话,哪怕是简单的问候也行,这样的机会虽不多,但每次都让他兴奋一阵子……</p><p class="ql-block"> 一天放学后,妈妈要王军去副食商店买点儿菜。王军得令后,嘴里哼着歌儿,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上了去往副食商店的路。</p><p class="ql-block"> 夏日的午后,骄阳似火般的高悬于蔚蓝色的天幕之上,把热辣辣的光线投射到建筑物、地面上和王军的身上,他感到浑身热乎乎的。看到前面路上有一个石块,他瞄准后抬起一脚,飞起的石块准确的落到了路旁那幢白楼武斗着火后的废墟里。</p><p class="ql-block"> 在巷路的尽头,他拐向了新街副食商店的路,忽然看见前面不远处围了一些人,他好奇的快步走了过去,到近前一看,是田歌拽着一位男青年的胳膊在说着什么,他看到田歌的脸上一处出了血,那位男青年头上的军帽斜扬着,帽沿儿用手捏弄成国军的模样,流里流气的,他一手扶着自行车,另一个手在试图摆脱田歌。</p><p class="ql-block"> 王军急切地问田歌:“怎么回事儿?”看到了王军,田歌象遇到了救星,她气愤的说:“我在道边走,他骑自行车故意撞我。”</p><p class="ql-block"> 王军又详细的问清了事发时的情况,明白了怎么回事:这家伙是骑自行车逆行,故意撞人!他怒从心起,上前一步揪住那位男青年的脖领子:“你为什么故意撞人?”那位流里流气的男青年,本来看见看热的人越来越多,已心生怯意,见又高又壮的王军加入了,他只得说:“对不起,对不起。”</p><p class="ql-block"> 王军见田歌的脸上和手上都被卡破了,就拽着田歌和那位撞人者去附近的卫生所,给田歌做处理。</p><p class="ql-block"> 经大夫为田歌做了处理后,撞人者付了药费,悻悻离去。这时,田歌才顾得上对王军说了声:“谢谢你啊!”</p><p class="ql-block"> 王军听了又喜又不好意思,忙摆手道:“客气啥,都是邻居,应该的。”几年来,王军第一次与田歌独处说话,他的心里咚咚的跳,就好像里面充满了阳光,别提多高兴了。与田歌告别后,他嘴里哼着歌,脚上像踩了弹簧似的蹦跳着买菜去了。</p><p class="ql-block"> 田歌手拎着菜篮子往家走,尽管脸上和手上卡破处还在火燎燎的做痛,但心里却是高兴的,“多亏了有王军的帮忙。”她心里暗忖,此时,王军的身影又出现在她脑海中,说实在的,她愿竟看到王军那一说一笑的样子,在众多同年龄的发小中,王军长得高大,文质彬彬的,比较有正事儿,他小学时就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体育也好,特别是与楼里发小们打篮球那次,他突破防守,跳起投篮时,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轻盈地落入了篮筐,引发一阵欢呼,那一刻,时间佛静止了,那姿势多么英俊,让众多的女发小仰慕、喜欢,想到此,她感到脸上发热,忙看了看四周,恐怕被别人发现自己的心里活动,还真没有人注意到自己,她加快了回家的步伐。</p><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快到国庆节了,那年为了庆祝国庆,学校按上级有关部门的安排,承担了参加国庆游行的任务,其中有刀旗队和舞蹈队的表演。舞蹈队由女同学组成,她们边唱&lt;&lt;北京有个金太阳>&gt;,边跳舞蹈、边行进,王军参加的是由男生组成的刀旗队,田歌参加了舞蹈队,两个队训练时也常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王军在训练和休息时,眼睛都往舞蹈队那边瞄,那时,正值秋老虎肆虐,王军虽长得高大,但举着刀旗训练一阵儿,也是满头大汗。</p><p class="ql-block"> 一天,正在休息时,看着别人买冰糕、买汽水,王军也想买,但一摸口袋才发觉:新换的衣服里忘记了放零用钱,他正发怔,忽然,觉得背后有人捅了他一下,还没等他转过身,已感到右手发凉,转身一看,是田歌把汽水递到了他手里,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在盯着他看,他心像注入了凉哇哇的汽水,那个清爽!压根儿也没想到推辞,启开了瓶盖,咕咚咕咚喝了两口,抬起头来再看田歌,她的眼睛弯成了月牙,笑得更甜了……</p><p class="ql-block"> 国庆节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过去了,王军他们学校的刀旗队和舞蹈队在游行队伍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好评。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六九年一一他们在中学里的最后一年。</p><p class="ql-block"> 这时,学校里的学生中有了一个变化,有的极活跃的班主任在组织班级的学生搞文体活动,所以男女生之间说话交流的现象增多了,在这种情况下,王军和田歌之间的接触也开始多了起来,还经历了学校组织的挖防空洞和家里的买秋菜的活动,他们互相帮助,二人不时的也有小约会,当然了,还要尽量的不要让父母知道,尽管他们当时还不懂什么,但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确实在与他们的年龄一样与时俱进。</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的12月份,一声惊雷,在一些人家中炸开。“机关干部响应号召,走五.七道路去!”更可怕的传说是:“五.七”干部一年后要变成真正的农民,也就是说,工资什么的都没有了。那时侯,中学毕业了,就要上山下乡当知识青年去,这下可好,连整个家庭都要下乡了,而且一年以后要靠挣工分吃饭了。王军的心思较重,也很懂事儿,想着自己是家里的长子,万一父亲没了工作,那挣工分儿养家的就是自己了,他看到班里的一些同学找关系去当兵,虽然他也想当兵,也有可找的门路,但现在只能随家下乡了</p><p class="ql-block"> 他心里沉甸甸的,才知道什么是发愁了。田歌的父母也是一样,被定为“五.七”战士,虽然大家都发愁,都不想当什么“战士”,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呀,大家也都在做着一些准备工作。王军家下乡去的是清水县,田歌家去的是自己联系的家乡宁安县,两家的去处不但不是一个县,而且还不是一个地区,他们不知道将来会是怎样。</p><p class="ql-block"> 在王军家临走的前一天,他约了田歌去看电影,在王军的记忆中,69年的冬天是一个最寒冷的冬天,厚厚的冰雪覆盖着大地,在阳光照射下,泛着银光,寒气逼人。那时,经常会看到汽车刹车时在街上做的华丽转身。天冷,人的心里也不热乎,王军戴着棉军帽,田歌头上围着厚厚的毛围巾,他们不顾当时人们的眼光,手拉着手走进了电影院。</p><p class="ql-block"> 电影是阿尔巴尼亚的&lt;&lt;宁死不屈&gt;&gt;,王军已经看过了,他喜欢影片中的主角米拉,她美丽的形象,让王军和许许多多青年观众所神往,她唱着游击队员之歌,英勇就义的事迹,让人们赞佩,而且影片中的“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人民!”等豪言壮语,也成为当时年青人的口头语了。电影院里看电影的人很多,也有些是成双入对的情侣,大家都在忙着找自己的座位。王军二人在靠后排边缘的位置落了座,可能是他们都知道,这可能是“最后的电影”吧,两个人的手一直紧紧的拉着。</p><p class="ql-block"> 电影开演后,他们并没有心思看电影,都在想:即将发生的事儿,他们怎样面对?还是王军先开了口:“知道你家去的地方吗?”听到王军的问话,田歌的眼圈已经发红了,她强忍着,不让泪水流出来,声音有些发颤的答道:“宁安县郭家公社田家大队,你家呢?”王军的心也在发酸:“听我爸爸说是清水县四方公社红星大队。”一阵沉默后,王军说了一句:“真的不想和你分开。”此时田歌已经控制不住了,她把头靠在王军的胸前,小声抽泣起来,王军也动情的伸出手臂将田歌搂在怀里,任时间秒秒、分分的过去,他们就这样一直拥抱着……</p><p class="ql-block"> 电影结束后,他们又手拉着手,踏着厚的积雪,一直走到了田歌家的楼下,他们在雪地里站着,忘记了寒冷,有人从他们身边经过,他们也不理会儿,就这样对眼相望的站着……终于,王军开口了“保持联系吧。”田歌点了点头,两个人紧紧的拥抱后,才恋恋不舍的回了各自的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