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凤窝摩崖石刻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寨口村南山。于2001年被史地民俗专家张文大发现,于2020年认定为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p> <p class="ql-block"> 摩崖石刻面西。山壁上刻繁体楷书“鳳窩”二字。字高约1米,笔力雄浑,落款为“歲己巳清明日,倬盫爲沅叔書。</p> <p class="ql-block">落款为“歲己巳清明日,倬盫爲沅叔書。</p> <p class="ql-block"> 邵章(1872年—1953年),近现代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书法家。字伯炯、伯絅,一作伯褧,号倬盦、倬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邵懿辰长孙,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奉天提学使。曾毕业于日本政法大学速成科。历任翰林院编修、杭州府学堂,湖北法政学堂及江三省法政学堂监督,奉天提学使,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校长,北京政府评政院评事兼庭长、院长等职。富收藏,精研碑帖,工书法。擅长行楷书、榜书、行草。</p> <p class="ql-block"> 傅增湘(1872年—1949年),字润沅,号沅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藏园老人、清泉逸叟、长春室主人等,中国近代著名藏书家。四川省江安县人。</p><p class="ql-block"> 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p><p class="ql-block"> 1917年12月至五四运动前,曾入内阁任教育总长。</p><p class="ql-block"> 傅氏一生藏宋金刻本一百五十种,四千六百余卷;元刻本善本数十种,三千七百余卷;明清精刻本、抄本、校本更多,总数达二十万卷以上,是晚清以来继陆心源皕宋楼、丁丙八千卷楼、杨氏海源阁、瞿氏铁琴铜剑楼之后的又一大家。</p><p class="ql-block"> 傅增湘无论是在藏书、校书方面,还是目录学、版本学方面,堪称一代宗主。</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钟情于山水的傅增湘,当年将家族墓设在了北安河寨口村“凤窝”石刻西北下面的不远沟谷处,但1937年墓地遭破坏。傅增湘去世后,并未葬于此地。</p> <p class="ql-block">傅申甫墓碑</p><p class="ql-block"> 位于周云端和尚塔西北的沟南侧。是傅熹年等七人为曾祖父母重修墓地所立碑。</p><p class="ql-block"> 碑前侧斜置傅申甫墓志, 碑后斜置墓志铭。</p> <p class="ql-block"> 傅申甫(1842~1925),名世榕,字申甫,四川江安人,文坛巨匠傅增湘之父,早年与莫友芝、李鸿裔(字眉生,号香岩)、廖纶(字养泉)等交往,彼此砥砺。曾任河北藁城、怀安知县。光绪六年(1880)至天津,得周馥推荐,在天津海关任职。以后在河北诸县任职,廉洁干练。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傅增湘任直隶提学使,遂引退,居天津。“从官场引退后,纵情山水、每得宋元名画,朝夕临摹,老而不倦。1900年八国联军围城时,余皆弃之不顾,唯携所藏名书画百十轴离城”。雅好山水书画,曾与周馥同游浙西,又多经眼宋元书画真迹,画学渐精。</p> <p class="ql-block">墓志盖:</p><p class="ql-block"> 篆书“清故资政大夫直隶怀安县知县傅公暨德配刘夫人墓志铭”</p> <p class="ql-block">墓志铭:</p><p class="ql-block"> 小楷书字体,纵书37行。</p> <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 1. 张文大,阳台山碑刻总录,北京燕山出版社,2021年10月。</p> <p class="ql-block">2. 百度百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