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那片红土地(八)

成功

<p class="ql-block">家乡那片红土地——(八)</p><p class="ql-block">“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句飘荡在红土地上的歌谣,总会在腊八节这一天,从记忆深处飘然而出,萦绕在耳边,让我对这个传统节日充满了无限的遐想。</p><p class="ql-block">相传在秦始皇修建长城时,许多民工被迫远离家乡,长年累月地在工地上劳作,无法回家,他们的粮食全靠家人从远处送来。由于路途遥远和种种困难,有些民工得不到足够的粮食补给,导致他们在寒冷的冬天中饥饿难耐。有一年腊月初八,一些民工们在粮食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将各自残存的五谷杂粮汇集在一起,熬成了一锅粥。</p><p class="ql-block">虽然这碗粥暂时缓解了他们的饥饿,但最终仍有许多民工因长期的劳累和营养不良而死在了长城工地上。为了纪念这些为修建长城而牺牲的民工们,后人便在每年的腊月初八这一天熬制腊八粥。这个习俗不仅表达了对那些劳工的哀悼和敬意,也反映了人们对那段艰苦岁月的深刻记忆。通过这个传说,腊八粥成为了对历史的一种缅怀,同时也是对那些为国家付出巨大牺牲的普通百姓的一种纪念。</p><p class="ql-block">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初八,也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之一。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煮腊八粥,这是腊八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腊八粥的制作颇为讲究,需要提前准备好各种食材,如大米、糯米、红枣、花生、莲子、核桃仁等,将它们一同放入锅中,用温火慢慢熬煮。随着粥的沸腾,各种食材的香味逐渐融合,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这香气不仅让人垂涎欲滴,更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和幸福。</p><p class="ql-block">在腊八节这一天,我总会想起小时候的情景。清晨,天还未亮,母亲便早早起床,开始忙碌地准备腊八粥。她将各种食材洗净、浸泡,然后放入锅中,用木炭火慢慢熬煮。我还在睡梦中,就被那诱人的粥香唤醒。起床后,看到母亲已经将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盛好,放在桌上,我迫不及待地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喝起来。粥的口感黏稠,各种食材的香甜味道交织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喝着腊八粥,我仿佛能感受到母亲的爱和对家庭的温暖。</p><p class="ql-block">腊八节不仅仅是一个吃腊八粥的日子,它还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在腊八节之后,人们就开始忙碌地准备过年了。家家户户打扫卫生、购置年货,贴春联、挂灯笼,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期待着新衣服、新玩具和各种好吃的。腊八节仿佛是一个信号,告诉人们新年即将到来,让人们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憧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