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退步原来是向前》</p><p class="ql-block">●周霄山</p><p class="ql-block"> 布袋和尚写过一首《插秧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既是说插秧,又是说做人的道理。农夫插秧,边插边后退,正因为后退这种方式,才能把秧田全部插好。这首偈告诉我们,退一步可以让自己有更多前进的空间。也就是,当我们愿意谦卑地低下头来,才能真正认清自己,认清世界。也就是,退步并不是真正的退步,而是以退为进。</p><p class="ql-block"> 先贤说:“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也就是,看似退步,其实是在完善了工具后,再去捕鱼,就会有大的收获。我们如果懂得以退为进,就不会急着往前冲,因为有时候急着往前冲,反而很难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如果从哲学意义上来看,没有绝对的退步,也没有绝对的进步。退到了极点就是进步,进到了极点就是退步。也就是,阴极生阳,阳极生阴。我们在适当的时候退一步,淡出人们的视线,却在原来的领域暗暗发力,或是在另外的领域发力,最终破茧成蝶,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佼佼者,甚至成为更高层次的人。也就是,不屑名利,返归自然,那么人生的进退得失就会变得无足轻重了,也就是对人生有了更高的体悟。看似退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其实是跳出了名利场,返归自然,天人合一,当然也就是真正的“退步原来是向前”了。</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追求进步时,会增添前进的动力;当我们懂得退步时,进步就有了更多的方式。当我们心中已然没了进退,自种心田,低头见天,一片空明,这才是释道见性的自然。布袋和尚的这首插秧偈,最绝妙之处是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就是但问耕耘,不问收获,以及一种做人的姿态,就是慎终如始,方得成就。</p><p class="ql-block"> 低调是一种做人的方式,只有低调才能看到人性的光芒。我们即便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要学会谦虚,慎终如始,方得成就。“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也就是,保持高洁的品格,保持内心的洁净,保持心性的虚静,才能体悟道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退步,即退一步海阔天空之意,知进退是人生智慧。我们在生活中常有不如意的事,那么以退为进也是一种人生智慧。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进进退退是正常的过程。我们的心念其实都是妄念,念头本身的特点就是短暂、无常、不稳定的。善的境界、坐禅初入静的境界,也都是容易退失的。我们不必为之烦恼、泄气,而应该理解和接受这种退步。我们只要坚持努力,退步过后其实是又进步,甚至会升级,这也就是修行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人生境遇,会遇到不少冲突、阻碍,我们应该懂得低头,懂得忍让,懂得退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越是竞争激烈的地方,危险越大。所以,知进退是非常重要的。怀深禅师说:“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松风十里时来往,笑揖峰头月一轮。”</p><p class="ql-block"> 如果退步是为了放下执着,放下杂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进,那这确实是“向前”。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前进,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空间。知道进退有度的人生,才是淡定从容的人生。谦让就是一种退步,这种退步其实是一种宽容和豁达。以退为进是成功的重要法宝。修养退步之心,是人生的一种境界。</p><p class="ql-block"> 退步也可以是一种成长。当我们遇到挑战和困难时,我们往往会变得更加坚强和有韧性。退步也是一样,它可以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心,更加勇敢地面对挑战。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会感到焦虑和紧张。退步可以让我们放慢脚步,欣赏生活之美,欣赏自然之美。退步可以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成长的机会,当我们遇到挑战和困难时,不要害怕退步,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和优秀,甚至能够越升到更高的层次境界。</p><p class="ql-block"> 有哲人说:“锯子一直向前,会有到头的那刻,适时退回锯子才能再次发力;弓始终绷紧,会有拉断的时候,适时将弦放松,才能让箭快速离弦。”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为了能够“进”,必须暂且“退”。但这绝不是畏缩,而是蓄势待发,退却一些,才能冲得更远,谦卑反省,才能攀登得更高。</p><p class="ql-block"> 老子说:“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争,是计较,而不争,则是大气。退,就是最大度的不争。就如有时“进”会两败俱伤,“退”反倒是宽容,是豁达,是生活的艺术。生活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谦让、不争、妥协,得到的却是获得、是满足、是向前。所以说,以退为进是最豁达的人生态度。</p><p class="ql-block"> 以退为进,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退步并不是忍让和怯懦,而是坚韧和刚强,能屈能伸是人生智慧,退只是表象,蓄势待发才是本质。退的根本是为了进,所以在退的时候,要学会韬光养晦。退不是为了消极避世,退的根本是为了更好的进。在退的过程中,养精蓄锐,积蓄力量,才能在进的时候,厚积薄发,取得更好的效果。所谓退,也只是行为退,而心一直都是进的。退得明白,方能进得从容。知进退是一种修行,悟进退方能成就人生。</p><p class="ql-block"> 知道什么时候该“退”什么时候该“进”是智慧。智慧的人不急躁、不冒进,在退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的进。智慧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因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愿意为之而努力。以退为进是人生智慧的历练。以退为进是自我人生的一种艺术。人生中时时存在以退为进的哲学,遇到障碍时如果能暂停脚步冷静思考,以更好的方式克服固难,便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退步原来是向前是高层次的人生智慧。</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