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升初,顾名思议就是小学升初中。这对于现在的孩子和家长来说,那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为了上一所比较理想的初中,家长很早就进行谋划,孩子也配合家长努力学习,力争通过考试达到目标。而我那个时候小升初,就没有这么复杂,一切都是任其自然,家长和孩子基本上不需要作任何规划,只能听学校安排。有的家里条件差的,小学毕业就回乡挣工分了。</p> <p class="ql-block"> 我是75年底从骑龙小学毕业的,那时候是冬季毕业,春季招生,而且升学也不需要考试。生产队和我同班的一共有三个人,我学习成绩最好,语文、算术年年都是100分,而且还担任班长,结果毕业时学校通知另外俩人直接上塘桥初中,却通知我明年还上小学五年级。我感到非常不公平,回家问父亲为什么,并哭闹着要上初中。后来父亲到学校问明情况,原来是上初中名额有限,考虑到我哥哥正在上初二,生产队其他二个人家里没有人上初中,所以就让我留一年。事已至此,只能听天由命了。</p> <p class="ql-block"> 76年春季开学了,而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其他人上初中。父亲看在眼里,无奈摇摇头,并不时的安慰我。</p><p class="ql-block">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样,你越想得到它越不让你得到,而当你不想的时候它却冷不丁的给你来个惊喜。</p><p class="ql-block"> 大概在五年级复读了一个多月,有一天放学我兴奋的跑回家,急匆匆的跟父亲说,明天我要到初中上学了。父亲知道我的心思,认为我上初中的瘾又犯了,故意编的假话。我感到父亲不相信,急忙从书包里拿出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父亲一看是真的,也非常高兴,并按通知书要求为我准备上初中所需的物品。后来上初中才知道,初中按计划录取的学生,有些由于特殊原因迟迟没有上学,所以又补充录取一批。</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塘桥初中条件非常困难,课桌是学校统一用农村自制的土砖头(老家叫土基)垒的土台子,桌面是石灰桨子抹的,其它的是用泥巴和稻草混合抹均后,再涮上一层石灰水,所需土基、木材由学生带到学校(每名新生20块土基、两根木棍)。凳子是学生自带,有高有低,有长有短,五花八门。按通知书要求,父亲帮我准备好土基、木棍,然后就出工去了。那时候我个子矮、力气小,一次只能挑十块,在路上还不停的歇息。因为我上学必须经过二舅门口,他看到后二话不说,直接在他家挑上20块土基送到学校,解决了我的难题。</p> <p class="ql-block"> 桌椅板凳解决了,关键的学习书籍却解决不了。因为是补录,学校没有备份,而且也无处可买,不象现在到处都能买到。就这样傻傻地坐在教室里,既没有书,也听不懂,还不敢问。晚上回家后,向父母亲诉苦。父母积极想办法,还好哥哥现在上初三,初一的书可以用。那时候初一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考试不算成绩)、农技,还有什么音乐等。哥哥的数学、英语、农技书可以直接用,因为改动不大,语文书改动太多没有办法用。</p><p class="ql-block"> 刚开始,上数学课时连正负数都不明白,英语更是一窍不通。没有语文书,就利用晚上时间借同学的书抄在本子上。为了赶上学习进度,我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经过一个多月的刻苦学习,基本上把前期拉下的课补上了,到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我的成绩竟然排在班级前十名。</p> <p class="ql-block"> 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有的人把它当成机会,积极想办法面对,从而越走越远。有的人把它当成拦路虎,想办法逃避,遇难而退,从此一蹶不振。</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是通过留级和补录的形式完成了小升初,并且面对没有课本和拉下一个多月课程的不利局面。但是我还要感谢它,它让我学会了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积极面对的勇气,学会了奋起直追,摸索掌握了自学的方法和技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