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源小学三年级鲨鱼公园科学社团课程期末总结

s

<h3>为培养具有创新型、综合型全面发展的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去了解和学习科技类的知识,我校与鲨鱼公园倾力合作,成功引进了STEM主题科学课程,从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课堂上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引导感知体验、积极探究,辅以奖赏性激励,让孩子们在身心发育的早期,感受到了科学和人文的魅力,充分体验了STEM主题科学课程学习的快乐。<br>回顾一学期的学习过程,孩子们究竟接触了哪些有趣的科学主题,经历了什么样的科学学习之旅,让我们一起进入课堂看看吧!<br> -------------------</h3> <h3>lesson 1 《螺旋桨小车》</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学生通过实验知道扇叶的大小、形状等会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了解速度大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概念。 知道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是需要螺旋桨作为动力装置提供动力的,比如直升机,潜水艇等。</h3> <h3>lesson 2 《起伏玩偶》</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学生们通过认识曲轴,并制作起伏玩偶来了解曲轴的工作原理。 这个曲轴舞台利用曲轴原理,使小鲨鱼上下起伏,吸管上的圆片是偏心,转动的时候会使接触的木棍上下移动。</h3> <h3>lesson 3 《投影灯》</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通过手影游戏了解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的时会形成影子,当光遇到彩色的半透明的物体时会形成“彩色的影子”,这即是光与影的结合体-彩色的光;学生们制作了一个光与影相结合的小艺术品-投影灯。投影灯星星的大小和光源距灯罩的距离有关,当手电筒与灯罩很近的时候星星比较大,距离越远,星星越小。</h3> <p class="ql-block">lesson 4 《电磁秋千》</p> <p class="ql-block">课程总结:本节课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电磁学的基本概念,通过制作并观察电磁秋千的摆动现象,探索电磁与永磁铁之间因相同磁级排斥而产生的物理运动,实验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乐趣,还能加深对电磁相互作用的理解,为后续学习电磁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p> <h3>lesson 5 《粗盐的“新装”》</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加速搅拌、增加温度、将固体溶质颗粒变小等等。粗盐经过提炼后得到细盐是物理变化,因为在溶解和蒸发的过程当中只是滤去了沉在量杯底部的泥沙,其他的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所含主要物质还是盐。</h3> <h3>lesson 6 《走马灯》</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学生通过了解走马灯的原理,进行走马灯的制作。蜡烛点燃后,上方空气受热膨胀,密度降低,热空气即上升,而冷空气由下方进入补充,产生空气对流,从而推动叶轮旋转,使走马灯成功转动起来。走马灯模型具有取材容易、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和普及性强的特点,让同学们在科技实践中学习更多知识。</h3> <h3>lesson 7 《步步高升》</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通过不同的实验及生活来感知并探究伯努利原理,并分析其在生活中的现象及应用。同学们通过不同的实验了解到,同样是伯努利原理,在小球上方用吸管吹气,形成低气压,小球下方的空气形成高气压,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则会把小球带上去。</h3> <p class="ql-block">lesson 8 《穿越火线》</p> <p class="ql-block">课程总结:本节课以“穿越火线”为主题,通过有趣的实验活动,让学生探索串联电路的奥秘。当电源接通时,电路中的小灯泡会亮起,同时报警器也会发出响声,仿佛“穿越火线”一般。这一实验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电路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p> <h3>lesson 9 《自行车平衡的奥秘》</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通过利用大滑轮、小滑轮、马达、热熔胶棒等材料进行探究,探知自行车可以平稳载人行驶的奥秘,知道陀螺仪的科学原理也是一样的。车轮转动起来后的角动量守恒。通过实验同学们理解了自行车可以平稳载人行驶的原理,理解车轮转速越大越不容易改变方向的原理。</h3> <h3>lesson 10 《洒不出的液体》</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通过学习,学生们知道了地心引力的概念,理解了向心力的存在,通过设计一款装置,探究不让水洒出来的科学原理以及地心引力的概念,解决了让水杯内的水不洒出来的问题,分析了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及科学原理。</h3> <h3>lesson 11 《另类磁悬浮》</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磁铁有两个磁极,分别为N和S极,磁极之间同极相斥异极吸,如果磁性物质处于磁场内就会产生磁力,磁铁的转动可以带动另一个处于该磁场的磁铁跟着转动。学生们利用磁铁、车轮、马达、双面胶等实验材料进行设计并探究出一种放入溶质和溶剂接通电源就可以自己搅拌的装置。</h3> <h3>lesson 12 《睡觉的鲨鱼》</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鲨鱼的生活方式、呼吸方式等生活习性,鲨鱼不同种类的区别,各自呼吸的特点,造就了他们各自睡觉的方式。鲨鱼的呼吸方式决定了它的睡觉方式,有一直维持游动方式睡觉的,有沉入海底睡觉的。</h3> <h3>lesson 13 《消失的影子》</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学生通过观察影子颜色深浅来推测影子形成原理以及颜色深浅变化的规律和原理。知道了影子之所以能形成,是由于光源的光并不能穿透所有的物体,当遇到穿不透的物体时,光子就被挡在物体的正面处,所以就形成了阴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影子。</h3> <h3>lesson 14 《魔术大师》</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通过一个魔术活动,揭秘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促使学生了解魔术和科学的关系,学会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看似神奇的现象,并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解释和验证。</h3> <h3>lesson 15 《看得见的“回声”》</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声音传播介质种类和区别,知道了声音是振动产生的,在空气、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因为真空中没有物质粒子,所以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并将现象与理论相联系,通过模拟声音传播实验,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是不同的。<br></h3> <h3>lesson 16 《探秘飞机》</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同学们通过认识飞机的种类和结构、各种飞机的特点,了解了影响飞机飞行的因素探究其工作原理,并通过不同飞行器探究空气阻力的知识等。<br> -------------------</h3> <p class="ql-block">星源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们在本学期的STEM主题课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的热情。通过多主题的课程探究,孩子们发现科学不仅仅是枯燥无味的死知识,还可以自己运用身边材料去探究其真正的原理,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个学期的探究学习,同学们的整体科学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p> <h3>亲爱的同学们,期待下学期我们在科学的海洋里再次重逢,一起学科学,玩科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