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刚才,听到一首《烟花三月》歌颂扬州的歌曲,突然想起一段寻找知青的往事。扬州,有位失联五十年的知青女同学,就居住在扬州仪征县当地。2017年三月,内蒙古西乌旗知青赵文彦夫妇从首都北京出发,去扬州仪征县寻找失联的同学。古人说得好,天下三分明月,二分在扬州,可记,烟花三月下扬州,风雨三月是折不断的路。曾想赵文彦夫妇俩真的去了扬州,扬州城曾经有没有她这样的好朋友。可见,比村庄更小者,仪征旧址老桥。老桥在南北通透运河畔,街在村子中。虽然说,弹丸之地,却历尽千年沧桑。一部微型野史,浓缩了小巷之间。时逢开放改革之年,地处富饶之乡。几时,农村街头,南北上下运河口岸,店连店,楼内楼,远来住店可以洗尘,近可登楼用餐。赵文彦夫妇风风扑扑赶来就住在了这里。当年烟花三月下扬州,那个扬州,那个仪征,那个女知青就在这一带出出进进 …</p> <p class="ql-block">赵文彦夫妇不知从哪儿得到一条准确的信息,急坏了她俩,然后急急忙忙赶往扬州仪征县地区。手拿着模模糊糊的纸条子在农村街头问来问去,目的就是寻找失联的战友。茫茫南北运河,潺潺滴水街,葱葱农家房,吵吵邻家嫂。战友啊,今日你在哪里?有人指路,黄昏灯下有一处浅房,河边淘米大娘过去是知青,难道是你?我们曾经的战友!小雨淅淅能看见小径山寺,水塘鲤鱼跳龙门越过青塔,赵文彦夫妇最终找到了分别快五十年的草原牧区老知青老朋友老战友。风风雨雨熙熙攘攘,仪征那位老朋友老战友有难言之隐,不面见朋友是因为一些特殊历史原因,她不愿意麻烦交际大家,怕给知青朋友们添麻烦。真是有情可原谅,没人计前嫌。听听啊,朋友,历史的车轮滚滚,经济发展已经熊熊。知青路上只有朋友,没有失散。可曾想而知,新仪征,古扬州,满满的水为文化鱼为图腾。钟声响起,菜肉也吃了,酒也喝了,酒饭之后,赵文彦夫妇临离开仪征时,握手告别,邀请老知青老朋友老战友明年赶赴北京参加知青上山下乡插队五十周年庆典,仪征老战友痛快地答应着,老朋友加好战友,明年大家聚会再相见,难忘今宵。雨中即景,水流北上,记得,扬州明月几时有,三分明月留仪征。时光总要流逝,恋扬州,爱仪征,寻觅知音在心头 …</p><p class="ql-block">北京老知青在扬州仪征生活了一辈子。</p><p class="ql-block">辛苦了赵文彦夫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