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乌拉泊兵团化肥厂试车生产纪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蔡崇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年1月7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3年4月,新疆乌拉泊兵团化肥厂试车生产紧锣密鼓紧张有序拉开帷幕。</p><p class="ql-block">参加试车人员有:温州籍47位支边青年、上海籍115位支边青年,石河子八一糖厂、石河子糠醛厂、南疆铁门关水利工程队等维捡修人员、大连、兰州化工技术人员、部分转业军人、1970年兵团石河子团场招工人员,全厂职工共计1300人左右,一线车间操作工大约500人左右。</p><p class="ql-block">按方案进行试车,实施单体试车、系统试车、全厂联动试车历经四个月。所有高、中、低压设备管道进行空气吹扫、水洗、干燥、打压、试压、气密实验,所有高、中、低换热器的封头更换垫子,所有合成系统的高压管线、氨冷器等设备严格进行物理磁性探伤处理,所有机泵考核运行实验、冲洗装填空分蓄冷器小鹅卵石,装填净化工段一氧化碳触媒、装填合成塔触媒、装填脱硫塔木格子、装填净化工段热水塔瓷环、装填二氧化碳吸收塔装填填料、塔顶不锈钢过滤网、配制脱硫溶液800立方米,脱碳溶液800立方米,碱洗溶液500立方米等化工原料,工作强度极大,没有白天黑夜日夜兼程,挑灯夜战,吃住在现场,场面十分壮观,奋战在一线工人们一心为试车,早日试车成功,生产合格化肥,为新疆各族人民造福,发扬兵团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努力拼搏、勇往奋战精神。 </p><p class="ql-block">8月初,合成不断传来好消息:合成塔还原出合成氨水••5%••20%</p><p class="ql-block">••50%••90%••98%••合成不断传来好消息:液氨球罐终于有咱们的合成氨了——合成氨试车成功了,捷报传遍全厂,此时此刻按捺不住的心情,欢呼雀跃沸腾了。</p><p class="ql-block">化肥厂调度室50门电话交换机不断闪耀红绿灯,发送接收试车调度令…</p><p class="ql-block">“造气明白:稳定气化炉,负荷提到80%…”</p><p class="ql-block">“水汽明白:向尿素车间送高压蒸汽…”</p><p class="ql-block">“空分明白:严格观察氮洗工况…”</p><p class="ql-block">“净化明白:打开送往尿素车间二氧化碳直径80公分大阀门…”</p><p class="ql-block">“压缩明白:负荷提到80%…”</p><p class="ql-block">“合成明白:开启送往尿素的合成液氨阀…”</p><p class="ql-block">“尿素明白:接收二氧化碳,接收液氨,尿素合成塔钝化结束,试车准备就绪,开始投料…”</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全厂一盘棋,严格执行调度指令,此时此刻操作工心情既紧张又兴奋,难于言表…</p><p class="ql-block">在全厂职工鼎力拼搏,1973年8月中旬(注:没有查寻到记载具体生产时间,请知情人士告知),厂领导及部分职工聚集在尿素车间造粒塔下面,只见洁白如玉白花花的尿素通过旋转喷头从造粒塔顶飞泄而下,经运输皮带源源不断输送尿素库房入库,许多人手捧尿素热泪盈眶,欢呼雀跃,相互转告,厂广播不停循环播放“号外…号外…特大喜讯…热烈祝贺兵团化肥试车成功了…咱厂的化肥试车成功了…”“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纷纷发来贺电!”“化工部发来贺电!”“来自全疆各团场纷纷发来贺电!”“咱们工人有力量…嗨…咱们工人有力量…天不怕…地不怕…”不停循环播放,此时此刻,全厂职工沸腾了,沉醉在试车成功喜悦难以言喻,久久不能平静…八年抗争,辛苦耕耘,艰难岁月,砥砺拼搏,终于等来了这一天。</p><p class="ql-block">当天,彩旗飘飘,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一线工人双手托着化肥向化肥厂试车指挥部报喜。</p><p class="ql-block">隔天,南北疆拉化肥的汽车源源不断,车水马龙,一番热闹景象…</p><p class="ql-block">火车编组站忙忙碌碌将装满化肥车厢进行编组,源源不断运送至全国各地…</p><p class="ql-block">厂领导在化肥厂试车成功之际,聘请乌鲁木齐市餐饮高级厨师,安排管工在食堂大厅制作排队的护栏,印发每位职工盖有化肥厂红头印章粉红、黄、绿等三种颜色就餐券,每张餐券可以在食堂任意换取两种荤菜或半公斤卤制品,主食有肉夹馍、锅贴、烤饼、肉包子等,蛋糕,美美享受三天大餐。那几天,化肥厂一食堂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全厂职工分享试车投产成功的喜悦,新疆兵团化肥厂向世人庄严宣告:在全厂职工辛勤劳作试车投产终于成功了!</p><p class="ql-block">兵团化肥厂完全依靠国力自行设计,100%国产设备,在那个年代中国化工行业中,首次采用低压粉煤气化工艺;空分采用内联合液氮洗工艺;净化脱硫采用P•D•A工艺等。在我国化肥行业工程设计具有超前设计的意义。</p><p class="ql-block">同年,1973年5月份至1974年硝铵车间开始单体试车、联动试车,到1975年6月份,历经整整十年,硝铵造粒塔内终于飘洒下雪白的硝酸铵,从大连调来的生产副主任于培礼手捧化肥心情激动万分,高呼毛主席万岁!</p><p class="ql-block">1974年,乌拉泊兵团化工总厂化肥厂分厂试车成功,正式投产。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具有不可磨灭战略意义。</p> <p class="ql-block">1990年8月新疆自治区领导王恩茂视察化肥厂并题字:把新疆化肥厂办得好上加好。</p> <p class="ql-block">新疆兵团化肥厂试车成功向试车生产指挥部报喜。</p> <p class="ql-block">通过汽车运输化肥。</p><p class="ql-block">相片说明:</p><p class="ql-block">后面正前方高塔为脱硫塔,厂房为690脱硫岗位,旁边矮的厂房是碱回收岗位,我的工作岗位。在这个岗位有:姜祥炯、朱乃坤、蔡崇植、杨步霖、龙逸云等支边青年。冒烟烟囱是水汽车间。右边四个烟囱是造气车间。左边塔群是净化工段。最左边高塔是硝酸吸收塔。</p><p class="ql-block">岁月记忆:难忘乌拉泊!难忘兵团化肥厂!难忘日夜奋战的所有支边青年!难忘共同为新化建设发展奋斗一生所有战友!。</p> <p class="ql-block">尿素车间部分职工。</p> <p class="ql-block">尿素车间部分职工。</p> <p class="ql-block">尿素车间突击手。</p> <p class="ql-block">合成车间部分职工学习。</p> <p class="ql-block">参加成都青白江化工厂P.D.A实验全体成员。</p><p class="ql-block">新疆兵团化肥厂参加实验人员名单</p><p class="ql-block">第一排左第二位起:卢守强 靳文宝 陈光荣 李景成 </p><p class="ql-block">第二排左:姜祥炯 朱乃坤 尚福平 蔡崇植 何永亭 杨步霖 </p><p class="ql-block">第三排左:贺龙德 龙逸云 朱光祥 张兆良 邵维虎 </p><p class="ql-block">第一排左一:还有一位女士不知姓名</p> <p class="ql-block">成都青白江化工厂实验场地。</p> <p class="ql-block">新疆兵团化肥厂化肥编组。</p> <p class="ql-block">检修人员装卸设备。</p> <p class="ql-block">1966年12月吊装硝酸吸收塔。</p> <p class="ql-block">1966年12月吊装硝酸吸收塔。</p> <p class="ql-block">原来化肥厂硝铵车间张师傅提供的化肥厂装硝铵牛皮纸袋正面</p> <p class="ql-block">化肥厂领导视察新装置现场。</p> <p class="ql-block">化肥厂试车现场。</p> <p class="ql-block">图片由网络下载:化肥厂厂貌。</p> <p class="ql-block">化肥厂厂区夜景。</p> <p class="ql-block">化肥厂空分装置试车部分人员。</p> <p class="ql-block">化肥厂部分浙江省瑞安支边青年在乌拉泊戈壁滩合影。</p> <p class="ql-block">化肥厂工艺改造项目。</p> <p class="ql-block">化肥厂工艺改造项目。</p> <p class="ql-block">化肥厂厂前路雕塑:托起明天的太阳。</p> <p class="ql-block">化肥厂俱乐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