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两天,听闻老曲受伤了,心里一阵刺痛,一段时间未联系,突如其来的噩耗, 从他侄子那里得到了这个不幸的消息:他和儿子开电动三轮车下地里干活,翻车到路边水沟里了,两个人都受伤住院,儿子脚踝骨折,他面部破皮擦伤,左手骨折,住了十几天的医院,刚回家休养。我万分心痛,为他的遭遇感到无比难过,为何屋漏偏逢连夜雨,麻绳专挑细处断?本就困苦不堪的家庭,为何又遭此横祸?我首先想到的是他们两父子往后的生活该怎么办?农田怎么打理?以什么维持生计?一连串的问题刺痛我的心。他年逾古稀,儿子精神失常,儿媳带着孙子改嫁,家里就两人相依为命,现在又受伤住院,怎能不让人伤怀?赶紧微信转了点钱给他侄子,却被他退了回来,我远在广东工作,他远在河南农村老家,想亲自去探望,一时半会是不现实了,真恨自己无能,有心无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曲,河南南阳人,我与他相识是2016年在北海炼油厂工作的关系,那时的他已六十出头,负责承包商仓库的看守,我也因为公司的一个设备损坏,需要租用他们的场地保存和维修,所以才有缘互相认识了;初次相见,偌大的一个仓库,只有他和一个主任两个人,我们没有太多的言语,公司领导和他们主任只对他进行了简单的交代,我们的设备要存放在仓库一段时间,进行维护和修理,让他做好日常看守工作,我就匆匆回公司上班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过了两个月,我们准备好了备件和材料,再次来到仓库,看到我们的设备完好无缺,干净整洁,与刚搬来的时候油污满地,杂乱无章形成鲜明对比,我这才认真打量了老曲,身高一米七左右,腰杆挺直,脚下穿着一双黄色拖鞋,上身穿着白色的衬衫,领口已经磨破起毛,下身穿着米色宽松的劳保裤子,衣服插在裤腰带里,身着老旧但干净整洁,头发稀松斑白却梳理得整整齐齐,额头上已布了几条皱纹,眼睛炯炯有神也泛着一点苍苍,脸上留着络腮胡子,人虽然长的很普通,但却收拾得干净利索,见到有人来,总是笑呵呵先跟人打个招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起初,我不是很注意跟他交流,每天进到仓库,就埋头处理机器的事情,他也偶尔过来看看,聊聊几句又去忙他的事情去了,随着我们设备维修的进度,交往的次数增多,我才开始对老曲的境遇有所了解,他六十五岁年纪,经熟人介绍到这里帮人看守仓库的,来北海已有五六年了,为人乐观开朗,炼油厂门口的小卖部老板、附近村民都与他很熟悉,仓库里还养着一条黑色母狗,每天早上、傍晚上下班我都看到他带着它在仓库周边溜达。看他平日里乐呵呵的笑容,却很难想象到他背后的辛酸苦辣,堪比余华老师笔下《活着》里的富贵,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我心里活脱脱现实版的“富贵”,我很同情他,也是他这乐观开朗的精神感动了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海炼油厂位于广西北海铁山港,离市区50公里距离,地处偏僻,稀无人烟,周边除了几户村民,和平时承包工程的民工居住,及门口的小卖部,其他几乎没有什么人员,炼油厂的员工每天上下班都坐着公司大巴车往返市区。他住在仓库的集装箱里,我租住在附近村民家中,晚上下班无所事事,就来仓库找他聊天,看看设备,从我们的交谈中,我了解到:老曲是在2011年随着洛阳院的工程队来到了这里看守仓库的,2016年工程结束,仓库里还有一些物资需要人员看守,所以留了下来,五百多亩的仓库,只有瞿主任和老曲两个人,瞿主任白天负责货物调拨,晚上回北海市区,偌大的仓库只剩老曲一人和一只老狗,显得异常冷清。家里老婆在他50岁时因癌症去世,儿子受了打击,精神失常,除了吃喝,家门都不出,地里无人耕种,经人介绍,也取了个精神病的儿媳妇,有时清醒,有时犯病,清醒时候,可以做些简单家务事,照顾孙子,但是受不得任何刺激,争论,想要什么必须要拿到,如有不顺,被刺激到,精神就会失常,一家人仅仅靠着政府的低保和老曲的三千块钱工资维持生活,所以出来五年的时间他都没有回过老家,每月底一发工资,留下三四百块钱生活费后,剩下的全部寄回家了,出来时孙子才一岁多,到我们认识,已然上了小学,虽然已是智能手机微信普遍的年代,他还用着一台老人机,只能接打电话,无法使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后来我给了他一个二手手机,注册了微信号并教他使用,才第一次在视频里见到他的孙子,那一刻,他泪水打湿了双眼。。。。。</span></p> <p class="ql-block"> 自从认识了老曲,了解了他的身世,对他既同情又敬佩,我下班回家,吃完饭,没事就去仓库里找他喝茶、聊天、解闷,我一个人初来铁山港,人生地不熟,他一个人在这里五六年,熟人特别多,经常介绍他身边的熟人与我认识,慢慢的,我们也越来越熟悉,公司里换下来不要的废品、废纸,我都拿来给他卖掉,以补贴他的家用。后来我们把仓库周边的空地开垦出来,我买来菜苗种下,他负责浇水除草,一起开火做饭,也省了一笔菜钱,我们一起种菜、种地,赶海、挖螺、找蟹,我放假回家或出差,他都送我去车站坐车,回来也会早早做好饭菜,到车站等着我,三年的时间里,我们结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p><p class="ql-block"> 岁月不饶人,直到2019年底,他年近七十,仓库业务已不多,他公司决定迁移仓库,以节省租地成本,由于年岁也过大,公司也担心他在这里发生意外,请了一个本地的年轻人看守仓库,他被辞退了,当时我正在广东出差,调试设备,无法抽身离开,消息传来,听到他颤抖的声音,我知道那一刻他肯定非常的绝望,非常的无助,失去这份工作对我们年轻人、有退休金、有健康子女的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正好可以回家颐养天年。但对他一个上了年纪的农民工,子女精神失常的老人来讲,这意味着什么,我想大家都明白,没了工作,没了收入,又上了年纪,接下来的生活他们该怎么办?当地里农活做不动的时候,他们一家老小的生活怎么办?甚至他离开人世后,他那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怎么办?一想到这一步,我就感到无比心痛,无比难过,恨不得去给他养老送终,可我又怎么能照顾得到他的子女呢?又怎么能代替得了他的家人呢?如果两家距离相近,我可以帮他做些农活,照顾一下他们,可是他们远在南阳,我远在广东,我也有我的家庭,我的父母和孩子,除了偶尔的接济一下,我也无能为力了。这些年来,他每个月工资,除了留下四五百块钱做生活费,全部都寄回家给儿子儿媳孙子生活和看病了,身无积蓄,六十多岁才找了这么一份没有五险一金的临时工作,从11年到19年,差不多十年的时间,逢年过节,孙子从嗷嗷待哺到上小学,他都不敢回过家团聚,就是害怕公司找人替代他而失去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如今,还是走到了这一步,我心里清楚他们公司的决定,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录用他十年,对他不薄,已是莫大的恩惠,如果发生意外,公司要负很大的责任,企业不会去承担这些风险。因为工作关系,我无法回北海给他送行,只能在手机上给他买了回去的火车票。。。</p><p class="ql-block"> 在北海三年,每次我回家、出差,都有他到车站接送,到宿舍有热腾腾的饭菜等着我,如今他离开了,我却连见他最后一面,给他送行的时间都没有,也许从此都再也见不到了,真是莫大的遗憾。当我出差回来,路过那紧锁的仓库大门,想起我们三年的点点滴滴,我无比伤心难过,从此,再也没有热腾的饭菜等我,路过仓库门口再也听不到那声熟悉的狗叫了。2019年12月,我离开北海到了湛江工作,离开了那个伤心之地。。。。。。</p><p class="ql-block"> 也许苍天有眼,也许命中注定,上天给了我们再次相见的机会, 弥补了19年的遗憾。2020年7月,他突然打电话给我,说在北海认识的老曹在茂名石化包了一个项目,要他来帮忙看工地,我一下子兴奋得跳了起来,老曹我也认识,立马电话联系了老曹,证实确定了后,迫不及待给他订了到湛江的火车票,时隔一年,接到他那一刻,看他比在北海苍老了许多,人也瘦了不少,步履已有些蹒跚,一切都在不言中。我把他接到住处,休息一天,湛江到茂名只有几十公里路,周末时间我才送他去工地找老曹。这一年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虽然老曲回了老家,但我们一直都有联系,电话不断,偶尔微信视频聊天,关心着他的情况和动态,在回家后,他跟着村里人去工地做临时工,去菜市场帮亲戚看守摊子,开三轮车进货卖菜,然而,年逾古稀的老人,本该享受的年纪,哪经得起这些折腾?做了几天,身子吃不消,回老家种地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次回来茂名,我们得以再次相见,也替他感到高兴,与老曹在一起,见到了他久违的笑容。然而,真是命运多舛,好景不长,才做了三个月,家中的儿媳妇犯了神经,打电话催他要公司给她们家开收入证明,这一闹,公司要他提供身份证复印件,一看年纪,超了七十岁,叫老曹马上结账让他回家,无奈,任何公司都不会录用超龄老人,这就是现实,匆匆忙忙就这样结束了茂名之旅,我给他买了回去的车票,亲自到车站为他送行,偷偷在他行李里塞了一千块钱,直到他上车,我才告诉他钱放在哪里,让他收好,他透过车窗,再次流下了眼泪,我背过身,不敢与他对视,这一别,也许再也不会重逢,今后只能在微信里见面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世间疾苦千千万,幸福的人生千篇一律,不幸的人生各有悲苦,老曲的不幸,只是我看到千万悲苦中的沧海一粟,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他的命运和使然,苦与乐,悲与愁,贫与富,到最后都会变成黄土,面对如此艰难的处境,老曲从没退缩,总是保持乐观的心态,从不向人乞怜,七十多岁的年纪,带着痴傻的儿子下地干活,靠自己双手,自食其力,撑起一片天,哪怕受伤住院,我给他的支助,他也不平白无故接受,这是一种怎样的节气?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保持自我,坚强不息,这是老曲给我最好的榜样。每当遇到困难、挫折,一想到老曲的精神,我都会坚持下去。我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帮他摆脱现实的困境,唯有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予他绵薄的支助,惟愿他健康平安的度过晚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