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课》第2单元第32一33讲(魏清)

魏勤

<p class="ql-block"> 大家好,这里是宿迁市巾帼读书会。今天,由魏清继续为您分享余秋雨老师的著作《中国文化课》第二单元史迹·悠悠文脉 第32讲:以苦难抚摩苦难;第33讲:大大的侥幸。</p><p class="ql-block"> 《中国文化课》,让我重新有逻辑框架,清晰了解中国文化的整个过程。</p><p class="ql-block">文化真是一种变成了习惯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它的最后成果是集体人格。</p> <p class="ql-block">  李白与杜甫相遇,是在公元744年。那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相差11岁。很多年前我曾对这个年龄产生疑惑,因为从小读唐诗时,觉得杜甫比李白年长。李白英姿勃发,充满天真,无法想象他的年老,而杜甫则温良醇厚,恂恂然一长者也,怎么可能是与想象的颠倒的年龄?由此可见,艺术风格所投射的生命基调,会在读者心目中兑换成不同的形象。这种形象,与实际常常有大差别。事实上,李白不仅在实际年龄上比杜甫大11岁,而且在诗坛辈分上整整先于杜甫一个时代。也就是说,他们分别代表安史之乱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唐朝。李白的佳作,在安史之乱前大多已经写出,而杜甫的佳作,则主要产生于安史之乱后。</p> <p class="ql-block">  这种隔着明显界碑的不同时间身份,使他们两人见面时有一种异样感。李白当时已名满天下,而杜甫才崭露头角。杜甫早就读过李白的很多诗,此时一见真人,崇敬之情无以言表。一个取得巨大社会声誉的人往往有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轻松和洒脱,这种风范落在李白身上,更是让他加倍地神采飞扬。以杜甫的敏感与细腻,他是最能感受这种神采的,因此他陶醉于李白的诗化性情中。李白见到杜甫也是眼睛一亮。他历来不太懂得识人,经常上当受骗,但那是在官场和市井。如果要他来辨别一个诗人,他却很难看错。即便完全不认识,只要吟诵几首,交谈几句,也能立即作出判断。杜甫让他惊叹,因此他们很快成为好友。</p> <p class="ql-block">  对于他们的友情,我写过这样一段话:</p><p class="ql-block">这就像大鹏和鸿雁相通,一时间巨翅翻舞,山川共仰。但在它们分别之后,鸿雁不断地为这次相遇高鳴低吟,而大鹏则已经悠游于南溟北海,无牵无碍。差异如此之大,但它们都是长空伟翼、九天骄影。</p> <p class="ql-block">  这个始终在战乱和饥饿中逃命的可怜流浪汉,居然是一个世界级的顶峰诗人。我曾在著作中一再论述杜甫一一</p> <p class="ql-block"> 他为苍生大地投注了极大的关爱和同情。再小的村落,再穷的家庭,再苦的场面,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静静观看,细细倾听,长长叹息,默默流泪。他无钱无力,很难给予具体帮助,能给的帮助就是这些眼泪和随之而来的笔墨。</p><p class="ql-block">一种被关注的苦难就不再是最彻底的苦难,一种被描写的苦难就不再是无望的泥谭。中国从来没有一个文人,像杜甫那样用那么多诗向描写若难存在的方位和形态,以及苦难承受者的无辜和无奈。因此,杜甫成了中国文化史上最完整的“同情语法”的创建者。后来中国文人在面对民间疾苦时所产生的心理程序,至少有一半与他有关。中国文化因为有过了杜甫,增添了不少善的成分。人世对他,那么冷酷、那么吝啬、那么荒谅;而他对人世却完全相反,竟是那么热情、那么慷慨、那么丰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p><p class="ql-block">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再朝天。</p><p class="ql-block">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p> <p class="ql-block">文化开始从诸子百家,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屈原,曹操。</p><p class="ql-block">魏晋,陶渊明</p><p class="ql-block">唐代: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韩愈,柳宗元</p><p class="ql-block">宋代:苏东坡,陆游,辛弃疾,李清照,文天祥</p><p class="ql-block">元代:关汉卿,王实莆,纪君祥,黄公望</p><p class="ql-block">明代:王阳明</p><p class="ql-block">清代:曹雪芹</p><p class="ql-block"> 把这些名字记住,正式把整个中国的文化拎起来,把他们的重要事和感动故事都讲述出来,这就是名族的自豪感!也是让后人在这些文人的肩上去开拓创新当下和未来的重要事迹!也这是警醒我们不要再沉睡去!要创造未来给后人留下可供参考的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