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山雀(学名Parus major),宛如自然界的精灵,是一种体型中等偏小的鸟类,体长13-15厘米,翼展23-26厘米,体重16-21克。其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头部和喉咙的辉黑色,与脸颊的白色斑点及颈背部的色块形成鲜明对比,宛如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翅膀上的一抹白色条纹如同点睛之笔,而胸部的黑色带纹则像一条优雅的领带,沿着胸中央垂下。雄鸟的“领带”更宽,幼鸟的则缩减为一个小兜。大山雀的背部颜色在不同地区有所变化,或灰色或蓝灰色,有时还带着些许绿色的光泽,下体洁白如雪,胸腹部有一条宽阔的黑色纵纹与颏、喉的黑色相连。大山雀的栖息范围广泛,从低山和山麓地带的次生阔叶林、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到人工林和针叶林,都能看到它们灵动的身影。它们行动敏捷,穿梭跳跃于树枝间,或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飞行时略呈波浪状,边飞边鸣叫,声音清脆悦耳。大山雀的食物以昆虫为主,如金花虫、金龟子、毒蛾幼虫、刺蛾幼虫等,是森林中的小小守护者。</p> <p class="ql-block">雌鸟的羽色与雄鸟相似,但性别特征较为隐蔽。雄鸟的羽毛更为鲜艳,黑色的围兜一直延伸到腹部,边缘点缀着柠檬黄色,宛如一位身着华丽礼服的绅士。而雌鸟的黑色“领带”则相对窄小,有时甚至会断开,体色也略显暗淡,缺少雄鸟羽毛的光泽。幼鸟的羽色与成鸟相似,但黑色部分较浅且带褐色,缺乏光泽,喉部黑斑较小,腹部的黑色纵纹不明显或缺失,虹膜呈褐色或暗褐色,嘴为黑褐色或黑色,脚为暗褐色或紫褐色,宛如一个尚未长大的小精灵。</p> <p class="ql-block">大山雀的繁殖季节始于4月,雌鸟负责筑巢,巢穴通常位于树洞或树洞的不同高度,偶尔也会选择墙壁、岩壁或建筑物中。每窝产卵6-9枚,这些蛋如同希望的种子,孕育着新的生命。大山雀主要以松毛虫、刺蛾、金龟甲、瓢甲、蝽象等各种昆虫为食,是森林中的小小捕虫能手。它们也是鸟类喂食器的常客,以好斗的举止闻名,常常与其他鸟类争夺食物来源,展现出它们勇敢无畏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大山雀的分布范围广泛,从西亚的部分地区穿过南亚直至东南亚,包括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它们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无危,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共同守护。</p> <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温岭市箬横花芯水库</p>
<p class="ql-block">拍摄日期:2024年12月22日</p>
<p class="ql-block">制作日期:2025年01月0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