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鸟纹瓦当——中国古建筑之美。

无酒也醉

<p class="ql-block"> 寿县</p> <p class="ql-block">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馆藏珍品瓦当</p> <p class="ql-block">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专门开辟一间展厅,用于展示着寿春城遗址遗存出土的筒瓦、板瓦和瓦当等建筑遗存。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跟生活设施相关的圆形、三角形的陶制下水管、出烟管,还看到了跟房屋建筑材料相关的云纹槽砖、板瓦以及雕刻着精美纹路的半圆形、圆形的瓦当,这些物件带着浓墨重彩的历史气息而来,让人不禁为古人的智慧所惊叹。</p> <p class="ql-block">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馆藏珍品——凤鸟纹瓦当</p> <p class="ql-block">  其中的凤鸟纹瓦当,这种瓦当呈圆形,窄边沿,正中浮雕一展翅欲飞的凤鸟。凤鸟是古人以传说中的凤凰为幻构的神鸟,由自然界中多种动物融合而成的艺术形象,它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仅次于龙,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这件瓦当上凤鸟纹展翅飞舞,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古代,凤凰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宫廷建筑和贵族住宅的装饰中,尤其是在瓦当、砖雕、石刻等建筑构件上。</p> <p class="ql-block">  瓦当,古建筑檐头的守护者,不仅为屋檐增添美感,更守护其免受风雨侵扰。</p><p class="ql-block"> 凤鸟纹瓦当,以凤鸟为主题,每一片都蕴含着独特的故事。凤鸟造型精致,由首、尾、足翅等部分巧妙组合,仿佛在诉说着古人的智慧与审美。在不同年代、不同地域,凤鸟纹瓦当的造型虽有所变化,但那份古典与美的传承从未改变。</p> <p class="ql-block"> 寿春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 柏家台</p> <p class="ql-block">  1985年4月,在寿蔡公路拓宽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在此发现一处古代建筑遗址,总面积约三千平方米,因遗址位于柏家台村,故考古人员命名这里为柏家台遗址。</p><p class="ql-block"> 遗址外沿与内侧均有一排圆形石柱础,外侧较大、内侧较小,两相对应。向内为间距1.2米左右的两排槽砖,两排槽砖之间为素面矩形铺地的回廊。建筑基址上出土大量筒瓦、板瓦和瓦当,尤其是瓦当纹饰装饰有凤鸟纹、树云纹等繁复丰富的图案,显示出该建筑的高等级规格。经过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的专家现场考察,他们一致认为该遗址是战国时期楚国宫殿建筑遗址,对寿春城遗址位置的确定起到关键性作用。</p><p class="ql-block"> 该瓦当就出自柏家台大型建筑遗址,这个遗址就位于寿春城遗址之中。</p> <p class="ql-block">  瓦当,俗称“瓦头”,是中国古建筑的构件。中国古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主体,瓦当则是覆盖于屋顶木结构之上,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起着保护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古代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极富变化,有云头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无一例外这些装饰精美的瓦当都属于古代上层社会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  凤鸟纹饰在楚文化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楚人非常崇尚凤鸟,在现今已发现的众多楚国器物上都出现有形态各异的凤鸟装饰。</p> <p class="ql-block">  古时候的房子没有现在的防水涂料,一下雨就漏水咋办?聪明的老祖宗们就发明了瓦当,这玩意儿就像是给屋顶穿上了一层“雨衣”,还兼职干起了“排水工”的活儿。雨水滴在瓦当上,顺着它设计的沟槽流走,屋子里面就干爽多了。这,就是咱们老祖宗的实用智慧!</p> <p class="ql-block">  凤鸟,那可是咱们中国文化里的“美女鸟”,代表着美丽、吉祥和高贵。凤鸟纹瓦当,无论是皇宫大院还是寻常百姓家,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工匠们手艺了得,把凤鸟刻画得跟真的一样,好像随时都会从瓦当上飞下来,给咱们唱首歌、跳支舞。这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  目前,国内的一些学者大都认为凤凰是古代先民特别是楚人的一种鸟图腾崇拜,而楚国的纹饰、图案也多取材于凤凰,从近年来国内出土的一些楚国器物,如兵器、祭祀礼器、刺绣衣物、乐器上装饰的凤鸟纹就可以看出。因此,凤鸟纹圆瓦当具有非常典型的楚文化特色,对研究楚国文化和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