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怀瑾先生讲《黄帝内经》生命科学时讲到,道家最后一个问题是就是“一”以前是什么?是“零”。如果拿数理哲学来讲,什么是零,零不是没有什么东西呃,画一个圆圈⭕️,零是代表无量数,不可知数,无穷数,它是有的,也是空的。</p> <p class="ql-block">胎儿在娘胎里成长,七天一个转变,后来长了督派,背脊骨,中枢神经成长上来,先通到上面,好像到眼睛这个地方,就是从鼻根上去到我眼睛的位置,所以中国文化讲到最早的祖宗,古书上叫做鼻祖,就是这个原因。胎儿在娘胎里一共三十八个七天,最后一股力量,使胎儿下来了。为什么讲七天,七年,为什么变成女七男八、男人女人,这就开始讲中国的上古黄帝以前了。所以学神仙的讲,人要达到生命健康长寿,女人必须要在七七四十九岁更年期之前修炼,男人在八八六十四岁之前修成,拿比父母生时也更漂亮。这个七的数字八的数字,再推下去,我们中国人的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八刻,一刻分十五分钟,我们的身体每分钟都在变化,这个里头的变化是现象,但是能变的那个生命的本能是什么,那是个大问号。—《上古天真论》之七、八变化。</p> <p class="ql-block">一个胎儿在三缘和合时才接胎,七天一个变化,所生出的“脈”,现代人称之为神经,佛家道家称之为腺。神经是指神经系统,pai脈是腺路的系统,腺路既庄子之庖丁解牛之腠理。而这个腺路的“脈“,像中医讲的风而不是风,是道家所讲的气一“炁”,不是空气的气。是能量,是生命的能量,代号叫做气。“风善行而数变”,它转到的很快,《黄帝内经》上讲“邪风”,其实风,没有邪正,我们身上内外都有风,所谓的邪,是我身上不需要的侵入。这个腺路的脈在印度佛家和医家称之为变化轮:j脐轮、心轮、喉轮、顶轮、眉间轮、梵穴轮、海底轮。这就是身体的三脈七轮。这是印度医学,也是佛家讲的医学,这是脈轮外形。那么气呢?气就是风,叫做风大,地水火风叫四大,实际上是五大,地水火风空。四大要平衡,奇经八脈说,医家讲打通三焦,就是气和水升降通行的通道,把本身具备的上药三品,精气神布输全身(末梢神经)、道家所说打通小周天大周天,腰围一圈的带脉是关键,坚持修行锻炼就是要打通带脉,否则人之生理生命就会不平衡,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小宇宙,这也是天人合一、万法归一,万物一理的不同解释,更是心外无物的佛学宇宙一体观。国外的科学家称之为,flow,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宇宙生命的起源是水,虚空中这个动能的力量(印度叫风,中国叫炁),忽然一动,形成了地球物理的第一个是水,这个水在人体属于肾水(肾气),就是有关生命的来源。国内的心里学家称之为“心流”,道家称之为“炁” 。忽然记起庄子曾说:月映千江皆水,心归一处无争。浊清皆由心起,得失本是虚名。蝶梦方知无我,逍遥始觉空明。说不清,道不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在,与天地共存,与生命共舞。</p> <p class="ql-block">生命是业报来的,所以一个生命不是完全遗传,我们中国人一句老话“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不一样是谁做主的啊?真正的佛学会告诉你不要迷信,一切唯心造,是自己造的,生命的主宰还是自己。是自己的前因后果的因果报应。</p> <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黄帝曰:余闻气者,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真气?</p><p class="ql-block">岐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邪气者, 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p><p class="ql-block">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 内搏于骨,则为骨痹。搏于筋,则为筋挛。搏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搏于肉,与卫气相搏。阳胜者则为热; 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 不去,则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p><p class="ql-block"> ——《黄帝内经》</p> <p class="ql-block">人体内的气,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那么什么叫真气、正气、邪气呢?</p><p class="ql-block">岐伯说:所谓真气,就是禀受了先天,与后天的谷食之气结合,并充养全身;所谓正气,又叫正风,它是从符合时令季节的一方而来,而不是与时令季节相背离的虚风;所谓邪气,是带有戕贼性质而能伤害人体的虚风,它侵犯人体时,所伤的部位较深,而且不能自行消散。正风来势较弱、侵犯人体的部位较浅,与人体的真气接触后,因不能战胜体内真气,就会自动消散。</p><p class="ql-block">虚邪贼风侵犯了人体,使人哆嗦打颤,毫毛竖起,腠理开泄。如果邪气逐渐深入, 侵害在骨骼,就会成为骨痹;侵害在筋,就会成为筋挛;侵害在脉中,就会导致血脉闭塞不通而成为痈;侵害在肌肉,与卫气相搏,阳盛时就会出现热象,阴盛时就会出现寒象。由于寒邪较盛,就会迫使真气离去,从而使身体变得虚弱,体虚则畏寒。邪气侵害在皮肤之间,并向外发泄,则腠理开疏,毫毛动摇、脱落;邪气在肌腠间往来流行,皮肤就会发痒;若邪气留而不去就会成为痹症;若卫气滞涩不畅通,就会造成麻木不仁的症候。</p> <p class="ql-block">天赋予我们人类的是德,地赋予我们人类的是气,由于天德下流与地气上交,阴阳相结合,使万物化生成形,人才能生存。 所以,人体生命的原始物质,叫精;阴阳两精相结合产生的生命活动,叫神;随着神的往来活动而出现的知觉机能,叫魂;跟精气一起出入而产生的运动机能,叫魄;可以支配外来事物的,叫心;心里有所忆念而留下的印象,叫意;意念所在,形成了认识,叫志;根据认识而反复研究事物的变化,叫思;因思考而有远的推想,叫虑;因思虑而能定出相应的处理事物方法,叫智。</p><p class="ql-block">《黄帝内经》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p> <p class="ql-block">中医之心法:在天人合一的理念里,“炁”在人体中运行,出现了八纲,寒热产生了虚实,表里产生了阴阳,寒热是温度,虚实是密度,温度变化产生密度变化,表里是空间,进而空间变化,产生了升降现象,升降就是阴阳。寒凝则塌陷,热充则膨胀,上热则膨胀,下寒则蹋缩。内热则外越,内收则敛缩。呼则蹋缩吸则膨胀,一进一出,一胀一缩,万病无不是如此。当人能理清主观世界也就是理清楚了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等同于主观世界,没有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也就没有意义和价值。这些都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反过来说它一定真实吗?只不过醒来才真实才可以唯用,唯心无物的世界观,后面有个观字,看到了吗?人醒来之前的世界没有意义,意义的产生是因为这一念妄动,“炁感”的变化在人心,产生了名相,产生了事情,产生了创造。从早上醒过来的时刻,认识就启动了,一念启动马上对客观世界产生二的认识,阴阳二分法,马上产生了上下内外四象,马上产生了升降沉浮运动感,逐渐就会形成认知客观世界的正确模型。只有这个模型正确我们才能真正贴近客观世界的真相,这样我们所做出的行为才能符合客观世界规律,才能产生作用。不走入自心就无法认识真正的客观世界,那么我们的任何操作都是盲做。你会治病是因为你脑子里有,你脑子里的东西正确系统,如果你脑子里没有,你就在碰运气。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论缺项时只能看到客观世界的一个片面内容,就像盲人摸象各执一词,西医看客观世界只看到物质和结构产生了心肝脾肺肾的有形的器官,筋脉肉皮骨有形的组织这是手术刀下的西医外科,但是它没有看到人体内空间缝隙,因为一解剖空间结构就消失了,把血管剥离出来的时候空间结构就坍塌了,就像房子一样,人体本来是因为空间和结构共同产生作用,道德经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没有空间的无,有形的结构器官就失去作用,就像房子把墙,门窗,地板,柱子拿出来都没有用,只有把这些组合起来构成空间,房子才能住人。显微镜发明后西医看到细菌病毒,就认为是细菌病毒造成了疾病,于是产生了炎性病因说,各种疾病都是炎症。实际上细菌病毒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人体内环境改变了,人体代谢能力变慢出现了瘀堵,水液瘀堵产生痰饮,血液瘀堵就是淤血。这才会给细菌病毒创造生长繁殖的环境。细菌病毒是结果不是原因。人之所以有生命是因为我们有持续产生热量的能力,并且能把这些热量通过皮表毛孔释放耗散到体外,并把食物渣子排出体外。这是人的生命动态认知。只有这样认识正确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不是对抗杀死,输液治疗,不是手术微创切割治疗,而是恢复人体内环境,疏通身体内部空间缝隙,让水液物质流动起来,以空间换时间,通过人体自己的正确的热量代谢,正确的生命运行解决问题。而这样的认识论是人对醒来的一刻,一念产生,并清晰起来的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再归纳总结才产生的。如果陷入知识的海洋失去感知能力,就会在人类创造的几百上千万的词汇海洋里遨游。而失去客观世界的感觉和感知的能力。—《黄帝内经》之心得。</p> <p class="ql-block">读了四年《黄帝内经》《黄帝外经》南怀瑾先生《小言黄帝外经与生命科学》,收获颇多,浅谈几句,不知理解是否正确,是否浅薄,有待以后跟随中医学老师继续深造,探索生命的来源与价值规律,以便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内外兼修,争取做一个明白人,通达之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