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收高徒 秦腔永传承,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张蓓西安收徒

刘诗斌(昵称:老黄牛)

<p class="ql-block">  秦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师徒间的口传心授一直是其传承的重要传统模式。2024年12月8日,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企业秦腔文化促进会副会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张蓓收徒仪式在西安举行。仪式现场,青年秦腔演员李毅盟正式拜张蓓为师,她也是张蓓的开山弟子。</p><p class="ql-block">秦腔艺术源远流长,传承的火焰从未熄灭。收徒授业是梨园得以传承和延续发展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戏曲得以发扬光大的重要条件。</p> <p class="ql-block">  在秦腔艺术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传承的火焰从未熄灭。在老一辈艺术家霍慧君、贺林、石国庆(王木犊儿)、秦瑞玲、樊琦、陈答才、梁学才和张蓓,穆晓鹏的业界好友聂文华、康云翔、曹普超、赵军、雷红茹、贺建忠、党莉莉、张福社、蒋演等以及吉方兴、樊雄伟等青年新秀的共同见证下,这一场意义非凡的秦腔传承盛事——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企业秦腔文化促进会副会长、著名秦腔演员张蓓喜收青年演员李毅盟为徒仪式隆重举办。拜师收徒仪式由陕西广播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陕西省企业秦腔文化促进会会长袁博主持。</p> <p class="ql-block"> 左起:李毅盟、张蓓、穆小鹏、袁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蓓,在秦腔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数十载。她不仅是舞台上的璀璨明星,更是秦腔艺术传承的坚定守护者,用自己的艺术实践诠释着秦腔的无限魅力与深厚内涵。</p> <p class="ql-block"> 张蓓生活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蓓,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现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二团艺术指导,主工花旦、刀马旦。有着四十余载舞台积累,张蓓的演出扮相靓丽,嗓音甜美,身段洒脱,表演清新雅致,准确细腻。她演出过《悟空借扇》《挂画》《杨七娘》《会阵招亲》《杀狗劝妻》《迟开的玫瑰》等大量剧目,尤其是《红娘》中灵动、俏丽的红娘,《虞姬泪》中兼具刚毅与柔情的虞姬,都是让戏迷念念不忘的角色。</p><p class="ql-block"> 而另一边,此次拜入张蓓师门的李毅盟,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优秀青年演员。“85后”的她主工刀马旦、小旦,主演过《杨八姐盗刀》《虞姬泪》《会阵招亲》《白蛇传》《龙凤呈祥》《杨门女将》等剧目,多次在省市赛事中获奖。</p><p class="ql-block"> </p> 张蓓演出照《虞姬泪》 《玉堂春》 《红娘》 《隔门贤》 《马前泼水》 《天女散花》 <p class="ql-block"> 《断桥》李毅盟配演青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拜师仪式现场,简约而隆重中透着浓浓的艺术氛围。李毅盟心怀敬畏与崇敬,向张蓓和穆小鹏夫妇恭敬地行拜师礼。那深深的一鞠躬,饱含着对师父的敬仰,对秦腔艺术的热爱,以及传承这一古老艺术的坚定决心。随后,热气腾腾的拜师茶递到张蓓和穆小鹏手中,茶香袅袅,师徒情长,这简单而庄重的仪式,承载着秦腔艺术代代相传的使命与担当。</p><p class="ql-block"> 在平日工作中就有师徒之情,此次正式拜师,李毅盟将更好从前辈艺术家身上汲取舞台艺术感悟。张蓓寄语爱徒,寄托了对秦腔青年未来艺术道路的殷切期望。张蓓表示,自己心中一直执着于丰富秦腔花旦剧目,让花旦演员有戏学、有戏演,让观众看到好的花旦戏。“同时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好的园丁,培养出好的花旦演员,唯此我才无愧于‘梅花奖'这个至高无上的荣誉。”</p> <p class="ql-block">  到场的各位老艺术家也纷纷发言殷殷嘱托,表达了自己对张蓓、李毅盟师徒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福。 </p> 霍慧君老师 贺林老师 石国庆(王木犊儿)老师 陈答才老师 樊琦老师 秦瑞玲老师 <p class="ql-block"> 梁学才老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次收徒,是秦腔艺术传承的接力棒交接,是老一辈艺术家对新一代的殷切期望与无私托付。马友仙老师、李凤云老师因有事未能参加,但是也发来了寄语和祝福!</p> <p class="ql-block">  我们相信,在张蓓的悉心教导下,李毅盟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秦腔的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对师徒携手共进,为秦腔艺术谱写更加绚丽多彩的新篇章,让秦腔这一古老的艺术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香飘万里,韵动人心!</p> 张蓓(右)与李毅盟 张蓓、穆小鹏夫妇与李毅盟 <p class="ql-block"> 全体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正是:</p><p class="ql-block">秦腔薪火传 雅韵新章启</p><p class="ql-block">名师收高徒 秦腔永传承</p> 张蓓老师给我的签名题词 穆小鹏老师给我的签名题词 <p class="ql-block"> 穆小鹏</p><p class="ql-block">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院小梅花秦腔团副团长。主工文武小生,兼须生。先后在《周仁回府》、《梨花情》、《赵氏孤儿》、《杨七娘》、《拷寇》、《鬼怨·杀生》、《打柴劝弟》、《杀狗劝妻》等剧中扮演主要角色。</p><p class="ql-block"> 穆小鵬和张蓓是舞台伉俪。</p> <p class="ql-block">陕西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省企业秦腔文化促进会袁博会长、郭荣荣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凯副会长给我的题字签名。</p> 袁博(中)在节目主持中 贺林老师给我的签名提词 <p class="ql-block">  贺林(左)在《屠夫状元》中</p><p class="ql-block"> 饰演党金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贺林: 生于1945年,陕西西安人。一级演员,著名戏曲表导演艺术家,中国剧协会员,陕西影视协会会员,曾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1956年考入西北戏曲研究院,先后在近百部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尤其在眉户《屠夫状元》中饰演的党金龙、《杏花村》中饰演的牛铃,影响深远。1987年曾赴香港演出,在华剧《杨贵妃》中同饰须生唐明皇和小生寿王两角色,以细腻地表演受到赞誉。导演作品主要有《爱与恨》《真的真的》《留下真情》《蔡伦》《长城歌》等数十部,频获“文化新剧目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各类大奖。曾在《李信与红娘子》《大秦腔》等多部影视剧中担任角色,并参与策划、导演、制片多部。2000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p> <p class="ql-block">此美篇内容和照片来自《西安晚报》、《企业秦腔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