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若木其名 对于“若木”一词,有两个注解:一是指古代神话中的树名。《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衡石山 、九阴山 、泂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另,郭璞注:“生昆仑西附西极,其华光赤下照地。”一说,即扶桑见清。二自然是指徐氏得姓始祖。</p> <p class="ql-block">二、伯益之子若木</p><p class="ql-block">伯益(约公元前21世纪):一作伯翳,又称大费,大业之子,嬴姓,一说“姬姓”。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云:“大费(伯益)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夏朝君主夏启继位后,其子大廉继承伯益之位,建立古黄国。大廉的后裔非子,在西周封地于秦,建立秦国。他是廉氏、黄氏等的始祖;伯益次子若木被封于徐国,为徐氏始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廉的著名后裔:大将军廉颇、秦始皇嬴政、赵武灵王、春申君黄歇、西汉丞相黄霸、东汉孝子黄香、大齐黄巢、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北宋大文豪黄庭坚、明清时期黄宗羲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若木因其父之功,夏禹时被封于徐,建立徐国、氏族事务。临终时遗命传位伯益。可伯益与他的父亲皋陶一样,淡于权位,在为大禹守丧三年之后,主动避让首领位置给禹的儿子启,自己隐居于箕山之北。启于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由于启的这个行为彻底抛弃了氏族社会长期以来的“公天下”传统,而代之以“家天下”。为了政权的稳固和长久,有必要对坚持过去传统的有影响和有实力的氏族势力与著名人物进行清洗和整肃,声望卓著的伯益自然不能幸免。据《战国策》和《韩非子》记载,夏启即位后,经过调整,待政权基本稳固后,开始进攻伯益,夏启六年,伯益被害,据说已年,其故地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补充:夏朝还未建立的时候,若木的父亲伯益就曾佐大禹治理过洪水。夏朝建立后,若木也曾帮助夏朝君主治理过水患,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在论功行赏时其子若木被封于九州之一“徐州”(今邳州、郯城一带),建立了徐国,后世称之为徐若木。其后代便以国为氏,称为徐氏,徐若木便为徐姓的得姓始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