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陪同父母旅行的目的地放在了广西,第一站是黄姚。早晨两辆车从广州出发,途中在高速路上休息了两三次,中午从高速出口直抵黄姚古镇。在出口不远处找了个饭店吃午饭,黄姚特产豆豉蒸骨鱼、酿豆腐深得父母喜爱,店家自种的茼蒿菜更是鲜嫩可口,直接加炒了一碟。饭后到酒店办理入住、午休。下午从酒店慢慢走到古镇,从古戏台方向进入,一眼就看到了龙须霸屏的龙爪榕。</p> <p class="ql-block">古镇里游人不多,两边的商铺依旧卖着当地的特产,满满的生活气息,光滑发亮的青石板路面述说着古镇岁月的久远,老爸老妈是第一次来,兴致勃勃地边走边看。</p> <p class="ql-block">在古镇内走走停停,穿街过巷,石鼓、仙人古井、石上榕、石上鱼、带龙桥、南蛇出洞等主要景点都基本走过,最后从东门楼回转,小半天一万步的步行量,老爸老妈比较轻松地拿下了。</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餐后从黄姚直抵兴安,下午游览灵渠。灵渠是秦始皇为统一霸业,在公元前218年,命史禄开凿以沟通湘漓二江,引湘水入漓,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连接在一起。兴安将“北有长城,南有灵渠”作为宣传语,可见兴安灵渠的历史地位。游览时正好遇到工作人员在桥上放闸木拦截桥下的一侧水道,有幸目睹江水如何从平缓变得湍急。讲解小妹还告诉我们,灵渠景区为了申请5 A而正在进行升级改造,二天后将全面闭园至明年5月,看来我们运气不错。</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往海洋乡,探访大桐木湾村和大塘边村。按往年时间,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是兴安银杏最佳观赏期,但今年可能是一直没有大的降温,11月底了,虽然景区地上已经有不少落叶,但枝头上的银杏叶大多还半绿半黄,大桐木湾村的千年白果王更是绿意盈盈。顺着游览路线走了一圈,除了拍银杏树,吸引眼球的还有村道上、银杏树下、农家乐门口摆卖的银杏果,基本上是10元3斤,便宜又新鲜。</p> <p class="ql-block">大塘边村的卖点是村中有湖,湖边有树,水面有倒影,但经实地打卡,这一特色并不明显。倒是湖边的黄土屋、小山坡、高大的银杏之间构造出错落、斑斓多彩的画面,很是出片。</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的行程往漠川榜上村及相邻的张家崎。在这两个村,终于赏到了金黄的银杏。榜上村的1800多年的古樟树旁,几颗数百年的银杏树己是满树金黄,山坡下栽种了一拢拢的葡萄,葡萄是这里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村民们在小广场上卖葡萄和白果,花了5元买了两斤半的葡萄,坐在千年古樟下慢慢吃着。</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到相隔不远的张家崎,更是给了我们大大的惊喜,银杏长廊和银杏广场入目皆是一片金黄,地上也铺着一层黄叶。从车上拿了两张折叠椅给老妈老爸在银杏树下坐着休息,风吹过,看着片片黄叶飘落,有一种凋零的美。</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慕名转至恭城看柿子,可能是周末的缘故,红岩村入景区的村道上排着长长的车龙,临时决定在一家餐厅吃饭才寻到停车位。在收费的柿子园里,远远地看到的满枝头的红柿子很有画面感,走近瞧仔细,树是真的树,柿子也是真的柿子,只是亲生的不多,大多是托管的(用细棉线捆绑在枝头上的),哈哈,相片不知道骗了多少人。除了看天然无雕饰或加工精美的柿园外,来红岩村自然还要买甜脆柿和流沙柿饼,才能不辜负此行。</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驱车前往千年古村上甘棠,老爸拿出手机兴致勃勃地拍照,再和老妈走过步赢桥,在桥上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漫步村道,除了零星贩卖特产的村民外,游人很少,县衙遗址跟去年相比似乎更荒旷了。游览完古村,再到相邻不远的桃源山庄(去年2月住过)吃午饭,老板娘做的五指毛桃蒸鸡依然好吃,份量十足的炒农家青菜也是光盘,还在她家买了现挖的几个大香芋(前不久看电视才知道这是江永特产),临走老板娘还送了一袋刚刚做好的苦槠豆腐,让我们回去品尝。</p> <p class="ql-block">久闻江永女书大名,此次专门到女书园参观,但却有点失望,作为一个收费景点,园区内除了女书园内以图片为主的介绍外,就是一个自然的小村庄,特色是要从吊桥进入,村庄在岛上,旅游资源非常有限。意外收获是在景区门口买了当地的特产--江永香柚,第二天离开时又在酒店旁边再买了两抽香柚。</p> <p class="ql-block">返粤,转入连州大山深处游览千年瑶寨。在热情的瑶妹儿的引导下,在她家的餐厅吃了美味的小溪鱼、炒石螺等特色菜,非常新鲜。瑶寨的建筑群都是在山上,看着一级级高低不平的台阶,想叫两老就在餐厅坐等我们,老妈老爸坚持慢慢往上走一走,结果攀爬到了洪秀全传教屋、瑶王屋,算是爬了一半。期间路遇了几拨运驮建筑用砖头水泥的马,看来马匹是瑶寨运输的主力。</p> <p class="ql-block">回程途中弯进阳山七拱镇大禾岗村,游览学发公祠。该公祠是马来西亚商人朱海均为纪念其父朱学发而建,占地4600多平方米,分前后座和东西两厢三部分,建筑宏伟,前座为客家围屋格局,后座为西式风格,完美体现了中西合𤩹的布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地称为小布达拉宫。</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