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车雁南飞(探秘泸沽湖)

孟州志敬

<p class="ql-block">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为川滇共辖,湖东为盐源县泸沽湖镇(原左所区),湖西为宁蒗县永宁乡。湖泊略呈西北----东南走向,湖泊面积50.1平方公里,湖水库容量为22.52亿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  泸沽湖是一个高原断层溶蚀陷落湖泊,由一个西北东南向的断层和两个东西向的断层共同构成。泸沽湖流域属巴颜喀拉地槽区,金沙江褶皱系,湖区古生代及中生代地层发育,第四纪地层仅见湖边之砂砾层,无典型的湖相沉淀,湖盆系由断陷及冰川作用形成,由于受构造运动的影响,湖盆四周群山环抱,湖岸多半岛、岬湾。整个湖盆质地为岩石,内壁非常陡峭,但四川一侧因在地质史上有大量山脉泥沙冲积入湖,其内壁陡峭程度较云南一侧轻一些,云南这侧的山脉几乎是直插湖底。</p> <p class="ql-block">  泸沽湖地区地壳属溶蚀地质,沿岸多岩溶发育,如地面工程对地下水处置不当,容易诱发地陷。泸沽湖地区地形地貌区划上属横断山系切割山地峡谷区,横断山北段高山峡谷亚区和滇东盆地山原区,滇西北中山山源亚区交界地带。</p> <p class="ql-block">  我最早知道“泸沽湖”这个“女儿国”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赴滇作战‘’时期,作战间隙在“猫耳洞”打发空余时间中,在一本已经没有封面看不到名字的月刊上有一篇介绍泸沽湖地区“母系制”习俗的纪实报告文学。内容说的是当时一个内地男青年受泸沽湖本地男同学的邀请,来泸沽湖度暑假,途中介绍泸沽湖地区人们生活习惯以及当时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中的许多逸闻趣事,勾起了他探秘这些边民真实生活的兴趣和想法。</p> <p class="ql-block">  据说泸沽湖周边的人们一直是沿袭母系制习惯,这里主要是指<span style="font-size:18px;">摩梭族。摩梭族的历史十分的悠久,它属于我国少数民族纳西族的支系,人口总数大约只有5万左右,有自己的语言,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彝语支,为纳西语东部方言,但是没有文字。一般</span>把居住在云南境内的摩梭族划为纳西族,把居住在四川境内的摩梭族划为蒙古族。</p> <p class="ql-block">  摩梭族保留了母系社会制度,摩梭人有一种独特的“走婚制度”。据考证,走婚制大约形成于公元1840年,即清朝的咸丰年间。走婚摩梭人的意思就是走来走去,它形象地概括了摩梭人“暮合晨离”的走婚文化。</p><p class="ql-block"> 摩梭人的走婚是没有任何法律制度和手续捆绑的,男女双方不被法律规定的道德和义务所约束,只有男女两性之间的感情羁绊和道德的约束,一旦双方决定终止这段感情,大家相互协商即可,走婚关系也就随之结束。</p> <p class="ql-block">  摩梭人保留的“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走婚制‘’更多的是“重女不轻男”,走婚制度使男女双方得到了充分平等。当生下孩子后,双方的关系就会确定下来,男方在孩子出生时会带礼物去看望,过年过节时送些吃穿用品,但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孩子没有过多的抚养、教育的责任和义务。</p><p class="ql-block"> 这种以走婚为主要婚姻模式的母系大家庭中,男人女人生活在母亲身边,夜晚才与自己的情人在一起。男子称自己的情人为“阿夏”“阿肖”,女子的情人则叫“阿住”“阿注”等不同族群和地域有所不同。男人们只对自己姐妹的孩子负责,所以男人只有“舅舅”这个称谓。男人们老了以后,也由家中的甥男甥女赡养和送终。</p> <p class="ql-block">  摩梭人的日常称谓非常简单,用得最多的就是母亲("唉咪")和舅舅("唉乌");在同一摩梭母系家庭中与母亲同辈的女性全部被称作母亲("唉咪"),男性全部被称作舅舅("唉乌"),这种独特的母系文化使摩梭小孩子拥有多位母亲和舅舅。以至于有很多在母系大家庭长大的成年摩梭人,一直都分不清众多母亲中究竟谁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p> <p class="ql-block">  摩梭人有许许多多的禁忌是外部族需要知道的:禁忌任何人用脚跨过火塘;禁忌沷水在火塘里;忌用脚在外做活累了,不能进家门就抱婴儿;不准虐待歧视残疾人;妇女正在分娩时,忌讳生人进家门;禁食狗、猫、蛙肉;忌捕杀缓带鸟;忌用刀子砍门槛;忌男客登女榻;清早不能说梦见的事;傍晚不扫地;孕妇不得横跨马缰绳;孕妇面前忌谈兔、蛇;孕妇天黑后不出门;产前妇女不参加葬礼;正在酿酒时,来人不能提喝酒的话;忌伐水源或墓地上的树;果树第一年结的果要让老人吃;同一母系血统内的人不能结交阿夏(情侣);小孩的头一件衣服须用老人的旧衣服改做等等。</p> <p class="ql-block">  走婚即摩梭语"色色"(或"替色色","的色色"等),是摩梭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外界较多宣传和关注的。走婚的形式"男不娶女不嫁",男女终身都住在自己的母系家庭里, 是由男子走婚来维持男女双方性关系而实现种族延续的一种特殊形式。男方晚上到女方偶次晨归回自己家中,双方都不是对方家庭的成员,有走婚关系的男女被俗称为"阿肖"或称"肖波","阿肖",就是有性关系的亲密情侣,由于摩梭人无文字,只能用汉字的"阿肖"称谓,这些都是音译汉字会有些许意差。</p> <p class="ql-block">  摩梭人男子晚上到自己心意人家里约会都有各自的联系方式,女方不方便时就要自觉离去。女方同意时就打开窗户翻窗而入,然后各种各样小点食品茶水热情款待,第二天一早早早离去。</p> <p class="ql-block">  据说当时计划生育政策正严格之时,摩梭人也进行了“婚姻登记”,搞笑的是有些不愿登记的人说不知道自己的“阿夏”阿住”是哪个,负责登记的干部就逼着他(她)们说出一个他们最喜欢的那一个作为登记的另一半。结果是登记归登记,晚上该去哪里还是去哪里,形同虚设。这就是泸沽湖(摩梭人)的真实婚姻生活。也是我们现在人广议所谓“网红”“走婚桥”时雀声四起走红大江南北的起因。</p> <p class="ql-block">让“情人滩”更和谐温馨,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p> <p class="ql-block">  社会在前行,人类在进步,<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明在发展。人们在改造自然改变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来时的路,不要过分的索取大地母亲的滋养,不要破坏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保存这一份美好的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才是人类命运的共同体。</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