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属情怀

千和

<p class="ql-block">1998年,一场洪水肆虐大半个中国。8月14日,得知驻地武警官兵参加抗洪一线的消息,我受人之托去部队师部大院看望时任参谋长的妻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中:时任驻地部队参谋长</span></p> <p class="ql-block">我到达的时间是当晚“黄金时刻”的新闻联播。她正在电视机前观看抗洪军民守卫监利大堤的报道。问起参谋长的情况,她说;“我们部队在长江第三次洪峰之后出发,至今没有接到他的电话。”</p><p class="ql-block">我告诉她,让我来看望她的是参谋长的战友,他们曾在12日早晨通过一次电话,说我们的部队在监利大堤上与长江第四次洪峰英勇博斗,整整两天两夜都没有合眼……”</p><p class="ql-block">听着,她的眼里充满了泪花。望着那些泪花,我想起20年前也是住在这个大院的一位首长的妻子——一所高中学校的校长。</p><p class="ql-block">那是全国恢复高考后的1979年,由人介绍,我到这所学校参加高考复习,首先认识的就是这位校长。那时,对越自卫反击战刚刚打响,校长的丈夫和女儿都去参加了自卫反击战。她作为军人家属,心里时刻想到战争,每当广播里播放对越作战的报道时,她总是站在学校的广播喇叭下,一动不动地听;有时泪水模糊了眼睛,便以缓缓的踱步掩饰自己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左:校长的丈夫林副参谋长</span></p> <p class="ql-block">那段时间,我就住在这位校长的休息室。朝夕相处,如果说我是她的学生,不如说是她把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一次,我从食堂打饭回来,她看到馒头上由于食用碱过量而明显发黄,立即拿出自己在教师食堂买回来的馒头给我交换。她说:”你这么瘦,不要吃碱性大的食物,这会影响身体健康。”她平时很少回家,一旦回去,都要给我带几瓶自己做的“榨菜炒肉丝”、“豆瓣拌咸菜”、“西瓜花生酱”什么的,足足够我吃上好几天。</p><p class="ql-block">校长在学校兼着毕业班的政治课。课外时间,她喜欢弹风琴。《义勇军进行曲》《英雄赞歌》《打靶归来》《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等,都是常弹的。一次,她正动情地一边弹一边唱《见了你们总觉得格外亲》,我走进去也和她一起唱起来……“想亲人,盼亲人,山想水来水盼人……”一曲唱罢,我们都为自己忘情投入的歌唱笑起来。平静之后,我问她:“你害怕战争吗?” “害怕,战争会夺去许多人的生命。”她深思一会儿,“我自1951年随军至今已经28年,随时都有思想准备。”听着她低沉有力的话语,我由衷敬佩一名军属的高尚情怀。</p> <p class="ql-block">一个星期天,她约我一起回家。简朴的房子由于多天不住显得有点冷清,我们一边收拾,一边交谈。当她看到丈夫和女儿的照片时,忽然不说话了,看她发呆的样子,我问:“你在担心他们?”她摇摇头:“一个军人的妻子哪个不担心在战场上的丈夫?一个军人的母亲哪个不担心在战场上的儿女?这次,如果他们在战场上……”我上前捂住了她的嘴,堵回了她要说的话。过了一会儿,她问我:“如果真是那样,”她停顿一下,“你会……”没有等她说完,我说: “我会把你当作亲人……”望着她期盼与等待的目光,“像我的妈妈!” 我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在欢迎自卫反击战官兵胜利归来的队伍中,我们手拉手站在一起。当一辆辆军车带着战火的硝烟,一队队战士带着热带雨林的胶泥向欢迎队伍走来时,人群沸腾了,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我激动地热泪盈眶,站在我身旁的校长也早已泪水满面……</p> <p class="ql-block">清脆的电话铃声把我的思绪从20年前拉回。电视上“焦点访谈”正在报告监利大堤上的解放军战士和武警官兵又一次控制洪峰险情,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坐在我对面的她,一把抓起话筒:“哦,是你……是你……”顿时,她喜泪倾洒,沉浸在人安、堤安、国安的幸福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