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城遗址70周年 《商翼四极》特展

山清水秀

<p class="ql-block">盘龙城遗址博物馆来过几次,今天是慕名前来参观临时特展“商翼四极——商王朝地方文明特展”。</p> <p class="ql-block">本次临时特展是博物馆为纪念发现盘龙城遗址70周年推出的商文明大展。联合全国26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借展北京、山东、四川、河南等11个省及地区商代文物148件套,其中珍贵文物达127件套,展览以盘龙城遗址联合三星堆、殷墟等遗址的精品文物。</p> <p class="ql-block">走进展馆果然名不虚传,看着这么多的重要的珍贵文物震撼了。</p> <p class="ql-block">铜方鼎</p><p class="ql-block">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河南郑州南顺城街窖藏坑出土,河南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铜方鼎是该窖藏坑4件方鼎中最大的一件。窖藏坑位于郑州商城西城墙处,应为商人举行大型祭祀活动后,将祭祀所用青铜器瘗理于此。鼎被视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如此形体厚重的大方鼎,是立国之重器。</p> <p class="ql-block">“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公元前16世纪,商汤建国五百年之久,历代商王以中原为中心,经略四方。本次展览的名字叫“商翼四极”,按照商代疆域的东南西北方向分为“南乡”、“北境”、“西土”和“东方”四个单元,从地理方位上串起来的展览,让人耳目一新。</p> 南    乡 <p class="ql-block">商代早期,长江流域是商王朝扩张的重心,盘龙城从商文化向南方扩张的据点,一跃成为长江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中心城邑。包括以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湖南北部青铜器群等为代表的南方青铜文化蓬勃发展,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格。</p> <p class="ql-block">铜圆鼎</p><p class="ql-block">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杨家湾11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此圆鼎口径达55厘米,是目前所见商代早期最大的青铜圆鼎。</p> <p class="ql-block">虎耳虎形扁足青铜鼎</p><p class="ql-block">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大量带有虎造型的器物,为寻找虎方的核心区域提供了重要线索。</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扁体筒形青铜觥</p><p class="ql-block">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湖南汨罗屈子祠镇双楚村出土,汨罗市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藏。</p><p class="ql-block">青铜觥体型硕大,造型独特,整体风格和细部特征与商代晚期南方青铜器一致,为目前仅见。</p> <p class="ql-block">铜罍</p><p class="ql-block">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湖南岳阳荣湾乡鲂鱼山出土,岳阳市博物馆藏。</p> 西    土 <p class="ql-block">商王朝与西部势力的关系持续变化、不断整合,四川盆地的三星堆文化,汉江流域的城洋青铜器群,都是商代青铜文明图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青铜大面具</p><p class="ql-block">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三号祭祀坑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p><p class="ql-block">目前发现体量最大的商周时期青铜面具。面部正视呈方形,俯瞰呈“U”形,方颐阔面,粗眉大眼,宽鼻高耸,广口薄唇,长耳外张,耳垂开孔。额头正中、太阳穴及下颌一侧凿有方孔。</p><p class="ql-block">(上图我手机没拍正,下图官网图片)</p> <p class="ql-block">长发青铜跪坐人像</p><p class="ql-block">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四号祭祀坑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p> <p class="ql-block">笄发青铜人头像</p><p class="ql-block">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青铜尊</p><p class="ql-block">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p> <p class="ql-block">龙形觥</p><p class="ql-block">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山西省石楼县罗村镇桃花者村出土,山西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龙形觥是商代晚期“方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品,纹饰与中原地区一致而器形独特,是融合型器物。</p> 北    境 <p class="ql-block">早商时期,北方并非商文化拓展的重点。中商开始,商王朝统治重心逐步北移至安阳洹河流域,燕山南麓出现臣属于商王国的据点,商王朝以此类据点为中心,与燕山以北的草原地区展开深入的交流与联系。</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铜卣</p><p class="ql-block">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北京平谷刘家河商墓出土,首都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铜瓿</p><p class="ql-block">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此京平谷刘家河商墓出土,首都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铜鼎</p><p class="ql-block">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河北定州北庄子89号商墓出土,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p> <p class="ql-block">上图都是来自内蒙古的文物。</p><p class="ql-block">中间这个彩绘陶鬲,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约4000-3500年),内蒙古博物院藏</p> 东    方 <p class="ql-block">商王朝以据点式的推进方式,逐步向东方挺进,晚商时期相继控制东部的淄河、㳽河流域,最终发展到潍河一线,本土的东夷文化退守至胶东半岛。在长期的推进过程中,商夷相融,东方与商朝中原文化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网红海绵宝宝的亚醜钺,钺是古代兵器,1月8日要回山东了。现场正反都拍照,仔细看看有什么区别?</p> <p class="ql-block">亚醜钺</p><p class="ql-block">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山东青州苏埠屯1号墓出土,山东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同出的人面钺共有两件,这是其中铸有铭文的一件。钺身作镂空人面纹眉、瞳、鼻突起,狰狞可怖。刃角外侈,在正背两面的人面形口部的两侧,各有一个“亚醜”铭记,铭文左为正写,右为反书,因此,该人面铜钺又叫亚醜钺。“亚”即亚旅、众大夫,或为武官之称;“醜”是族名或私名,可能是商王派驻守卫东土边界的职官,同时在王朝兼任小臣之职,曾受王命参与征伐夷方的战争。</p> <p class="ql-block">铜盉</p><p class="ql-block">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山东济南大辛庄遗址139号墓出土,山东大学博物馆藏。</p> 安阳殷墟 <p class="ql-block">殷墟是商王朝都邑文明的标志与象征,250余年间,近10余万人,在方园3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立起以王族聚集地为核心,还渐向外展开的“星团状”的“大邑商”。路网、水网、聚落、作坊星罗密布,相互交织。辉煌的城址、繁荣的铜器、精巧的玉器、完备的礼制与成熟的文字共同构成伟大而灿烂的殷墟。</p> <p class="ql-block">商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青铜文明时期,刻辞卜甲作为这一时期的文物,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以及文字使用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刻辞卜甲</p><p class="ql-block">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河南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H3:128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p> <p class="ql-block">刻辞卜甲</p><p class="ql-block">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河南安阳殷墟花灵庄东地H3:145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p> <p class="ql-block">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参观“商翼四极——商王朝地方文明特展”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走近中华文明的文化瑰宝,感受跨越千年的文化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