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听过这首歌。天安门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圣殿,每当看到天安门,都会满怀崇敬之情。 </p> <p class="ql-block"> 天安门,始建于 1417 年(明永乐十五年),1420年建成,始称承天门。1651年(清顺治八年)重建竣工后更名为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正门,历经600 多年风雨沧桑,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精华,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国传统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p><p class="ql-block"> 天安门主体建筑分上下两层,通高34.7米。上层是巍峨雄伟的城楼,下层是高大坚固的城台。据《大清会典载:“门五阙、重楼九楹、雕扉三十六。”天安门城楼大殿坐北朝南,东西面阔9间,南北进深5间。取“九、五”之数,隐含帝王之尊,象征皇权至高无上。“九、五”来自《周易·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中国古代认为,“九”是阳数之最,“五”为阴数之尊,“九五”象征帝王之位。因此“九五之尊”是指帝王的威严。“雕扉三十六”是指每间屋子有4扇红色的油饰菱花格窗,单面共计36扇门窗。由此可见,天安门城楼从造型、装饰和气势上都充分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p><p class="ql-block"> 天安门<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台下部有5个券形门洞,两边各两个门洞向外侧依次缩小。每个门洞正面各有两扇朱漆大门。城楼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马道”,马道长30米、宽6.5米。</span></p><p class="ql-block"> 天安门前金水河两岸各有一对雕刻精美、栩栩如生、雄健威武的石狮,石狮高 2.2米,雕刻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石狮中的精品。雄狮居左(东),右爪抬起踩踏一绣球,即“狮子滚绣球”,象征寰宇统一。雌狮居右(西),左爪抬起抚摸一只幼狮,即“太师少师”,象征子嗣昌盛。”</p> <p class="ql-block"> 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建于明永乐年间。华表由须弥座柱础、柱身和承露盘组成,通高9.57米,重约2万公斤,在直径为0.98米的云朵石柱上,盘绕着一条多层回环的巨龙。在雕龙巨柱顶端横叉着白石云翅。云翅上层为圆形的承露盘,盘上有一蹲兽,名为犼,是龙九子之一,有守望习性,又名“望天犼”。</p> <p class="ql-block"> 1970年以前,天安门城楼的马道一直沿用着过去用古青砖铺就的传统漫坡道。因年代久远,马道上的古青砖破损严重,1970年天安门城楼重建时,把马道改成石阶梯通道。阶梯通道分为4层台阶,每层17级,共68级,中间有3个平台。通道两侧的路灯也由原来的六方宫灯改换成球形壁灯。</p> <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3日,风和日丽,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与父亲一起荣幸地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亲眼见到了这个神圣又有些神秘的地方。沿着西侧的马道拾级而上,登上城楼,面前四面红旗迎风飘扬。</p> <p class="ql-block"> 天安门城楼的大殿为重檐歇山式屋顶,屋顶有正脊一条,正脊的两端有一对华丽的龙形琉璃装饰物,称为龙吻(又称大吻或正吻),另有垂脊8条,在垂脊顶端各有一龙吻。在8条垂脊上各有十个栩栩如生的仙人走兽,最前面的是“骑鸡仙人”,之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p> <p class="ql-block"> 在天安门城楼,有10根红色廊柱。每到节日中间会悬挂上八个红色的大宫灯。每个宫灯高2.23米,周长8.05米,直径2.25米,重达80千克,每一盏至少三个大人才能环抱过来。</p> <p class="ql-block"> 天安门城楼为木结构建筑,大殿飞檐下是绚丽多彩排列有序的斗棋和梁枋。斗栱为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中独有,是由斗形方木弓形横木组成的具有翘、昂、棋特点的木制构件。梁枋又分额枋、檐枋,斗棋下面的是额枋,上面有彩画和金龙图案,柱子之间的构件叫檐枋,绘有龙和玺彩绘。</p> <p class="ql-block"> 天安门城楼内的三个大厅内摆放着红色的实木沙发,墙上挂着精美的画作,顶上装有漂亮的宫灯,陈设古香古色,典雅大气,富有中国特色。</p> <p class="ql-block"> 天安门城楼大殿的梁柱之间悬挂着17盏大型玻璃宫灯,它们与藻井和朱红色的柱子浑然一体。这17盏宫灯组成“众星捧月”的图案。大厅正中最大的那盏为主灯,有8个立面,灯高6米,直径2.8米,重约450公斤;其余16盏为有6个立面的辅灯,每个灯高6米,直径2.2米,重约350公斤。每盏灯的上角各有一盏伞形小灯。为减轻大殿屋顶的承受负荷,宫灯的整个灯体均采用优质金属材料和高级有机玻璃,乳白色的玻璃灯罩上绘刻着金龙图案。</p> <p class="ql-block"> 天安门城楼的中厅悬挂了一幅高2.6米、宽5.8米的《江山永泰图》。该以奇特的构思、浓烈的笔墨和粗犷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巍峨雄浑的泰山图。</p> <p class="ql-block"> 大厅东面摆放着一枚巨大的国徽,许多人都在这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从城楼向东南望,广场东面是中国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正南方是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p><p class="ql-block"> 1949年,为迎接新中国开国大典,天安门广场进行了整修清理;至1955年,广场又进行了改扩建。1958年,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广场再次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形成现在的规制。恢宏的广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80 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广场西侧是人民大会堂。</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下午三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在群众的欢呼声中,毛泽东主席用他那带着湖南口音的洪亮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毛主席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p> <p class="ql-block"> 此后,新中国的各位领导人多次在天安门举行国庆庆典和阅兵活动。</p> <p class="ql-block"> 如今,普通百姓也可以登上天安门,观看它壮丽精美的建筑,感受它悠久的历史变迁,体验当家做主人的自豪。</p> <p class="ql-block"> 天安门,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神圣的殿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