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魏氏庄园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魏集镇,是清代武定府同知魏肇庆的私人宅第,始建于1893年,占地面积约32543平方米,是中国古代北方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与烟台牟氏庄园和四川大邑刘文彩地主庄园并称为“中国三大庄园”。</p><p class="ql-block"> 魏氏庄园是一座城堡式庄园,其建筑布局呈“工”字形,共有三进九座院落,256间房屋。庄园内设有住宅、花园、池塘、祠堂和广场等部分,体现了军事防御功能与民用居住功能的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 岁尾,一抹暖阳温暖而明媚,儿子带我们走进了黄河边上的古堡,去观赏我国古代民居建筑艺术上的一枝奇葩。</p> <p class="ql-block">网络视频</p> <p class="ql-block"> 魏氏庄园由树德堂、徙义堂、福寿堂三组建筑共同构成,占地达 32,543 平方米,至今已然历经了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饰有浮雕的影墙壁。</p> <p class="ql-block"> 抵达府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拱形门上方浑厚有力的“树德”两个大字,这两个字出自于光绪庚寅惠民籍举人张会一之手,在冬日的暖阳下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树德堂是清代武定府同知魏肇庆的私人宅邸,建于清光绪十六至十九年,即公元1890-1893年,由宫廷营造社大师设计,经众多能工巧匠精心施工而成。</p> <p class="ql-block"> 城堡式的住宅是庄园建筑群的核心主体,城垣建筑的平面呈矩形,建有城门、城门楼、马面,还极具创意地增添了突出墙面的垛口和瞭望孔,具备较强的军事防御功能。</p> <p class="ql-block"> 庄园的东南角、西北角建有半突出墙体的碉堡,分上、中、下三层。这些军事防御设施在现存的古建筑中是十分罕见。</p> <p class="ql-block">炮楼瞭望孔</p> <p class="ql-block"> 城垣为矩形,高10米,南北长84米,东西宽46米。</p> <p class="ql-block"> 站在城墙一角,庄园的总体面貌一览无余,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登城远眺,远近村庄尽收眼底,凭吊怀古,引发几多感慨。</p> <p class="ql-block">壁龛射击孔</p> <p class="ql-block"> 内宅北大厅东西两端硬山设有吊桥,联接城墙顶部。</p> <p class="ql-block"> 在丫鬟的陪伴下,小女儿正用纤纤玉手拨动琴弦,眼角眉梢透露出淡淡的忧思。</p> <p class="ql-block"> 魏氏家族在华北区域开设了众多的钱庄、当铺,曾经以“协和”“协真”作为自家商号,是一个集官僚、地主、商人于一体的显赫望族。</p> <p class="ql-block"> 宅内取水严格遵守“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只能女佣人在此接水,并在缸内养上鱼,鱼不死,主人才能放心饮用。</p> <p class="ql-block"> 冬天靠火坑取暖,从此口放入柴、煤等燃烧。</p> <p class="ql-block">东,西厢房</p> <p class="ql-block"> 魏氏家族,乃鲁北地区的名门望族。自明代起始,就有六代多达二十余人在朝中为官,其中官职最高者达正二品。</p> <p class="ql-block"> 公元1881年,武定府一带闹灾荒,主人捐银600两,捐米1500担,设粥场救济周围老百姓,县令为褒扬主人魏肇庆的善行,为其题写“好善乐施”四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账房</p> <p class="ql-block">私塾</p> <p class="ql-block"> 魏氏庄园既承袭了北方传统四合院的对称、严谨、雄厚之风,又借鉴了南方阁楼的建筑特色,将我国南北方建筑艺术进行了巧妙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 城堡内有50余间粮仓,可贮备大量粮油,地下埋有大量煤炭,有两眼砖砌水井,遇到战争或灾荒,即使经年不开城门也有足够的生活保障。</p> <p class="ql-block"> 裁缝房,树德堂生产布匹、裁做衣服的场所。庄园主人常年雇佣裁缝工匠,绫罗绸缎,自产自用。</p> <p class="ql-block"> 魏氏庄园另有二处院落:福寿堂和徙义堂。历史最久的是福寿堂位于距树德堂200米的深巷中,它是魏毓柄的五子、当时首富魏振葛的私人住宅, 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p> <p class="ql-block"> 徙义堂位于魏集村十字街口,是魏氏家族第十世魏肇祥在光绪十八年即1892年所建, 原为五进十个院落,现存一进两院。大门居中,门楣上方悬有“朝议第”的横匾(下图),门前设上、下马石。</p> <p class="ql-block"> 结语: 魏氏庄园建于清代晚期,浓缩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民间风俗,是中国北方现存的城堡式民居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北方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魏氏庄园具有防卫功能的城垣与北方四合院住宅模式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