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蒙特勒的西庸城堡:拜伦笔下的传奇

Schnuffel

当我站在西庸城堡的展示区前,那精致的城堡模型被玻璃罩小心地保护着。它就像一个微缩的世界,将西庸城堡的宏伟与精致完整地呈现在我的眼前。每一个建筑元素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堡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西庸城堡(又译“石庸城堡”),位于沃州蒙特勒附近的Veytaux镇,四周环绕着美丽的日内瓦湖与雄伟的阿尔卑斯山脉,由于它建立在日内瓦湖畔的岩石上,远观给人以漂浮在水面的奇异感觉,故被称之为建筑史上一颗奇异的珍珠。<br><br><div>西庸城堡是一座雄伟的中世纪水上城堡,也是瑞士最负盛名的古迹之一,在民间素有“欧洲10大古堡”之称。</div> 由于历史过于久远,人们已经无法准确得知西庸城堡的起源。<div><br></div><div>建筑学家认为,城堡的底部基石是在11世纪修筑完成的。“西庸(chillon)”在法文中是“石头”的意思,也许它的得名就来源于它所在的那块凸出湖岸的巨岩。13世纪~14世纪时,这里是意大利王族萨伏依家族的领地,第二代萨伏依伯爵聘请著名建筑师梅尼耶进行设计,准备将这个城堡进行彻底改建,作为家族避暑的行宫。</div> 日内瓦湖环绕着西庸城堡,该湖也是瑞士和法国的分界线,大约三分之一属于法国,三分之二属于瑞士。日内瓦湖是瑞士人对这个湖的称呼,对岸的法国人则称它为莱蒙湖(不是莱茵湖),从古罗马时代起,这里就是往来于意大利和法国的交通要道。 西庸城堡的主塔高25米,四周围绕着4个庭院,内有环形城墙。入口在木桥那里,需要检票,有瑞士通票STP,可以免费进入。 西庸城堡:一面是意大利古老的大路;另一面则是美丽的莱芒湖。它是为了控制军事意义重大的南北通道和湖水,山之间的小道而建立的军事要塞。从12世纪成了Savoy王族的所有,13,14世纪成了王族的夏宫,作为军事要塞和司法机关。这个时期也是西庸城堡的黄金期。 如今的西庸城堡,一如往昔地浪漫、漂亮。城堡外观朴素沉郁,坚固敦实,可说是尽显岁月沧桑,也可说是无视时光侵蚀。城堡四周环湖,仿佛置身湖中小岛,以一座廊桥与岸边相连。  当我看到城堡的城楼上士兵站岗的身影,那座连接两部分建筑的桥更增添了一种庄严的氛围。 从1536年到1798年成了伯恩人统治的Vaud洲的所有,就是他们在城堡留下了自己最美丽的装饰。随着1798年Vaud洲的独立,西庸城堡也成了他们的所有。<br><br><div>19世纪浪漫主义时代西庸城堡因为在Jean-Jacques Rousseau,Victor Hugo,Alexandre Dumas,Byron等著名作家的故事中登场而广为人知。<br></div> 走过木桥,步入城堡,你会有一种时光倒流,回到了中世纪的感觉。 城堡内各个空间兜兜转转,彼此相连。迷宫般的台阶一直通到屋顶。登上屋顶,则可以俯视日内瓦湖的山光水色。在屋顶俯视莱芒湖的绝境,还有眺望法国国境是西庸城堡的另一个魅力所在。<div><br></div><div>历史悠久的西庸城堡与瑞士的自然融为一体,在那里品位历史。</div> 西庸古堡扼守着阿尔卑斯山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长期以来受到各方觊觎,占据了西庸古堡就相当于控制了整个地区。 古堡首次见诸于史籍是在1150年前后。当时是萨伏依家族占据着这处要塞。在15世纪占据商贝利之前,历代萨伏依伯爵从未真正拥有过城堡,他们往来于各地,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有自己贵族味十足的文化,居住于不同的城堡中,他们从一个城堡辗转到另一座城堡,治理那些直接管辖的日常事务和地方事务。萨伏依家族的三位大人物在西庸古堡那些石头上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印记。 萨伏依家族托马斯一世下令扩建古堡,他于1214年建了一座小村落,从字面上来看,是西庸古堡新城的意思。13世纪中叶,古堡在萨伏依家族毗艾尔二世的经营下,经历了其建筑史上的黄金时代,他将瑞士西南部一带的土地集中在了一起,创建了沃国,即今天的沃洲。15世纪,阿梅代八世对城堡实施了一系列大工程,其领地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这位强势伯爵被封为公爵,随后成为一代教皇,人称菲力克斯五世。 进入十六世纪,在接二连三的战争中,实力遭到削弱的萨伏依家族也无暇顾及西庸城堡了。1536年伯尔尼人夺取了沃洲,将城堡变成了军火库和监狱,他们装饰了城堡中的某些房间,如棋牌室。伯尔尼执行官汉斯威廉逢·幕尼仑开始了古堡的粉饰工程。1798年,沃洲起义爆发。从1803年开始,在洲考古学家阿尔特·那艾夫的努力下,其历史遗迹地位得以确立。1935年古堡被翻新,从那时起,西庸古堡在公众心目中有了新的形象。 城堡内部古朴的房间里展示着当时使用过的物品。各种器皿和银剑,头盔和刀等,虽然笨拙,但非常协调的木床和充满美丽的墙壁,显示出城堡浪漫的生活。城中的礼拜堂里面通过幻灯,重现过去的壁画,用手挡住光线,就能看见模糊的实际的壁画。 不同款式的柜子。<br> 独特而多功能的采光窗。 城堡内的中世纪古迹相当丰富,作为展厅多达40多个,像防御塔楼、军火库、公爵居所、纹章大厅、文书院、议会楼、礼拜堂、藏宝阁、酒窖、地下祈祷室、用刑室等等,都可以参观。 卧室内的密道。 萨伏依时期,这间房曾用作客房。房间里陈列的展品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小查理曼大帝”于整个13世纪在欧洲的影响,其次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萨伏伊领土的扩大。 萨伏依的彼得二世(1203-1268)。 墙壁的上方是13世纪三种颜色装饰物的残留物,下部漆成灰白色(1587年)。萨伏伊公爵只是把这里当作行宫。 在这里,我看到了一间舒适、装饰简单的卧室,里面有一张大的四角床,暖气连接浴室,甚至还有自来水!这间房在中世纪曾用作卧室,在伯尔尼时代也可能有类似的功能。伯尔尼装饰画在白色背景上,并装饰有植物,水果和动物,其历史可追溯至17世纪初。 1436年,萨伏伊的Amadeus八世公爵在访问西庸城堡并进行一系列的维护和装饰工作后,定型了徽章厅的天花板。在中世纪,这间房作为礼仪厅,常用于接待有名望的客人。它由软木制成,主,副梁和三级梁之间的间隙会形成一个非常明显的突出部分(超过一米)。作为装饰,大多数木制件都覆盖有凹槽。在中世纪萨伏伊统治地区的建筑物中可以找到类似的天花板。这些相似之处表明,这种类型的天花板在中世纪末期的西索尔平地区很常见。 徽章厅的壁画展示着一系列盾牌和纹章,这些图案代表着不同的家族或个人的身份象征。它们就像一部无声的历史书,记录着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们的故事。 窗户上的玻璃装饰着精美的彩色图像,那金色的徽标周围环绕着文字和其他图形元素。 厅内有一扇带有木框的大窗,窗外是另一个世界。窗下的座位区让人可以在这里观景或者休息,仿佛能让人暂时忘却城堡内的古老氛围,享受片刻的宁静。 古老的大厅里,精美的壁画依然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地描绘着昔日的辉煌场景。 最“奢华”的房间显然是为萨伏伊伯爵保留的。14世纪的壁画描绘了许多中世纪的动物符号。主人的卧室是萨伏伊伯爵和公爵睡觉的地方。它是在13世纪由萨伏依的彼得二世打造,然后在14世纪完全翻新。 城堡内尽可能地还原了当时的布置和陈设,你可以欣赏到诸多具有代表性的中世纪家具和装饰。 古油画前是古人洗澡用的木桶。 最古老的烟囱建于1336年。 一个大大的厕所间,里面有两个茅坑,从外面看并无特别,但到茅坑上面一看,茅坑底下居然是空的,排泄物可以直接从顶楼倾泻至湖里,毫无阻碍,整个就是一个大通道😄 <div>窄窄的通道、陡峭的楼梯 ......<br></div> 漫步在城堡里,可以感受到微风的轻抚,仿佛在与历史对话。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人不禁为之沉醉。 这里被称为“荣誉庭院”。 这里应该是当年的马厩。 参观西庸古堡,最有趣的不是室内的古迹,也不是城墙与塔楼,而是其完善的防御设施。城堡内院上空有环形栈道,便于各部分在空中的相互沟通。 石头砌筑的简洁而挺拔的城楼,窗子都很小,彰显它防御的功能。 这种镀金的盔甲可以追溯到1560年代,胸部防护的右上角带有霍夫曼装甲线的标志。 西庸城堡的建筑艺术虽然璀璨,但它毕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堡垒,瞭望塔,哨兵步道,双城墙,机械装饰,护城河和炮塔 …… 在抵御敌人进攻时,它们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发挥作用。 随着时间的变迁,西庸古堡成为一座无比雄伟的要塞。发生在此一次最著名的军事行动就是1536年伯尔尼人的攻城。<div><br></div><div>1536年初,伯尔尼共和国向萨伏依公爵宣战,西庸古堡在重重围困中仍然抵抗了三个星期,可见一座堡垒要塞即使守军人数不多,其战斗力通常也会在一支军队之上,据估计,伯尔尼一方有6人战死。<br><br></div><div>3月29日,围城军队试图发起一场进攻。安东尼德伯费尔被迫投降,他提议下午投降。下午伯尔尼人进入城堡,守军却已不知去向。指挥官安东尼德伯费尔带着他的手下从湖上逃走了,也就是3月29日当天,在击碎城堡上的锁链后,伯尔尼人释放了一些在押囚犯,博尼瓦尔就在其中,之后他因拜伦的诗歌而声名远扬。</div> 监狱位于城堡一层的入口东侧,这里保留了13世纪哥特式教堂的弧形拱顶,四周全部以岩石砌成,当年曾囚禁了200名左右的囚犯。 曾是中世纪赫赫有名的城堡地下室监狱,如今已经成为了葡萄酒窖,阴森感觉不再,透过窗户能望见莱蒙湖,古老的蒸汽轮船在碧波上游荡。 这是古人酿酒的酒桶,桶底油画都是原作。 这些地下房间的建筑让人联想到13世纪的哥特式大教堂。它是Chillon最独特的功能之一。最初用作储存物资和武器。大约在1290年由萨伏依的彼得二世改建为监狱。<div><br></div><div>该地牢有很多由中世纪建筑工人建造的哥特式拱顶。整个堡垒都建筑在这些石柱上,这些石柱有1000年的历史,这是一件真正的艺术品。<br></div> 富有特色的放射状窗子,充满神秘的光感。 坚硬的石壁,隔绝了阿尔卑斯雪山下碧蓝的湖水。拜伦感叹的是地牢里幽闭的灵魂,只有小小的天窗。 这是通往水上的门,货船将物资从这里运进来。 这是用来固定船只的绳索。 1532年,日内瓦圣维克多修道院院长博尼瓦尔因主张日内瓦独立,被铁链锁在石柱上达四年之久,直到1536年3月29日瑞士人攻占古堡后,才把他释放。<div><br><div><div>在博尼瓦尔漫长的一生中,西庸城堡的囚禁生活仅仅是个六年的小插曲,但完全可以写成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尚未开写。如果不知道历史,也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美丽的古堡,会同时承载了王室的荣耀和冰冷的囚禁。</div></div></div> 英国诗人拜伦游览西庸城堡时,听闻了这段悲惨历史,便在石柱上留下了他的签名,并写下了《西庸的囚徒》,西庸也有了“世界最美监狱”之称。 《西庸的囚徒》是拜伦的一首长诗,这首长诗以第一人称叙述,描述了主人公在监狱中的生活,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压迫的反抗。 ”我的头发已灰白,但不是因年迈,<br><br>也不是像某些人那样骤感忧惶,<br><br>一夜之间变得白发斑斑;<br><br>我的肢体已佝偻,但不是因劳累,<br><br>漫无尽头的歇息耗尽了活力,<br><br>是地牢的囚居把它摧毁。<br><br>因为我一如其他的死囚犯,<br><br>注定与明媚的天地绝缘,<br><br>身上戴镣铐,门上有铁栏。<br><br>仅仅是因为我父亲的信仰,<br><br>我就在这里受禁,渴望死亡。<br><br>我的父亲在烙刑之下死掉,<br><br>因为他不肯放弃自己的信条;<br><br>也是因为同样的缘故,<br><br>我们全家皆身陷囹圄。<br><br>我们;原来是七个 ,现在只剩一人,<br><br>六个年轻的,一个是老年,<br><br>立场始终如一,从未变心,<br><br>面对着迫害狂反而傲岸。<br><br>一个被火焚,两个死在刑场,<br><br>用血在信条上盖了印章;<br><br>为了歹徒不许信奉的上帝,<br><br>他们像父亲一样就义。<br><br>另外三个被投进了地牢 ......“<div><br></div><div>—— 拜伦《西庸的囚徒》节选</div> 我边参观边思考一个问题:古代石头建筑为何能够历经千年而不倒?<br><br>看了城堡内的中文说明才明白:原来,古代石头建筑的粘合主要依赖于天然材料和简单的加工技术。这些材料包括‌石灰、‌糯米浆、‌石膏和‌黏土等。这些材料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能够达到很好的粘合效果,才使得石头建筑能够历经千年而不倒。 城堡的塔楼高高在上,如同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城堡的每一个角落。<div><br><div>塔楼的形状各异,有的呈圆柱形,有的则是方形,每一座塔楼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br></div></div> 城堡有三个正式的大厅,它们的窗户可以俯瞰日内瓦湖的壮丽景观。在中世纪,萨伏伊人把这间大厅用作来接待宾客或举行宴会。在这里,他们还主持了封臣和正义的审判。从1839年起,它更名为“司法厅”。黑色大理石柱和湖边窗户的历史可追溯至13世纪。天花板和烟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 烘烤食物的壁炉。 在现实生活中,博尼瓦尔是萨伏伊时代的贵族,萨伏伊是欧洲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伯爵国。当时,萨伏伊公爵的领地覆盖整个日内瓦湖区,包括日内瓦、西庸和今天的沃州(除了1475年并入伯尔尼的Aigle地区)。博尼瓦尔的家庭与萨伏伊宫廷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继承了叔叔的衣钵,成为日内瓦圣维克多修道院院长,该修道院演变为如今的俄罗斯教堂。 瑞士人,或更确切地说是伯尔尼人,于1536年征服了沃州。伯尔尼人将沃州分为12个百利威克(Bailiwicks),而西庸成为Vevey百利威克以及法警的永久居所的行政中心。瑞士人占领了整个城堡之后,伯尔尼的杰出人士在湖边的外墙上刻上了徽章。如今,只有城堡的上部和熊的耳朵仍然可见,因为城堡的第三所有者 —— 自1798年起的沃州(Canton of Vaud)——用自己的盾牌盖住了城堡。在将近260年的时间里,西庸城堡继续扮演堡垒,兵工厂和监狱的角色。城堡防御后来被调整以适合当代枪支。 城堡继续保持现今古朴的样子,向游客展示其建筑物的历史。 在游览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人类的伟大和历史的厚重。这座城堡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告诉我们,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人类的智慧和勇气始终不会磨灭。它也让我们明白,珍惜历史、传承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感谢西庸城堡,让我有了这次难忘的震撼之旅。它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记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相信,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被它的魅力所折服,都会为它的美丽而赞叹不已。<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