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门外汉的京都》</p><p class="ql-block">【台湾】舒国治</p> <p class="ql-block">作者是我喜欢的作者,之前读过他的《理想的下午》、《台北小吃札记》,看他晃荡来晃荡去,全心全意享受这个人世间,还挺对我口味的。</p><p class="ql-block">京都是我喜欢的京都,前前后后去过四次:17年四月去追樱花,和闺蜜一起住在老艺伎家的榻榻米上;23年11月去追枫叶,去得太早了,南禅寺的枫叶只红了一个尖尖;24年3月再去追樱花,看到了二年坂那株老樱花最后的璀璨,还有醍醐寺的巨大樱花,京都御所门口的垂丝樱,鸭川河边樱花树下结婚的情侣;24年11月再追枫叶,追上了,看到了许多绝美的景色。</p><p class="ql-block">今后,还会去第五次第六次吧?也许,会带上这本《门外汉的京都》去按舒国治的玩法体会京都呢。读过库索的京都、寿岳章子的京都、渡边淳一的京都……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京都。但每一个都值得留恋。</p><p class="ql-block">一边读书一边搜索记忆里的京都印象,可圈可点的太多太多了。喜欢其中一篇,想入非非地研究终老京都的情景,吃什么住哪来,甚至想到了怎么种蔬菜会老友。颇有共鸣!终老京都应该是不错的选择,那儿可以看春花秋月,可以听爵士古典,有无尽的美食咖啡,春天有铺天盖地的樱花,秋天有无处不在的枫叶银杏。总之,这是一个永远不会让人觉得无聊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2.《古今和歌集300》</p><p class="ql-block">【日本】纪贯之 等</p><p class="ql-block">【翻译】陈黎 张芬龄</p><p class="ql-block">说来有意思,这本书居然是在实体书店买的。好吧,在这样的一个年代这已经是一件很稀罕的事情了。去年11月,跟朋友一起去松阳的陈家铺吃饭逛书店喝咖啡,其实书店的书很一般咖啡也很一般甜点更是一般,但是,来都来了……只因为我多看了一眼,善解人意的弯姐就买下了这本书送给我。</p><p class="ql-block">把它带到工作室,空的时候翻几页,断断续续地,从去年读到了今年。曾经很喜欢日本的俳句,读了小林一茶的,读了松尾芭蕉的,和歌跟俳句很像,估计是音韵、字节上有些差异吧。和歌曾经有长有短,但是流传下来短的比较多。以我的能力,是分辨不出和歌和俳句的区别的。翻译的还是陈黎和张芬龄,豆瓣上有人嫌弃她们的序写得太长,话说得太多,可是我却很是喜欢,如果不是真正的用心真正的热爱,谁愿意花这么多心思啊。她俩的翻译,已经尽最大努力保持和歌俳句的音韵节奏语感了啊。</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里读和歌读俳句,我觉得自己还挺另类的。无穷无尽的短视频,纷纷扰扰的世界,周围的人都在谈收入谈股票谈房价谈女权……似乎关注春花秋月季节更替是一件很背时的事情了。可是,生命的本初是什么?古人曾经关心过的美好事物依然存在,却被忽略了。读着这些几百年前的短诗,记忆深处的美好画面被一帧一帧地唤醒了,它们才是弥足珍贵的。</p><p class="ql-block">“春天穿着</p><p class="ql-block">纬丝极薄的</p><p class="ql-block">霞衣——</p><p class="ql-block">山风若起,</p><p class="ql-block">势必将其吹乱”</p><p class="ql-block">“折梅——</p><p class="ql-block">花香满袖残留,</p><p class="ql-block">黄莺绕着我袖</p><p class="ql-block">鸣唱,它以为袖里</p><p class="ql-block">藏着一座花园”</p><p class="ql-block">“如果黄莺可以</p><p class="ql-block">缝织梅花笠</p><p class="ql-block">遮顶——我为什么</p><p class="ql-block">不能折梅花为簪</p><p class="ql-block">稍隐我龙钟老态?”</p><p class="ql-block">那样细腻那样柔软那样清新那样单纯的文字,轻轻地,轻轻地唤醒了我的记忆,关于佐保川飘落的樱花,关于神户市绚丽的枫叶,关于菱湖边的白色山茶花,还有在我窗前树上啁啾不绝的黄莺……生命中最本真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以风为翼</p><p class="ql-block">四处发送花香</p><p class="ql-block">邀引黄莺</p><p class="ql-block">出来与</p><p class="ql-block">春天约会</p> <p class="ql-block">春天穿着</p><p class="ql-block">纬丝极薄的</p><p class="ql-block">霞衣——</p><p class="ql-block">山风若起,</p><p class="ql-block">势必将其吹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折梅——</p><p class="ql-block">花香满袖残留,</p><p class="ql-block">黄莺绕着我袖</p><p class="ql-block">鸣唱,它以为袖里</p><p class="ql-block">藏着一座花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绝不会再于我</p><p class="ql-block">住处附近植</p><p class="ql-block">梅花了——花香让我</p><p class="ql-block">误以为是我等候的</p><p class="ql-block">那人袖底之香</p> <p class="ql-block">如果黄莺可以</p><p class="ql-block">缝织梅花笠</p><p class="ql-block">遮顶——我为什么</p><p class="ql-block">不能折梅花为簪</p><p class="ql-block">稍隐我龙钟老态?</p> <p class="ql-block">不管天黑天亮</p><p class="ql-block">我整日贪看梅花</p><p class="ql-block">目不转睛——</p><p class="ql-block">啊,到底在哪一瞬间</p><p class="ql-block">它们失察,散落……</p> <p class="ql-block">岁月催人老——</p><p class="ql-block">幸能历久弥新,</p><p class="ql-block">当我看见</p><p class="ql-block">这些樱花时</p><p class="ql-block">我的忧思尽消</p> <p class="ql-block">如果有一天</p><p class="ql-block">这世上再无樱花</p><p class="ql-block">开放,我们的</p><p class="ql-block">春心或可</p><p class="ql-block">稍稍识得平静</p> <p class="ql-block">我要用樱色</p><p class="ql-block">深染我</p><p class="ql-block">夏日华服——</p><p class="ql-block">花落后,犹能</p><p class="ql-block">着衣回味花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疾疾吹起的</p><p class="ql-block">风啊,我与你</p><p class="ql-block">一事相约——请你</p><p class="ql-block">绕道而行,避开</p><p class="ql-block">此株樱!</p> <p class="ql-block">听布谷鸟不请</p><p class="ql-block">自来的初鸣</p><p class="ql-block">让我心悲——</p><p class="ql-block">虽无可恋之人,</p><p class="ql-block">我心满覆爱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夕暮时分</p><p class="ql-block">我的思绪飘荡如</p><p class="ql-block">云彩的旗帜</p><p class="ql-block">为我所爱的那</p><p class="ql-block">高高在天际之人</p> <p class="ql-block">欲忍相思,</p><p class="ql-block">终不敌——败在</p><p class="ql-block">我固守了五官四肢</p><p class="ql-block">左心房右心室,眉尖却泄了底</p> <p class="ql-block">我们并辔</p><p class="ql-block">前行,来去</p><p class="ql-block">古都一游吧——</p><p class="ql-block">奈良樱花</p><p class="ql-block">正飘散如吹雪</p> <p class="ql-block">犹在枝上未落,</p><p class="ql-block">我已为</p><p class="ql-block">这些红叶不舍——</p><p class="ql-block">今天,我看到</p><p class="ql-block">它们最美的颜色</p><p class="ql-block">(这是典型的日本文学“物哀”之作。在事物最美、最动人时,即哀其、叹其无法永恒,其无常、瞬逝。)</p> <p class="ql-block">深山里的红叶,你们</p><p class="ql-block">是夜的锦缎,</p><p class="ql-block">一生锦衣夜行——从</p><p class="ql-block">枝头飞行</p><p class="ql-block">入土,无人看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将熟悉变为陌生》</p><p class="ql-block">【英国】齐格蒙特.鲍曼</p><p class="ql-block">【瑞士】彼得.哈夫纳</p><p class="ql-block">【翻译】王立秋</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本在路上读的书,从衢州到杭州的G7524,在喧闹的二等车厢里读书,在朝阳中读书,在此起彼伏的短视频声中读书。</p> <p class="ql-block">这本薄薄的小书,是我最近很喜欢看的访谈类书籍,2024年看过的最好的书是苏珊桑塔格的访谈录。访谈类的书籍对发问者和被采访者对要求都很高,两个人围绕若干话题侃侃而谈,看似简单,但却凝聚了双方毕生的思考和功力。</p><p class="ql-block">《将熟悉变为陌生》这本书是瑞士记者彼得·哈夫纳与鲍曼的对谈,两人围绕诸多话题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对话,充满了棋逢对手 将遇良才的酣畅淋漓之感。至于书名为何叫作“将熟悉变为陌生”,源自鲍曼的一句话:“对我来说,社会学意味着把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将陌生的东西变得熟悉。这就是社会学的任务。”</p><p class="ql-block">彼得善问,鲍曼善答。一个睿智到极点的耄耋之年的顶级社会学家和一个做了大量功课的善于提问善于倾听的记者之间的这场对谈,范围极广,涵盖了爱与性别、经验与回忆、智识与投入、权利与认同、社会与责任、幸福与道德……这场对谈,有幽默感有温情也有哲理,有对人类命运的担忧也有对历史的终结。</p><p class="ql-block">鲍曼是有足够的资格对人类的发展进步指指点点的,他的人生经历绝不寻常,逃亡、流浪、寻找落脚之处、颠沛流离,学习思考写书著作教学,</p><p class="ql-block">我的很多困惑在书中得到答案,这本书也让我产生了新的思考和困惑,它成功地让我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了。</p><p class="ql-block">真正的好书,是能启迪人去思考去改变去挑战的。</p> <p class="ql-block">“我不为我的命运承担任何责任,那是上帝的决定,如果你愿意这么想的话。但我要为我的性格负责,因为性格是可以塑造、净化和改善的。“</p> <p class="ql-block">4.《东京八平米》</p><p class="ql-block">【日本】吉井忍</p> <p class="ql-block">因为舍不得这难得的冬日阳光,于是就搬张椅子坐在阳台上读一本看起来很轻松的书——吉井忍的《东京八平米》。</p> <p class="ql-block">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个人生活的随笔,也是一本对日本社会和文化的观察和思考。作者通过自己八平米的小屋,连接到日本的平民生活、人情风俗、社会变迁、文化特色等,让我们看到了一座全面立体的东京,也让我们思考了我们自己对于生活和城市的态度和选择。她告诉我们,在这个复杂纷繁的世界里,有时候简单就是美好,有时候小就是大。她鼓励我们,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有时候放慢就是快乐,有时候随性就是自由。它启发我们,在这个多元多变的文化里,有时候坚持就是力量,有时候包容就是智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吉井忍,一个用汉语写作的日本作家。她曾在成都留学,在法国南部打零工,在北京、上海担任过编辑,曾经嫁给中国男人,然后有一天这个男人告诉她自己找到了真爱。吉井忍说自己好像是一根野草,被连根拔起。</p><p class="ql-block">没有纠缠没有哀怨,她收拾行李回到父母身边,呆了一阵子后,又决定在大城市生活,因为“大城市的好处很多,那就是它的多功能性和宽容性,它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人的生活方式、人生观以及精神上的自由度。”</p><p class="ql-block">吉井忍在东京开始了她的自由作家生涯,为了省钱,她用每个月约1200元人民币的价钱租下了地铁附近的八平米,开始了她简单又精彩的独居生活。我是无法想象八平米的生活的,这也是我打开这本书的原因之一。一床一几一椅,一个微型洗手间一个微型厨房,没有冰箱没有洗衣机没有热水器……但是吉井忍却乐在其中,她去健身房锻炼,去独立影院看电影,去KTV练三味线,去钱汤洗澡,去“喫茶店”喝咖啡,去咖喱店打工,用小型罐装煤气煮饭,用省下的房租钱看各种展览……她静静地观察着这个号称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闪烁的霓虹繁忙的街市摩天的大楼之外的芸芸众生,悲悯而又温柔地记下他们的即将湮没的故事:凌晨开始经营咖啡馆的大泽功老先生,用杂煮配咖啡的店主老太太,荞麦面店里的华人老板娘……</p><p class="ql-block">吉井忍说:你的“小”不成问题,因为外面的世界足够大。</p><p class="ql-block">掩上书卷,想到孔子的那句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人的幸福与否,与房子的大小、金钱的多寡关系真的不是很大,与你和世界相处的方式、你的心态息息相关。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乐观、这样坚韧的女子。 </p> <p class="ql-block">“但是大城市的好处也有很多,那就是它的多功能性和宽容性,它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人的生活方式、人生观以及精神上的自由度。”(P13)</p><p class="ql-block"> “八平米的生活等于是日常与非日常相伴,不过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吧,幸福与悲伤、福与祸,他们相互依存,也可以相互转化。”(P86)</p><p class="ql-block">“那是一种脱离物质束缚的自由感。”(P100)</p><p class="ql-block">“相信在这种生活中累积的思考方式,将是到人生下一个阶段时的基石。”(P100)</p><p class="ql-block">“人生多一分选择,你就多一分自由。”(P120)</p><p class="ql-block">“天上有太阳,这些山里头的树木也好,小鸟、昆虫也好,都活得好好的呢,我也活着。然后就觉得这一切非常难得,内心感到庆幸。”(P253)</p><p class="ql-block">“花三年时间办一次祭祀、长这么大才学三味线,都是毫无效率的事情,搞不好还会耽误工作。但如果这些事情统统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人生又有何意义?若没有为了这些无用的事情而拼的人,社会还能有趣吗?”</p> <p class="ql-block">5.《被遗忘的公主》</p><p class="ql-block">【法国】菲利普.勒榭米耶 著</p><p class="ql-block">【法国】海贝卡.朵特梅 绘</p><p class="ql-block">【翻译】贾翊君</p><p class="ql-block">据说,每个女孩都有公主梦。但是,我没有,真没有,长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凡事要小心翼翼看大人脸色行事,多做家务少吃东西才是正经事。午夜梦回都会庆幸:谢天谢地,我长大了,长成了这么好的大人。长大真好!但是,我的心里,住着一个没有被满足过的小女孩。我带她去北欧追极光,带她去看六本木的绚丽灯彩,带她去蒂阿娜看萤火虫……我告诉她,你值得拥有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当然,也包括这样的一本美到极致的绘本。</p><p class="ql-block">孤独的童年里,阅读是一所可以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在读了很多抓特务斗地主的小人书以后,二年级的小女生从同学手里借来了一本发黄的《格林童话》,书里有美丽的黑白插画。所以,她认识的第一个公主是那个在井边玩金球的任性小姑娘,然后是被婢女陷害的牧鹅公主、碰了纺锤沉睡百年的公主、为化为天鹅的哥哥们去教堂墓地采苎麻的公主……但是,童话里的公主往往面目模糊,没有个性,最后的命运都是嫁给了王子,结局总是:“从此之后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幸福令人期待,幸福遥不可及。现实中的公主有因为私奔被父兄砸死的,有压力过大精神抑郁的,公主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呢?</p><p class="ql-block">《被遗忘的公主》里有N款公主,成天睡觉的、喜欢歌唱的、喋喋不休的、酷爱阅读的、不修边幅喜欢奇装异服的……每个公主都可以做她自己,她们不只是美丽和高贵的象征。当然,图画也是美到了极致,还有许多许多可爱的细节值得细细品味。我用一整个下午读它,用一整个下午陪伴童年的我自己,用一整个下午像个孩子一样快快乐乐地看那些奇奇怪怪的文字奇奇怪怪的名字。</p><p class="ql-block">当然,我心目中最像我想象中的公主的公主是西班牙的莱昂诺尔,她一身戎装徒手爬上二十层楼那么高的桅杆的样子简直是帅呆了,让豌豆上的公主一边儿去吧。</p> <p class="ql-block">6.《陌生的阿富汗》</p><p class="ql-block">【作者】班卓</p><p class="ql-block">读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我这辈子去阿富汗旅行的概率几乎为零,但我又对那个地方的女性满怀同情和悲悯。阿富汗的消息断断续续,偶尔从各种媒体上飘落几句,人们漫不经心地读一读,感叹几句,然后抛之脑后。而她们,还在毫无希望的地方逐渐麻木,甚至都不会觉得自己的处境是不正常的。看到巴黎奥运会上阿富汗街舞女孩宁愿不要名次也要亮出的标语,看到穿着连眼睛都不能露出来的妇女外出服装唱摇滚的神秘乐队,看到一条又一条匪夷所思的法律:妇女不能受教育不能外出工作不能单独出门不能在街上讲话……感觉心脏都揪紧了。我判断一个地方文明与否的标准就是妇女的权益和地位,一个盘剥女性压制女性不把女性当人看的地方绝不是什么好地方。</p><p class="ql-block">班卓是一个特别特别勇敢的女性,我通过她的眼睛通过女性的视角去看阿富汗这个我的脚步永远到达不了的地方。真正好的游记不是攻略的堆积,也不是卖弄自己的知识储备,而是对人的关注和悲悯。真正的旅行就应该是这样的深入当地,了解当地人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内心需求,她在努力做着这一点。她的笔下有保持着阿富汗男人特有的傲娇的旅店老板阿里,有一开始温柔陪伴着她东奔西走临别却敲了她一笔毛竹杠的警察纳维德,有路遇的却一厢情愿地想娶她的普信男穆利,有让人心疼的勤快少女德娃……那些热情的可以请陌生人回家做客的阿富汗人,那些活在自己的茧壳和文化里的阿富汗人,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阿富汗人。</p><p class="ql-block">我自认不是一个勇敢的人,也不是一个能吃苦的人,班卓所做的一切,我永远也做不到,我甚至无法想象住青年旅舍。但是,偶尔我也会独自踏上旅途,去看看不同的人的不同生活,去看看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景,我也喜欢旅途中偶遇的那些热心善良的人。一个人旅行有一个人旅行的快乐。正如</p><p class="ql-block">班卓在文中说:“有时人们会问:‘你一个人在路上,不会感到孤独吗?’我很少想到这个问题。即便出发时只身一人,一旦到了路上便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便不会感到孤单。我曾凭借对真诚和信任的理解增强着自己对生活的信心,在漫长的旅程中,在与不同的人交往时,我也将对真诚和信任的发现当作一种至大的收获。……我在路上碰见的那些人,正是他们,构成了我在漫长路途中寻找到的那个美好的世界。”</p><p class="ql-block">世界,无边无际;</p><p class="ql-block">人类,多种多样。</p><p class="ql-block">这个世界,苦难无数,然而依然值得爱恋。</p> <p class="ql-block">7.《全本新注聊斋志异》</p><p class="ql-block">【清】蒲松龄</p><p class="ql-block">明天就是大年夜了,终于读完了这一套《聊斋志异》的第三本。呃,作为一名非典型性家庭主妇,“福”字还没有贴,菜单还没有写,管它呢。毛姆都说了,“书籍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p><p class="ql-block">聊斋从小读到大,冲小人书到戏剧,从简缩本到现代汉语译本,小时候看《画皮》吓得半死,那些个花妖狐仙鬼妻书生的故事真的很吸引人。正儿八经地看全套的文言文版聊斋,这应该是第一次,读文言文版的书有时候会很丧,有时候一页就有好几个不认识的字,生僻到字典都查不到的那种,倔劲上来,愣是一个一个去互联网找出来。(几乎没有意义的倔,强迫症发作)</p><p class="ql-block">全套的聊斋有五百多篇,除了花妖狐仙书生美女以外,还有很多蒲松龄这个落榜书生想要揭示的真相:比如深入地府的贪婪,草菅人命的愚蠢官员,卖官鬻爵的丑陋现象,草芥小民谋生的艰难……当然,聊斋也有许多时代的局限性,娇妻美妾的梦想,意外发财的意淫,因果报应的寄托……</p><p class="ql-block">最有趣的一个小故事我想复述一下:</p><p class="ql-block">张石年在当淄川县令时,抓到两个贩私盐的小老百姓,一个逃走了,一个老实的被押到张公面前。</p><p class="ql-block">张公问这个私盐贩子:“一共有两个私盐贩子,还有一个去哪了?”</p><p class="ql-block">那人回答:“逃走了。”</p><p class="ql-block">张公又问:“你的腿有病不能跑吗?”</p><p class="ql-block">那人回答:“能跑。”</p><p class="ql-block">张公说:“既然被抓,一定是不能跑;如果能跑,你可以起来试着跑跑看,看你到底能不能跑。”</p><p class="ql-block">那人跑了几步想要停住。张公说:“跑啊,不要停下来。”</p><p class="ql-block">那个人狂奔,跑出衙门逃走了。</p><p class="ql-block">当时的法律是要求严惩私盐贩子的,但是真正拿大头赚取利益的盐商往往官商勾结,为富不仁,被抓到的替罪羊是那些为了生计铤而走险的小老百姓。在法与情面前,张公的表现真的是让人肃然起敬。想到柏林墙的那个判决词“把枪口抬高一寸是你可以做到的。”</p><p class="ql-block">好了好了,写年夜饭的菜单去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