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对2024年记录的**起较大及以上事故进行分析。所有事故信息均来自媒体公开信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分别占比</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较大及以上事故各省、直辖市占比分布如下</b></p> <p class="ql-block"> 前三分别是内蒙古、山东、河南。这三地是矿山、化工最集中的省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较大及以上事故所属行业分布如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分布如下</b></p> <p class="ql-block"> 前三分别是:煤矿开采、受限空间、动火作业。其中,煤矿开采包括了透水、瓦斯、冒顶等常见风险。而受限空间及动火作业占比较大,除了在酒店宾馆行业中施工作业外,其它大部分是在工贸和化工检维修过程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发生事故的企业类型分布</b></p> <p class="ql-block"> 其中,民营企业超过了半数,达到了60%。(当然,民营企业基数也大,也没法完全判断民营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相比其它有差距)而个体经营者和地方国企紧随其后。尤其是个体经营较为突出,从安全管理的组织形式上看,这可能是现下以及将来的一个痛点和难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发生事故企业是否上市</b></p> <p class="ql-block"> 从基数上来讲,上市企业与非上市企业的量比应该很小,然而事故占比达到10%,这个实际上超出预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事故调查是否已发布</b></p> <p class="ql-block"> 截至2025年1月2日,47%的事故已完成调查并发布了调查报告。当然,笔者也观察到,一些2024年年初发生的事故也还未发布相关调查报告。</p><p class="ql-block"><b>被追责人数</b></p><p class="ql-block"> 在已公布的事故调查报告,总计有300人左右被追责。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所有事故在完成调查后,应该有近600人左右被追究责任。</p><p class="ql-block"><b> 追责力度堪称强劲,此状况着实值得深入思考与审慎省察。另外,从实际管理所取得的成效来看,确有必要认真考量追责与实际效果之间的最佳平衡点究竟位于何方。</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较大及以上事故风险点类型</b></p> <p class="ql-block"> 作业活动导致事故的比例依然是70%左右。设备设施及工艺安全分布占比16和14。这样的比例实际与一些行业总体事故风险点类型分布很接近,例如化工行业。</p><p class="ql-block"> 因此,“基于风险”的管理理念,安全管理这个“事”的核心就是以上四个:常规作业、非常规作业、设备设施、工艺安全。</p><p class="ql-block"> 1、风险识别的工具分布是:基于场景的因果序列预判、作业安全分析(JSA)、失效模式分析(FMEA)、工艺安全分析(PHA)</p><p class="ql-block"> 2、管理工具分别是:SOP和JCC(常规作业)、PTW(非常规作业)、完整性和变更管理(设备设施)、工艺操作限制、异常情况处置及变更管理(工艺安全)。</p><p class="ql-block"> <b>而以上这些工具能否落地的核心:组织投入、管理者行为模式</b>(具体详见Go-RISE)</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较大及以上事故致因能量释放分布</b></p> <p class="ql-block"> 导致较大及以上事故最多的能量来自于:火灾爆炸、有毒有害以及高度。</p><p class="ql-block"> 因此,哪些是重大风险一目了然。</p><p class="ql-block"><b> 较大及以上事故场景在历史上是否出现?</b></p><p class="ql-block"> 有且仅有一个事故场景没有听过(就我个人而言):2024年6月15日21时27分许,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洪庄杨镇境内兰南高速平顶山站出站口西500米处发生一起轻型厢式冷藏货车车厢内窒息事故,造成8人死亡。</p><p class="ql-block"> 其余事故场景,在历史上都有痕迹,甚至年内的许多事故场景本身就是重叠的。所以,99%的事故都是过往场景的重复发生。研究过往事故,就是最好的风险识别。</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比10多年前降低了很多,但最近几年貌似进入了一个平台期,也是一个急需快速克服的困境。这就像“薛定谔的猫”,你知道会过去,就是不知道要多久、什么时候。这样的困境让不少人感觉压抑,从而每天不得不自我处理各种各样的情绪与矛盾:</p><p class="ql-block"> 1.积极地认为所有事故都可以避免,同时也消极地接受人的行为的确难以预测。</p><p class="ql-block"> 2.痛恨形式主义,可也在“追责”的大环境下不得不做好“履职免责”的记录。</p><p class="ql-block"> 3.管生产的可以仅仅考虑生产,管安全的却不🉐不考虑生产。做好生产与安全的平衡,可这本就是管理者的职责,管安全的哪有资格去平衡?</p><p class="ql-block"> 4.讨厌被检查,可自己每天都要去检查。</p><p class="ql-block"> 5.管安全的同仁最擅长的是培训,可无用武之地。该参加培训的人都不来参加,可以不参加的培训却都得去。</p><p class="ql-block"> 6.花钱能解决的问题都是问题,不花钱解决不了问题但形式上是在解决问题的,就都不是问题。</p><p class="ql-block"> 7.知道好多钱其实可以不花,但为了那个证,还是得花。</p><p class="ql-block"> 8.既有外部威胁如市场竞争,也有内部威胁如组织管理,安全生产很重要但是是不是紧急不好说。 企业内安全生产到底是否紧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对照下图自我诊断: </p><p class="ql-block">摘录 Go-RISE</p> <p class="ql-block"> 安全生产是企业最大内部威胁之一。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策略是解决威胁的最基础、也是最核心工作,更是拿到结果的最佳方式。</p><p class="ql-block"> 在纠结“落地”之前,先问问自己:组织内每个人把风险讲明白了吗?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摘录 Go-RISE</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