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停留的时光》之一/文/高书海

军旅情怀

<p class="ql-block">苍龙甩尾去,青蛇入冬来。进入二九,古云已是数九寒天之际节了,但久已不见雪痕。天不算太冷,似乎今天还有点升温。赋闲一时,翻看已几近泛黄的照片,不禁勾起层层涟漪。这些照片都已四五十年的光景,照片上的人还历历在目,照片上的故事也还记忆犹新,照片上的背景已是旧貌换新颜。有的照片上的人却已不在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让我们发自内心的钦敬和缅怀。国家在发展,时代已变焕,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 人生一世, 时光匆匆,一辈子并不长,数十载的光阴,屈指可数。忙碌的芳华岁月,青春肆意流淌,总以为还有大把的时光,还有很多的选择,可一眨眼,却发现,我们错过了很多,生命的脚步也已经走到了花甲之年。</p><p class="ql-block"> 岁月催人老,在变老的路上,曾经也越来越多,当我们挥霍着青春,最后却发现,来日并不方长。因为在我们的前头,许多战友,同学,以及至亲的亲人已逝去。当我们努力追逐着时间,希望把生命的尺度拉长,更多的是让自己忙碌起来,这样当我们闲暇之余,才会有更多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岁月,两个字,写起来简单,听起来幽远。经历过却是,风雨兼程,满怀沧桑。多少人留下无奈在心中,又有多少人遗憾伴终生。岁月,在诗人和作家笔下,永远美如皓月当空,静如菩提明镜。花开有姹紫嫣红,花落有润地无声。保持一颗阳光的心,笑看人生悲喜,不在乎得失名利。乐对成功失败,不畏惧人间生死。深呼吸清新空气,浅感受人情冷暖。能淡然处之,是人生品格的顶峰。走过人生漫漫长路,淌过时光涓涓细流。依然保持一颗纯真的心,这才是生活中的岁月。人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会有很多失望与困苦。谁的生活也不会尽如人意,谁的前途也不尽是一片光明。但只要你努力,永不言放弃。积极地去面对人生,坚强地去克服困难。眼前总会有一片,属于你的“柳暗花明”。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岁月。</p><p class="ql-block"> 愿照片上的旧时光,变焕成我们前进的动力,愿我们曾经的美好,曾经的向往,曾经的追求,永驻在我们心中。</p><p class="ql-block">鹧鸪天</p><p class="ql-block">蛇年元旦有感</p><p class="ql-block">文/高书海</p><p class="ql-block">龙舞循序隐踪溪,</p><p class="ql-block">蛇盘渐动出山归。</p><p class="ql-block">月明水面年频改,</p><p class="ql-block">春藏枝头雁欲飞。</p><p class="ql-block">彼方恶,我兵威,</p><p class="ql-block">炎黄抖擞鼓征擂。</p><p class="ql-block">揽胜星斗成常态,</p><p class="ql-block">探海蛟龙撼敌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行香子</p><p class="ql-block">冬野孤村</p><p class="ql-block">晁补之词格</p><p class="ql-block">文/高书海</p><p class="ql-block">闲步孤村,</p><p class="ql-block">绿紫无存。</p><p class="ql-block">龙蛇交尾水销魂。</p><p class="ql-block">故交不见,</p><p class="ql-block">旧影香芬。</p><p class="ql-block">忆那时景,</p><p class="ql-block">荷中戏,</p><p class="ql-block">画中论。</p><p class="ql-block">随缘而往,</p><p class="ql-block">情总难挡,</p><p class="ql-block">任凭风雨少忧身。</p><p class="ql-block">人心非昨,</p><p class="ql-block">往事如云。</p><p class="ql-block">但醉红尘,</p><p class="ql-block">鹊桥会,</p><p class="ql-block">架桥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1.3日</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作者十几岁时,由当兵探家时的二姐夫陈巨海拍下的,二姐夫在部队是摄影员,带着一台照相机。作者左右是亲叔伯兄弟书杰和书占,那时还都是少年。但照片背后的老房子,曾是我高家一大家人的祖居地,原来是土坯垒的房子,后六三年发大洪水冲毁了祖辈父辈们辛辛苦苦经营的家,大水过后又重新盖的青砖房。现在已由书占居住着,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多年下海经商置业,已翻盖成了二层别墅楼房,旧貌换新颜了。那时的我从小就崇拜羡慕解放军,梦想有朝一日也能参军,保家卫国。一时心血来潮,就让二姐夫脱下军装,“二姐夫,我穿上你给我们照张相吧”。于是二姐夫用相机对着我们,按下了快门,便留下了这张已有50年光景的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我们农家的土坯房,是这个样子的。</p> <p class="ql-block">今非昔比,旧貌换新颜,书占过上了超越祖辈的幸福生活。当时恰巧一场吉祥的小雪飘飘洒洒落到祥宅,我赶紧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一美景。</p> <p class="ql-block">有了当兵的梦想,怎样才能实现梦想呢?机会终于来了,1979年底,原北京海军航空兵部队到我县征兵,我和许多同村青年经过体检,验兵,政审,合格如愿以偿来到了原38521部队,光荣成为人民海军航空兵一员,实现了梦想。这是和当时一起入伍的新兵战友,经过三个月集训后留下了一张历史性合影,已近五十年光景。弥足珍贵呀。</p> <p class="ql-block">集训结束后,新兵连带兵排长周亦乐。把我要到了场务连,后连首长又派我去到汽车连学习培训汽车驾驶技术,这是毕业后汽训排战友留下的一张珍贵合影,同样近五十年时光了。</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在场务连和战友们的合影,同样近五十年光景了,值得珍惜。</p> <p class="ql-block">这是初入新兵班姜建雄班长和我们的合影,记得姜班长是上海人,失去了联系。</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82年作者参军两年后,受组织委派到新兵连培训新兵,结业时和本班新战友留影,当时也是首次离开部队,带着新战友到北京天安门游览,那时到北京还是随便的,也不需要什么安检,停东也是不收费的,于是在天安门前留下了这张合影,也近五十年时光了。</p> <p class="ql-block">1983年当兵三年后,连队首长批准作者探亲假返乡探亲,父母和全家的合影,当时父母健在,二哥健在,大嫂还健在,岁月如梭,时光不会倒流,如今四位亲人都已作古,只留下殷殷怀念和愁怅。那时作者和妻子刚好订婚(上排左一),二哥(上排右三)留下的唯一的一张照片。大嫂(上排左四)当时留下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作者探家时和未婚妻留下的唯一的这张照片,照片是在二哥旧房前,摆上了一张桌子,又拿来二哥屋里的一瓶花,放在中间,于是便有了这张合影,结婚再也没有照过相,更别说披上婚纱了,说起来也近五十年光景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作者当兵探亲时,兄弟四人中的四妯娌合影,那时是未婚妻初到我家。照片背景是二哥居住的老房子,现在侄子已翻盖成新砖房,这张照片留下了珍贵影像,也五十年时光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哥大嫂全家留下的唯一合影,大哥从二炮部队退伍后,时任村民兵连长,支部书记,当时永红(下排右一)还是孩童,永梅(下排左三),爱武(下排中)还是少年。这也近五十年了,对于了解家族历史,孩子们的成长史,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时任民兵连长的大哥(中排右三),欢送本村青年李永才,李金胜,李从岳,高长利,参军入伍时的留影,后李永才,李金胜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表现突出,光荣提干。近五十年时光,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二爷家大姐高连生(下排左一)和我姐高书兰(下排右一),大叔家大姐高书梅(上排右一)怀抱外甥王兵和大叔家二姐(上排二)合影。上排左一为外甥女付素珍。中排右一为大叔家五妹高美英,我姐怀抱外甥女王敏,大姐怀抱素红,左边是素霞。美英下面是外甥女素华。那时的孩子们还是少年,这是唯一留下的照片,对于了解家族历史,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一九七八年,还未订婚的未婚妻(下排右二)参加郭庄公社党校学习留影,五十年光景,那时我们还是社会主义人民公社制度。党校培养出来的,都无愧于人民公朴二字。近五十年,一个时代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未订婚的未婚妻(下排中)和闺蜜合影,也五十年时光了,现在已步入花甲之年。但这也是她们的从前,朴素纯真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这是七九年元旦,作者(上排中)和高中同学毕业后的合影,近五十年光景,那时的青年,帅气朴实无华,让人留恋的年代,留恋的友情。</p> <p class="ql-block">这是作者高中毕业四十年后,与部分同学的首次相聚,同学们欢聚一堂话当年,畅叙友谊只嫌时光短,这是同学们历史性的一面,更是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高书海,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人,生于1961年,1979年高中毕业,1979年底应征入伍,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38521部队服役,酷爱学习,犹爱诗词,散文,短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和学习一些不同体裁类别的小说写作等,其诗文散见于一些网络媒体平台登载。编辑出版《献邑尹屯高家百年谱史》一书和30万字的文学诗词类书籍《书海泛舟》一部,县图书馆收藏。电子版四十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岁月留痕》一部,以及《献邑尹屯高氏百年家谱》电子版。沧州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沧州老年文学社,夕阳红读书会会员。</p> <p class="ql-block">回忆是美好的,人步入老年,总爱回忆往事,在此谢谢各位亲友们的阅览,祝您健康吉祥好运连连。</p><p class="ql-block">2025.1.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