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童年是培养思维的最佳时期。趣味数学社团,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打破常规,灵活思考,给学生以知识的更新、智慧的成长,让学生收获无穷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发现的快乐,成功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一、学生能力进阶</p><p class="ql-block"> 通过一学期的趣味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会了“五会”即“会看、会听、会说、会想、会做”,在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动-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分析、判断等培养了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此外,学生有了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思考、观察、动手操作创新等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孩子们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二、学生风采展示</p><p class="ql-block"> 本学期趣味数学社团的活动课不受教学的限制,活动的内容有较大的伸缩性和多向性。如:结合数学课本的某些内容,适当加深和拓宽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答一些有趣的数学思考题和综合题,发展儿童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还结合有关的数学知识,介绍一些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数学思想和方法,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肯于动脑、善于思考的顽强学习精神。</p><p class="ql-block"> 挖掘课堂教学的某些内容,制作数学教具和学具,开设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带着孩子们进行实际操作,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p> <p class="ql-block"> 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收集常用数据,了解数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p> <p class="ql-block"> 选用贴近校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故事题材,例如科学奥妙、趣味游戏推理、分段计费等,还可以增加一些奥数和趣味数学的故事内容。将趣味性、知识性、逻辑性和思维性相结合。</p> <p class="ql-block"> 三、学生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1.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我对数学产生了极大兴趣,特别喜欢丰富的趣味故事,在故事中锻炼我会动手操作、实地考察、亲自测量,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小组同学通过学习,由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了现在主动的“我要学”。</p> <p class="ql-block"> 2.拓宽了知识面</p><p class="ql-block"> 通过趣味数学的学习,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在趣味故事中我将了解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会主动研究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数学相关知识,在倾听他人的分享交流中,也丰富和加深了我的各科的功底,使我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p> <p class="ql-block"> 3.增加实践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我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用处。</p><p class="ql-block"> 丰富多彩的趣味数学社团活动既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大脑,放飞心情的空间,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提升思维的舞台。在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展示着自己的活力,既培养了兴趣,陶冶了情操,又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瞧孩子们的表现,真是校园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