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把握最佳教育时机,并且强调专注幼儿的生活。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花园户外活动玩沙时,小朋友突然挖出了一些石头、贝壳等,他们欣喜地喊着:“我挖到宝藏了。” 小朋友们兴奋地向同伴们展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你看我挖出来的时候滑滑的,冷冷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我挖出来的石头坑坑洼洼的,摸着不舒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我挖出来的事情最大,但是没有贝壳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基于孩子们对石头产生的浓烈兴趣,我们决定把石头“请”进课程,于是关于石头的探索悄然开始了…….</p> 主题活动目标 <p class="ql-block">1. 能够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收集到的石头相关资料,清晰地向他人传达石头的奇妙之处。</p><p class="ql-block">2. 认识到石头具有丰富多样的形态,通过实际感知,体会石头在大小、轻重以及质感上的差异,并深入了解石头在生活中的各类作用。</p><p class="ql-block">3. 主动参与与石头相关的科学小实验,认真学习记录实验的详细过程与结果,逐步培养并提升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p><p class="ql-block">4. 依据石头的独特形状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尝试石头的不同玩法,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和热爱之情,让幼儿在与石头的互动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p> 主题网络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分析:带着这些期许,我们决定紧紧跟随孩子们好奇的脚步,开启一场关于石头的奇妙探索之旅。我们鼓励孩子们大胆地进行问题大搜索,让他们在自由的表达与欢快的交流中,渐渐走进石头的奇妙天地,一颗对石头的好奇之心悄然种下,那些已知的、未知的关于石头的奥秘,都在等待着他们去一一揭晓……</p> 与石奇遇 <p class="ql-block">1.讨论哪里有石头</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回到班级里与孩子讨论了“幼儿园哪里有石头”的话题,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了在活动室的自然拼搭、种植角、科学区、沙水池、后花园、西操场的表演区都有石头。</p> <p class="ql-block">2.石头大调查</p> <p class="ql-block">表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宝贝们找到了各种各样的石头,让宝贝们记录石头的形状、颜色、发现地点以及用处等方面对“石头”展开初步探索。</p> <p class="ql-block">教师反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表征,让幼儿对石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将园内的探索外延至更广阔的大自然,丰富幼儿更多元的探究体验和经验积累。</p> 探索石头的奥秘 <p class="ql-block">1.认识石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朋友们分享自己找到的石头,告知同伴石头的来源,并用看、敲、摸、闻等感官感知石头特性,初步认识石头的种类与特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朋友们经过前期充分观察,能留意石头的属性特征,说出大小、形状、颜色等。在观察石头时他们提出石头颜色来源及石头种类差异的疑问,可见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积累的经验可转化为探究动力。</p> <p class="ql-block">2.石头分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朋友们通过排队,发现每一块石头都有不同的大小,还把石头按颜色分类。</p> <p class="ql-block">3.测量石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朋友们发现有的石头用眼就能看出大小,有的石头大小相近,便想用测量的方式来比较。老师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索测量工具。</p> <p class="ql-block">都都:“我们用木棒来测石头的高矮。”</p> <p class="ql-block">雅文:“你帮我按着,我们用毛线来量石头。”</p> <p class="ql-block">雅文:“我找到了和积木一样的石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习得:小朋友们在探索中发现了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了把石头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排序,并且还能按照颜色将石头进行分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反思:幼儿期是好奇心与探究欲旺盛的阶段。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积累了测量、观察、比较等经验,初步发展了思维能力,明白做事要专注、仔细且有效率。</p> <p class="ql-block">4.故事《乌鸦喝水》的延伸</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梓轩带来了乌鸦喝水的故事,又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讨论着:“乌鸦这样真的可以喝到水吗?”想要知道答案还需要孩子们亲自体验和实际操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带领幼儿用石头、水、瓶子开展探究水位高低变化与石头数量关系的科学小实验,幼儿在“乌鸦喝水”实验中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5.沉底的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朋友们对物品投到水中是沉是浮产生了疑问,提出“所有石头都会沉下去吗”,通过实验就可以知晓答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实验记录:石头很重,石头全部成下水底,而小球泡沫很重都浮在水面上,小朋友们尝试把轻的石头放在圆木片片上,让石头也扶起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习得:激发了好奇心与探索欲,通过亲手操作明白了物体占据空间、相互置换的原理,让抽象知识变得直观;实验成功让幼儿体验到成就感,还使其懂得遇到困难可尝试不同方法解决,从而激发创新思维,更学会了专注观察、耐心等待与相互协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反思:从实验准备来看,材料选择上,应提供更多种类的填充物,如沙子、玻璃珠等,让幼儿探索不同材料对水位上升的影响,拓展思维。 幼儿能在观察石头的各种特征后,他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发现了石头的更多科学秘密,他们是主动的学习者。</p> 趣玩石头 <p class="ql-block">1.感受石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朋友们在鹅卵石上面踩一踩,走一走……感受路面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雅文:“鹅卵石很冷啊!”</p><p class="ql-block">睿睿:“鹅卵石很硬,踩不动。”</p><p class="ql-block">彬彬:“我夏天的时候,在公园走过,冰冰凉凉的”在探索活动中,宝贝们观察到了路的,讲述不同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2.石头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孩子们把石头搬到了益智区,两个人合作,根据他们的想法搭起了石头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正在比赛谁搭的高的过程中,发现要选用不光滑的石头,石头越大搭的才会越多。</p> <p class="ql-block">3.石头创意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平凡无奇的石头成了孩子们探索与游戏的伙伴,在后花园里小朋友用各种各样的石头进行自然拼搭。</p> <p class="ql-block">4.石头涂鸦</p> <p class="ql-block">幼儿习得:幼儿在寻找石头的过程中,直观地观察到石头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例如,石头有光滑的表面、粗糙的纹理,不同石头颜色也有差异,有的偏灰色,有的偏白色,还有的褐色的!在实验过程中石头的变化。比如,在观察石头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时,幼儿需要仔细观察石头的位置、状态等,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整个活动充满了乐趣,幼儿在寻找石头、做石头实验和趣玩石头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和满足。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激发他们对学习和探索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反思:本次班本课程活动围绕孩子们的兴趣展开,契合他们亲近自然的天性。在活动中,幼儿从寻找石头、认识石头、做石头实验到趣玩石头,乐在其中。他们通过探索发现石头的秘密,感受石制品的多样性,体验石头“变身”带来的兴奋。整个活动在探索与游戏的交织中推进,让孩子们在游戏里探究,在探究中游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