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珍贵老照片 过目难忘的瞬间(186、风采依旧)

福全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徐特立,穿着破旧,却依然灿烂!</p> <p class="ql-block">转战陕北的毛主席(原版照片)</p> <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1963年2月13日版:“西哈努克亲王来到北京,刘少奇主席和夫人设盛大宴会热烈欢迎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加强团结,为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而奋斗”。这是2月15日,毛主席接见西哈努克亲王,在刘少奇等人陪同下参观游览时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世纪60年代,毛主席下乡视察与一位老农贴面亲切相拥的罕见留影。</p> <p class="ql-block">为了解决北京农田的缺水问题,一九五七年十月,北京市委决定在北京北面军都山下,拦蓄温榆河支流沙河洪水,修建总库容量八千二百万立方米的大型水库。由于这里邻近明朝皇家墓地十三陵,就叫十三陵水库。</p><p class="ql-block">一九五八年五月二十五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等领导人,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来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劳动。六月,周恩来总理又两次率领机关的部长、司局长及工作人员,来到工地,与水库建设者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建设者们受到鼓舞,加快了进度,七月一日,隆重的落成典礼在十三陵水库举行。</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60年代中期,毛主席与英文翻译龚澎在北京的一张罕见合影。</p><p class="ql-block">龚澎是新中国外交部新闻司第一任司长,也是外交部第一位发言人。她的丈夫更厉害,是著名外交家乔冠华,70年代他在联合国大会上的爽朗一笑,让全世界都记住了乔冠华。</p><p class="ql-block">龚澎是燕京大学的高材生,她容貌秀丽,风姿绰约,极富女性魅力,被同学们称为“燕大校花”。</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期间,龚澍在重庆工作了6年,作为周总理的外事秘书和中共代表团的新闻发布员,她是周总理的得力助手。在重庆期间,龚澎赢得了中外人士的广泛尊重和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她既有青春的朝气,又有坚定信念,再加上敏锐观察力和清新幽默感,被费正清先生赞誉为“寰球新闻界最出类拔萃的妇女”。</p><p class="ql-block">1943年,龚澎与乔冠华结为夫妻,毛主席亲自祝贺,称他们“天生丽质双飞燕,千里姻缘革命牵”。</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龚澍35岁就担任了外交部首任新闻司司长,成为了新中国新闻发言工作的重要开拓者之一。</p><p class="ql-block">1960年,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重访中国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当时,龚澍身为外交部的重要人员,也列席了这次会见。</p><p class="ql-block">斯诺与毛主席谈了很久,谈到了延安时期,似乎意犹未尽。</p><p class="ql-block">接见结束后,毛主席看了看旁边的龚澎,就说:“龚澍同志,我们一起合个影吧”。</p><p class="ql-block">就这样,一张龚澎与主席的合影便产生了。</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龚澍在1970年便去世了,年仅56岁。</p> <p class="ql-block">在一张珍贵的照片中,毛主席站在轮船上,身姿挺拔,向着水面挥手。这是毛主席最后一次游长江时留下的画面,彼时他已70多岁,却依旧精神矍铄。</p><p class="ql-block">晚年的毛主席对游泳有着独特的情感,游泳横渡长江对他而言并非难事,他用行动诠释了坚韧的意志与不凡的体魄。长江的水承载着他的豪情与壮志,他在水中畅游,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这张照片不仅记录了那个特别的时刻,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毛主席对生活的热爱。他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展现出令人钦佩的精神风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生活中勇往直前 。</p> <p class="ql-block">60年代,毛主席、周总理身穿军装的罕见合影,鲜为人知的是,画面上毛主席的军装居然是临时借来的,所以显得略小一点。</p><p class="ql-block">从延安时代起,毛主席就喜欢穿中山装,很少穿军装。从现存的资料上看,直到1966年以前,就没有发现过毛主席穿军装的照片。</p><p class="ql-block">1966年,当毛主席身穿中山装准备登上天安门城楼时,抬头看了看到处都是身穿军装的官兵们,突然觉得自己的穿着似乎不太协调。</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停下脚步,问身旁的张耀祠:“你觉得我换上军装会不会更合适?”</p><p class="ql-block">张耀祠当时担任中央办公厅警卫团副团长,他的职责主要是保卫毛主席,并负责安排毛主席的衣、食、住、行。他就住在毛主席卧室咫尺之遥的更衣室,与毛主席朝夕相处,对主席的一言一行都非常了解。</p><p class="ql-block">一听到这话,张耀祠立即明白了主席的意图。但考虑到活动即将开始,临时调配服装已来不及,他便迅速走到了警卫团的官兵中间,问道:“有没有和毛主席身材差不多的?急需一件军装。”</p><p class="ql-block">很快,一名军官将一身新军装递到了张耀祠的手中。</p><p class="ql-block">就这样,张耀祠给毛主席换上了这身崭新的军装。由于是临时借来的,衣帽都不太合身,略小一些。</p> <p class="ql-block">1965年7月,周恩来总理视察新疆时,与赛福鼎、裴周玉(后立者)在新疆天池合影。少将裴周玉,1965年调任北京军区副参谋长,还没开始工作,就被调任新疆军区副政委,职务从正军级升为大军区副职。赛福鼎,时任新疆政府副主席,新疆军区副司令员。</p> <p class="ql-block">朱老总穿65式三点红的照片很少见,这张照片很珍贵。</p> <p class="ql-block">左边的是董老,右边的是朱老总。</p> <p class="ql-block">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时的珍贵照片。这是视察大庆采油4部女子采油队,女采油工兴高采烈地欢迎华主席。当时的红旗和墙上的标语现在看来很有时代特色。</p> <p class="ql-block">这是1960年,57岁的陈赓大将和聂荣臻元帅女儿聂力的合影。陈赓大将面对镜头笑容可掬,此时的他已身患重病,在拍完该照片后不到一年在上海病逝。聂力曾留学苏联,毕业回国后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分管该院工作的正是时任国防部副部长的陈赓,是她的直接领导。1988年,聂力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晋升为中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女中将。</p> <p class="ql-block">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共1249人,代表全国2800万党员。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作政治报告。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和经修改的党章,选举了由195名委员和12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为副主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刘伯承,朱德,陈锡联在大会主席台上。</p> <p class="ql-block">纪登奎,华国锋在大会主席台上。</p> <p class="ql-block">董必武,李先念,许世友在大会主席台上。</p> <p class="ql-block">吴德,汪东兴在大会主席台上。</p> <p class="ql-block">邓颖超,邓小平,于会泳在大会主席台上。</p> <p class="ql-block">大会主席台上的代表陈永贵等。</p> <p class="ql-block">十大会场:坐在主席台上的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十大会场:坐在主席台上的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十大会场:坐在主席台上的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十大会场:坐在主席台上的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十大主席台上,毛主席已经80高龄,由于年事已高,主席身体越来越虚弱。第一排站起来向主席团后面鼓掌的是76岁的叶剑英,他当时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主持军委工作。在党的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第二排穿白色衣服,戴白色头巾,一身农民打扮的是陈永贵。陈永贵右侧穿白色半袖的是吴桂贤,闻名全国的纺织战线劳动模范,1975年1月,吴桂贤担任副总理,成为新中国首位女副总理。吴桂贤身后穿海军服的是海军第一政委苏振华,他当时主持海军工作。苏振华右侧留着短发的是李素文,她同陈永贵,吴桂贤一样是全国劳动模范。陈永贵在党的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吴桂贤,苏振华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p> <p class="ql-block">照片为十大闭幕后,蔡畅和两位女代表走上主席台,与毛主席握手,深情地问候毛主席。此时的蔡畅已经70多岁了,蔡畅的资历非常老,1923年入党,长征中年龄最大的女红军,长期担任全国妇联主席,人大副委员长。哥哥是蔡和森,丈夫是李富春副总理。</p> <p class="ql-block">珍贵的画面拍摄于1977年,拍摄地点在大寨,这是陈永贵和汪东兴留下的珍贵合影,他们是两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勤俭朴素的人民好领导!</p> <p class="ql-block">2003年12月26日,邵华抱着才刚出生的孙子毛东东,摄影师拍下了这张照片。</p><p class="ql-block">画面中左侧的男子,正低着头看婴儿,他就是婴儿的父亲毛新宇,也是毛主席唯一的孙子。</p><p class="ql-block">画面右侧的女子戴着一副眼镜,头上还戴着一顶毛线绒帽,她叫刘滨,是婴儿的母亲,毛新宇的妻子。由于刚生下孩子不久,她的表情略显憔悴。</p><p class="ql-block">可以看到,第1次当奶奶的邵华,抱着可爱的小孙子,显得非常开心。</p><p class="ql-block">毛东东出生于2003年12月26日,那天恰好是毛主席的诞辰日。就在110年前的同一天,毛主席出生于湖南湘潭一户普通农家。</p><p class="ql-block">毛东东的诞生,仿佛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让毛家的血脉得以延续,让革命先辈的精神得以传承。虽然他没有见过曾祖父,但是他跟曾祖父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血脉联系,连模样长得都很像。</p><p class="ql-block">永远怀念毛主席,祝福毛主席的后代!</p><p class="ql-block">图二:2007年8月1日,邵华和儿子毛新宇、儿媳刘滨、孙子毛东东的合影。此时,邵华已是少将军衔,儿子上校,儿媳中尉,而孙子已经四岁了。</p><p class="ql-block">图三:一家四口的全家福,幸福满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