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莆田 3~12℃ 东南风3级

李静梅

<p class="ql-block">整个霞浦老城区面朝大海依山而建,道路狭窄弯曲,上下坡路起伏不平,街边的房屋也大都是二三十年前的样子,一件挨一件高低大小不同门面房。显然是向海边滩涂要土地,新建的海滨新城一簇簇崭新的高层住宅拔地而起,道路也宽阔平坦,如今每一座县域城市都发现得有模有样,至少在建筑上是。</p> <p class="ql-block">昨天夜晚拥挤的街道在今天清晨畅通些,可以通行私家车了。像是我们北方夏日的清晨,明晃晃的太阳已经高高挂在天空,耀眼的不能直视。</p> <p class="ql-block">先去位于霞浦县城东五公里的北岐村看著名的霞浦滩涂,随着导航,兜兜转转道路越来越窄小,不像是景区的道路。经过更加逼仄的村中小路时,看到多是外地车在小心的错让,放心下来,一定是也有和我们一样的游客选择了这个小众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已经涨潮了,海水再一次淹没了一望无际的滩涂,微微泛着浅蓝色的波光,无数竹竿站立水中,密密麻麻无边无际,与隐约的山体、整齐的楼房和停靠的渔船一起,构成了一幅清晰淡雅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霞是天空、浦是大海,这里满眼都是天与海的缠绵。初升的旭日温和地将天空唤醒,连接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渔船在山体的投影里,停靠在静静的海湾,远处延绵的山峦层层叠叠,清晨的北岐村安静脱俗地如同仙境。</p> <p class="ql-block">霞浦位于东海之滨,地势平坦,河流众多,退潮时海水退去,河流带来的泥沙在近海沉积,经过东南季风和海浪的作用,泥沙在海滩上堆积,形成了广阔的泥沙海岸成了广袤的滩涂地貌。远久以来就是当地渔民的海上良田,主要养殖海带、紫菜、牡蛎、扇贝、海胆、海螺、蛤蜊等我们熟悉的海产品。</p> <p class="ql-block">空旷的还未完工的停车场,冷冷清清只有两辆车停放,还凑巧都是天津牌照的,为了躲避北方的寒冷同时选择了霞浦还在同一个时间来到北岐涂滩。岸边有几个人围着一堆篝火抽着烟边取暖边聊天,村口只有一个商贩摊,空空荡荡的摊位上只有一些黑乎乎的我不认识的东西铺在水泥台子上,两位穿着不太整齐的老人在看摊,不知从哪里传来的高亢激烈的闽北戏曲自顾自地响荡。</p> <p class="ql-block">离开北岐滩涂,走上山间崎岖狭窄的乡间小路,路上很是清净,少有车辆穿行,老牛在路中央悠闲地甩着细长的尾巴,并不急着躲避,要不是刻意想着这是海边的岛屿,跟常见的陆地的山路并无二致。</p> <p class="ql-block">突然视野开阔起来,跳入眼帘的是蓝色的大海,进入霞浦著名的海滨一号路了。海岸边修建了许多造型独特的观景台,旁边是用栏杆围起的塑胶步道,路的另一边也是装饰一新的一座座海景民宿。</p> <p class="ql-block">霞浦不仅有独特的滩涂景色,还有白色海浪与褐色礁石的千年对话。</p> <p class="ql-block">也有金色柔软的沙滩与银色轻舞的浪花的永世缠绵。</p> <p class="ql-block">依山面海的黄色琉璃瓦在绿树的掩映下气宇恢弘而宁静高贵,一重重厚重高起的屋檐带给霞浦世世代代渔民平和和安宁。坐落在霞浦东壁山麓的留云禅寺,始建于公元505年,唐代达到鼎盛,康熙皇帝赐予“小普陀”而知名,"留云不肯去,只为观音来。"就是写给这里的。与到处是冷清不同,大门前的广场停满了车辆,人来人往甚是热闹。</p> <p class="ql-block">我们就不凑热闹了,只是车行经过,接着去往哲闽一带独特的畲族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途中更大面积的滩涂一望无际,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茫茫一片,细细密密的围杆安稳挺拔。这里是海湾平坦的土地,民居和村村都有的庙宇更加整洁高大,还能看见基督教堂。</p> <p class="ql-block">这是条主干道,出现了大型货车所经之处都得减速错车,开始扩建道路了,看见施工标识是扶贫项目。</p> <p class="ql-block">至此盘山上行大约六七公里的样子,来到了山顶的畲族古村落-半月村。进村需要买门前,20元,村口有两个水果摊位,一个柚子5元,两斤橙子也是5元。和我们同时到达的还有一辆旅游中巴,下来二十多个人,村口立刻热闹起来。</p> <p class="ql-block">"畲"字衍化为族称,始于南宋时期,从字面意思看是耕种余田(开荒种地)的人。据《漳州谕畲》载:"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畲族人多在南方,目前总人口70多万,浙闽一带山区占90%,56个民族中人口数量排行第20名。</p> <p class="ql-block">村里遗留的古建筑并不多,单纯走走看看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全部走完,不过之所以被评为"畲族历史文化名村",是由于遗迹比较完整,有近3百年历史的龙溪宫、雷世儒大厝、雷位进故居、雷志茂故居、秀才院、雷氏宗词以及古城门,还有村民自己建的"畲族民俗博物馆",收集了相当数量的涉及畲族人民生产、生活、风土人情的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站在古村的最高点,青砖黛瓦的民居高低错落,芭蕉树、小菜地见缝插针,家鸡正转悠着觅食,空气中传来诱人的腊肉炒芹菜的香味,远处是福建山区最常种植的柑橘林,初冬时节硕果累累。</p> <p class="ql-block">屹立村口的古榕树默默守护着一方村庄,见证着千年的岁月流转、世事如烟。榕树枝繁叶阔且不择土质环境,容易成活,"远避虫族、经霜不凋",自宋带始在福建境内广泛栽种,成为如今福建省的“省树”。走近古榕树,岁月的痕迹早已爬满树干,但树根盘根错节粗大有力,枝叶细小繁密苍翠葱茏,一棵树却大如一片林。阳光穿过树叶形成斑驳的光影,投射在一条条褐色柔美的气根上,发出幽亮温和的光泽,令人舒心。</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路上,两旁平地满是硕果累累的脐橙树,偶尔裸露的土地,在阳光的直射下干涸而泛着盐碱,更远的山坡上是一排排整齐的绿油油的茶园。</p> <p class="ql-block">福建真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现在是行驶在闽东的沿海,四周都是高企的山峦,并且山型高大远远超过了相邻的浙江,感觉生存起来要更艰难。因此闽东先民不得不下南洋讨生活,如今却得开放之先机,生活得风生水起。</p> <p class="ql-block">途径福州绕城高速,也有新建的高楼耸立,但远远不及新贵杭州,可能与道路规划有关,更可能的是杭州的扩张太快了。路上也不似杭州那样挤满了大货车,多是当地牌照的私家车在行驶。</p> <p class="ql-block">莆田不愧是福建第二大城市,刚过高速收费站,便出现了密集的高楼,拥挤的车流,连路旁的景观植被都枝叶繁茂,交通路口更是繁忙,机动车、电瓶车、行人一波接着一波川流不息。街边大屏的广告内容是种牙、医美、茅台酒、当地洗浴和当地商行的贷款,更长时间是招租广告和公益宣传。</p> <p class="ql-block">选了个市中心的酒店,酒店内部的停车场已近满了,热心的保安怕我们找不到稍远处的停车场,步行引我们到公共车场;办入住后店员小伙子又送了两件车载熏香挂件;进入房间不一会儿,电话来了,机器人停在门口,送来了迎宾水果!莆田人还是会做生意啊,同样的连锁酒店不知不觉多收一、二十元,可这些额外服务带给了房客新鲜深刻的美好感觉。</p> <p class="ql-block">莆田城中的闹市区,多是川渝以及江西菜馆,小小餐馆人进人出、络绎不绝,两个坐在门口的年轻人显然是店主,热情询问着食客的意见,年轻人肯吃苦创业,本身就太值得欣赏。</p> <p class="ql-block">入夜,还是没有忍住,来到莆田的鞋业批发市场,这里的营业时间很独特,晚上9点至凌晨3点是高峰期。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入冬后天冷的缘故,我们10点多到的时候还是挺冷清的,进去几个店我们也是唯一的顾客。既然来了莆田,在假也要买一双鞋子吧,刚付了200元,结果,毫不意外地在另一家店里只要120元。就算花钱找个感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