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名义签署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的中国人民志愿军。10月19日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50年10月25日在朝鲜打响第一仗,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序幕。战争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连续进行了五次战略性战役,其特点是战役规模的夜间作战和很少有战役间隙的连续作战,攻防转换频繁,战局变化急剧;第二阶段是持久作战,积极防御,以阵地战为主,进行持久的积极防御。其特点是军事行动与停战谈判密切配合,边打边谈,以打促谈,斗争尖锐复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51年7月10日中朝代表团与联合国军代表团在开城开始停战谈判,断断续续进行了两年之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53年7月27日从上午10时开始各方代表在停战协定和补充协议上正式签字,7月22日22时起朝鲜全线的一切战斗行动完全停止。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为支援抗美援朝而捐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期间,以轮战方式先后参加志愿军的将士290余万人。截至1958年志愿军全部回国。据统计共有197653名抗美援朝军民战争中失去生命(包括1950年10月入朝作战至1953年7月签订停战协议期间阵亡、伤亡、病故、失踪的志愿军官兵、铁路工人、支前民兵民工、支前工作人员等,以及停战后至1958年志愿军回国期间帮助朝鲜生产建设而牺牲和在国内治疗未愈死亡的有关人员)。烈士遗骨除约3000位团以上干部和战斗英雄在战争结束后被运回祖国外,其他埋葬在朝鲜半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0余万人长眠在朝鲜的69处烈士陵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其他埋葬在韩国江原道、京畿道等地“敌军墓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待我回家”是他们出征时的殷殷期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代我回家”是他们牺牲时的无尽遗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带我回家”是祖国和人民的至高承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烈士李征明生前写给妹妹的信,担心小他十几岁的妹妹识字不多,看不懂家书,在信中用绘画来替代词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54年1月23日家里收到李征明战友来信,才知道他牺牲了。他最后一句话是:“同志们!好机会到了,我们来个杀敌比赛,看谁打得猛,杀的鬼子多,在这次战斗中立功当英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1953年9月开始,志愿军各部队陆续启动烈士的搬运与烈士陵园修建工作。1954年5月,志愿军总部召开了修建烈士陵园工作会议。军、师两级普遍成立烈士陵园修建委员会和办公室。中国政府拨出建设专款,并从国内选派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和雕塑专家到朝鲜直接参与陵园建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在朝鲜境内修建8处中心烈士陵园: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云山志愿军烈士陵园、价川志愿军烈士陵园、长津湖烈士陵园、开城志愿军烈士陵园、上甘岭志愿军烈士陵园、金城志愿军烈士陵园、新安州志愿军烈士陵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青山埋忠骨,他乡有忠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81年韩国境内军事分界线南侧首次发现志愿军遗骸。附近还发现了“解放华北”“解放西北”两枚纪念章,两枚私人印章“南生华”和“羡义”。1986年6月在京畿道又发现一具遗骸。同时发现的还有骨质图章两枚“蒋立早”水晶质一枚“孙敬复”。以及铁卷尺、武装带、铜纽扣、钥匙环等物品。此外在韩国乡间,志愿军遗骸也多有发现。截止2012年,韩国共挖掘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385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为处理“敌军”遗骸,韩国政府根据《日内瓦公约》在京畿道坡州市等地建成中国军人墓地。韩国的传统习俗墓地一般向南安放。而志愿军烈士墓地全部朝着西北方向。(因为那里是中国的方向,他们可以遥望故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3年6月29日韩国时任总统朴槿惠来华访问时两国就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还问题进行对话。中韩两国达成共识,韩方自2014年起每年向中方移交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从此踏上回家之路。</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韩国机场交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出征少年身,归来英雄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专机进入中国领空,两架歼击机护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4年3月28日第一批43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专机护送,回到祖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5年3月20日第二批6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专机护送,回到祖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6年3月31日第三批36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由专机护送,回到祖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7年3月22日第四批2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专机护送,回到祖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8年3月28日第五批20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专机护送,回到祖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9年4月3日第六批10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专机护送,回到祖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0年9月27日第七批11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专机护送,回到祖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1年9月2日第八批109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1226件相关遗物由专机护送,回到祖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2年9月16日第九批8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由专机护送,回到祖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3年11月23日第十批25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335件相关遗物,由专机护送,回到祖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1月28日,第十一批4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495件遗物,由专机护送,回到祖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最高礼遇:过水门。</b></p> <p class="ql-block"><b> 鸣枪礼声响起,庄严肃穆。2021年,中国政府提高志愿军烈士安葬仪式规制,将鸣枪礼由9响改为12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经中央批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进行了修缮扩建,新建了下沉式纪念广场、烈士英名墙和专门用于安放迎回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的地宫。</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