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镇百篇(68)关中古镇袁家村

小石头

<p class="ql-block">陝西袁家村是有名气的。名人为它的题词使它更为有名。慕名而来,未论其他,单其美食一项就让人叹服,袁家村真是一个名至实归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注:本图片选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走近袁家村,那古色古香的大门楼首先映入眼帘。大门两旁上方分别悬挂着党旗与国旗,庄重而威严,这在别的古村镇是见到不多的,让人不禁对这个千年古村镇心生敬意。</p> <p class="ql-block">走进袁家村,城墙大门上的匾额传递着古朴的气韵,两侧的对联更是增添了几分文化底蕴。一座座古色古香的老建筑和一件件老物无不印证了袁家村的历史,也让人们看到今日袁家村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人们不单是到古镇来看的,更多的是来古镇吃的。多条热闹的美食街到了。两侧店铺林立,人们或坐在桌子旁享用美味,或在散步品赏中挑选美食,但都被眼前色香味形俱佳的食品引诱得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各种匾额,尽显特色;各色牌旗,招摇醒目。本色的牌匾,端莊的大字,洋溢着三秦大地的古文代;招展的店旗,鲜艳的色彩,展现出商业文明的新融入。</p> <p class="ql-block">各种美食让人目不暇接,几乎看不到重样的。孜卷、搅团、镜糕,闻所未闻;锅盔,夾馍,油饼,一应俱全;羊汤,猪蹄,爆肚,香气满街,俨然是一场小型的西北特色美味的博览会</p> <p class="ql-block">在美食招牌下和美食店铺前,拥挤的食客正在品尝美味,大人笑,小孩叫,十分热闹。这和当下不少也号称“美食街”的那种门可罗雀的冷清相比,令人感叹!受别人大快朵颐的诱感,忍不住,也挑选了几款美食过过瘾,每一口都能够让人感受到特色美食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注:据统计,袁家村2022年,年接待游客量恢复到了6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亿元 ,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5万元以上。2023年,年接待游客量达到了8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产值超过了12亿元。最高一日的人流量达到了30万人次,超过了故宫。</p> <p class="ql-block">袁家村自己的土特产也琳琅满目,十分诱人:有手工红薯粉、油泼辣子和各式豆制品;有有旗花面及秦镇米皮;有粘糕和枣糕,还有醪糟、豆油和醋。这些食品都是袁家村传统特产,不仅美味,而且都非常适合作为礼物,让亲朋好友都能共同品味到汉中大地醇厚的民风和民俗。</p> <p class="ql-block">有吃就有喝,茶楼酒肆自然也很繁盛。温饱思乐,文化的需求随之而来,各种文化设施不断出现,各种民间传唱、剧种也随之民众的需求而繁荣。那种高亢,质朴的秦腔汉调伴随汉中大地各种美食的香味,充溢在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的村镇里,让人十分沉醉!</p> <p class="ql-block">袁家村从一个无山无水,人口不到300,土地不足600亩的小村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它成功的原因在哪里?探寻者有着许多的答案,我是比较赞同主要有以下四点:</p><p class="ql-block">第一,它因地制宜,主打当地特色的“乡村生活”,把“乡村生活”打造成城市居民消费的稀罕物和需求品。把握住了城乡经济的差异,找准了市场经济中的消费新商机。</p><p class="ql-block">第二,它是把整个村庄当成一个沉浸式商场,销售的是关中文化、民俗表演、陕西美食,等等,进行露天的即时消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和开发自然。</p><p class="ql-block">第三,它的合作原则是“全民参与,入股自愿,钱少先入,钱多后入,照顾小户,限制大户,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探索和初步实现了在中国特色新农村建设中的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p><p class="ql-block">第四,它在组织形式上,以村党支部记为领导层,村干部和运营管理公司为管理层,全体村民和所有经营商户探为执行层的三层稳定的.管理结构。走了一条“中国智慧,党建引领,集体道路,全民参与,分工协作,共同富裕”的集体化发展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注:本篇所有照片(除另有标注的)和文字之版权均归小石头(微信号)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