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25年1月1日<br>祝观看美篇的朋友们新年快乐!开启新征程。<br>中国美术馆展馆藏作品<br>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象征着不屈不挠,砥砺前行的精神。正值岁末迎春之际,中国美术馆展出馆藏名家画梅作品,在画家不同笔墨的表达中,观者不但可感受梅花“累玉累冰”的澄澈清虚,而且可感悟梅花“凌霜斗雪”的雄强风骨。这些作品除了体现古代文人墨客问梅、求理、迁想、比德的动态创作历程,还能使观众激励人心,启迪人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h3> <h3>高凤翰 (1683—1749)<br>《 梅花 》1741年作品</h3> <h3>金农(1687—1763)<br>《 双双梅花图 》1760年作品</h3> <h3>李方膺(1695——1755)<br>《 梅花图 》1746年作品</h3> <h3>李方膺《 梅花 》1752年作品</h3> <h3>虚谷(1823年——1896年)<br>《梅花金鱼》 清代</h3> <h3>虚谷《绿梅》 清代</h3> <h3>赵之谦(1829-1884)<br>《 梅蝶 》清代</h3> <h3>吴昌硕(1844——1927)<br>《怪石老梅》 1900年作品</h3> <h3>吴昌硕《东风吹作梅花蕊》1910年作品</h3> <h3>齐白石(1864——1957)《 圈梅 》</h3> <h3>齐白石《红梅》 1949年作品</h3> <h3>黄宾虹(1865——1955)<br>《牡丹梅花》1922年作品</h3> <h3>王震(1867-1938)<br>《古梅》作品</h3> <h3>陈衡恪ke , 又名陈师曾(1876——1923)<br>《 梅竹 》</h3> <h3>何香凝(1878——1972)《 梅 》</h3> <h3>何香凝《 疏影图 》1935年作品</h3> <h3>陈树人(1884——1948)《 梅 》</h3> <h3>王个簃(1896——1988)<br>《梅花图 》1957年作品</h3> <h3>李苦禅(1899——1983)<br>《 白梅 》1974年作品</h3> <h3>诸乐三(1902—1984)<br>《 腊梅竹雀 》1963年作品</h3> <h3>关山月(1912——2000)<br>《 俏不争春 》1973年作品</h3> <h3>石鲁《 乱枝红粉别有天 》1973年作品</h3> <h3>石鲁(1919-1982)<br>《 梅花 》1973年作品</h3> <h3>陈秋草(1906——1988)<br>《雪窗梅影》1979年作品</h3> <h3>于希宁(1913年—2007年)<br>《红梅报春讯》1999年作品<br></h3> <h3>于希宁《 雪梅 》1999年作品</h3> <h3>崔子范(1915——2011)<br>《红梅八哥》1989年作品</h3> <h3>王功学,1951年生于吉林省公主岭市。展览旨在呈现王功学近60年来对故乡以及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与追求,全面呈现王功学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和艺术成就。<br>2004年油画《长白山天池瀑布》和《白山林海》陂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并悬挂在中华餐厅东北厅。</h3> <h3>2005年被邀请为人民大会堂外宾接待大厅设计绘制巨幅画稿《长城雄姿》并被收藏。<br>为国家税务总局设计“珍奇保护动物”内容的印花税票一套(合作)被选用。被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高研班聘为王功学油画工作室导师和特聘教授。</h3> <h3>《草原上的风》2007年作品</h3> <h3>局部</h3> <h3>《俺家》1998年作品</h3> <h3>《 温馨 》2008年作品</h3> <h3>《 老院子印象 》2006年作品</h3> <h3>《三朵金花》2021年作品</h3> <h3>《 朝鲜族老屋 》2022年作品</h3> <h3>《 老家的记忆 》2000年作品</h3> <h3>《 当年 》2020年作品</h3> <h3>《 村边小河 》2015年作品</h3> <h3>《 一夫当关 》2021年作品</h3> <h3>《 老屯村头 》1922年作品</h3> <h3>《 西域香风 》2012年作品</h3> <h3>《并囤之后》(抗联组画)2020年作品</h3> <h3>局部</h3> <h3>《 当年的门房 》2024年作品</h3> <h3>《 粮仓 》2018年作品</h3> <h3>《冬日》2003年作品</h3> <h3>《老家的回忆》2024年作品</h3> <h3>《午后》2010年作品</h3> <h3>《㓇雪》2009年作品</h3> <h3>《雪乡》2021年作品</h3> <h3>《老家的雪》2024年作品</h3> <h3>《 冬日 》2003年作品</h3> <h3>《 村口 》2024年作品</h3> <h3>《 老家记忆 》2006年作品</h3> <h3>《 赶集归来 》2024年作品</h3> <h3>《 冷 》2006年作品</h3> <h3>《 长白山滑雪场 》2010年作品</h3> <h3>局部</h3> <h3>截图</h3> <h3>随拍,观展者在写生。</h3> <h3>逐梦丹青——笔墨传情 王德舜、魏鸿蕴画展<br>王德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西兼长、工写俱佳,他籍于对生活的挚爱,对民族精神的感悟,作品以意为上、以诗为魂,写心、写意、写情。<br>魏鸿蕴,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其工笔画兼有北方的凝重和南方的清秀、具形式美、装饰美与意境美。对比中见和谐、融合中见精神,体现“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之审美张力。<br>此次展览的作品,是这对画坛伉俪艺术生涯的集中回顾,诠释了他们大爱至纯的艺术人生。<br><br><br></h3> <h3>《 朝阳热恋 》王德顺1989年作品</h3> <h3>《 鸣雪图 》魏鸿藴 2002年作品</h3> <h3>《 向天歌 》王德顺、魏鸿藴 1989年作品</h3> <h3>《 天姿泱泱 》魏鸿藴 1990年作品</h3> <h3>《 金绣红毯 》王德顺 1989年作品</h3> <h3>《 荷塘秋雨 》王德顺1988年作品</h3> <h3>《 探 》魏鸿藴 1989年作品</h3> <h3>《冰凌花》魏鸿藴 1989年作品</h3> <h3>《为地球祈祷》王德顺2019年作品</h3> <h3>《 归 》王德舜 1997年作品</h3> <h3>《 丝路狂欢 》王德舜 2019年作品</h3> <h3>《 日月精华 》王德舜 1998年作品</h3> <h3>《不信东风唤不回》王德舜 1991年作品</h3> <h3>《雨林恋歌》魏鸿藴 王德舜 1987年作品</h3> <h3>《绿色摇篮》王德舜 魏鸿藴 1991年作品</h3> <h3>《 今秋 》魏鸿藴 2002年作品</h3> <h3>《瑞雪栖雁图》魏鸿藴 2006年作品</h3> <h3>《鲲鹏击浪图》王德舜 1991年作品</h3> <h3>《海魂曲》王德舜 魏鸿藴1993年作品</h3> <h3>《伫zhu》魏鸿藴 1990年作品</h3> <h3>《日出江花红胜火》王德舜1991年作品</h3> <h3>《 咏秋 》 魏鸿藴 1990年作品</h3> <h3>《 苏 》王德舜 1990年作品</h3> <h3>《 惊秋 》王德舜 1988年作品</h3> <h3>《 寻 》魏鸿藴 1990年作品</h3> <h3>《 秋 》王德舜 1990年作品</h3> <h3>《乳燕飞春》 魏鸿藴 1989年作品</h3> <h3>《山雨欲来》王德舜 1989年作品</h3> <h3>《玉羽飞瀑》王德舜 1989年作品</h3> <h3>《雨花情思》王德舜 2005年作品</h3> <h3>局部</h3> <h3>几幅截图作品,供欣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