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潮州出发,高铁1个小时来到泉州。安排好住宿,迫不及待来到古城西街,体验半城烟火半城仙的泉州韵味。</p> <p class="ql-block">西街至今已有超过1300年的历史,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之一。保留了大量匠心独特的古大厝和近现代骑楼洋楼,展示了闽南建筑的精湛工艺和深厚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西街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除了各种特色小吃,就是簪花旅拍的店铺,满大街都是头戴簪花的拍客。一簇簇簪花头饰,在阳光的照耀下,色彩斑斓,像是进入了花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寻一高处,远眺开元寺的双塔和西街全貌,品味古塔与现代建筑的和谐共存,感受历史的厚重和现代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钟楼, 泉州的中心地标,矗立在西街也已90年了。以西洋风格建造又融合闽南风格,是福建省首屈一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骑了共享电车来到非遗文化博物馆,这是国内最大的非遗博物馆。据统计,泉州共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6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类别非遗名录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这里展示了惠安石雕、泉州刻纸、木偶头雕刻、泉州木雕、永春纸织画、泉州彩扎、泉州花灯等各种非遗项目。我个人非常喜欢提线木偶,是由唐代末年从中原传入,在泉州经千年未曾中断的技艺。小小的木偶造型,承载着雕刻、造型、绘画和彩塑等工艺,栩栩如生,<span style="font-size:18px;">精美绝伦、活灵活现。</span></p> <p class="ql-block">以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线糊开启了第二天的旅程。面线糊,当地的特色小吃,在细如发丝的面线和浓稠的汤底中,撘配自己喜欢的配菜而成。其中,配菜数量高达十几种,种类有海鲜、肉类、蔬菜等,清甜爽滑,香气扑鼻、口感丰富。</p> <p class="ql-block">为避开人流,我们先去开元寺感受千年古刹的独特魅力。晨曦轻抚下的城市悄然苏醒,古老的石板路被柔光笼罩,温暖而静谧。这时,少了众多的游客,取而代之的是早市的熙攘,果蔬的鲜翠,面线糊的香气,上班族匆忙奔赴岗位,学生们欢笑着迈向校园。</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1300 余年的历史,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清晨的阳光散开,整个寺庙仿佛被温柔的金光笼罩,宁静而庄严。</p> <p class="ql-block">走进寺院,著名的东西塔静静地矗立在两侧,它们分别叫镇国塔与仁寿塔,是游戏《黑神话·悟空》取景的灵感来源。高达40多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宋代石塔,历经明万历年间泉州八级地震和多次台风的洗礼,依然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塔身上的雕刻人像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仁寿塔上的猴行者雕刻,形象与300多年后问世的吴承恩所写《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如出一辙,据说是孙悟空最早的艺术形象。</p> <p class="ql-block">探访李叔同弘一法师纪念馆无疑是一场美好的修行。它位于开元寺后侧,里面展示了弘一法师生命中最后14年在泉州的生活史料、照片、著作和墨宝,生动立体地展现了大师的人生经历、璀璨成就和高尚的精神追求。</p> <p class="ql-block">计划租车去洛伽寺,刚好取车地点在泉州西湖旁,顺势逛了西湖。它是我们此行逛的第四个西湖,是福建最大的人工湖之一,蓝天白云下,繁花似锦,湖水清澈如镜,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驱车一个小时来到最浪漫的寺庙--洛伽寺。海上生庙,庙里看海。海天佛国,其名洛伽。</p> <p class="ql-block">建在海边浮屿之上的洛伽寺,是我见过的最美寺庙,<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span>历史可追溯到宋代。每当潮水涨起,寺庙仿佛漂浮在海面上,由此得名“漂浮在海上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黄色庙宇矗立于蓝色大海之间,远离尘嚣,海浪声声,梵音阵阵,古韵悠长, 心境澄明。寺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天王殿、圆通宝殿、钟鼓楼等建筑错落有致,展现出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中午到附近永宁镇吃了牛肉和咸饭。最简单的点菜服务,煮着最原始的美味。牛肉软糯不干柴,姜丝是我的最爱,水分很大,清香微辣,没有丝。咸饭是第一次吃,咸香软糯,不同于我们的炒米饭,它是生米加油炒制,再蒸熟而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回泉州城的途中路过有着“南洋华侨博物馆”之称的梧林村。始建于600多年前,那时大批华人从这里走出,在南洋谋到生计后,又陆续回村建起闽南红厝、哥特式建筑、罗马式洋楼、南洋番仔楼等建筑。所以说梧林村也是一部中西结合的建筑史、闽南华侨的文化史、下南洋的创业史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史。</span></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华侨子嗣定居海外,没有充足时间和精力回乡维修,或是后代分支太多无人牵头组织维修,致使大量侨房面临变为危房的困境<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晋江市决定把整村保护下来,好好开发建设,2019年,梧林传统村落改造完成,历经600多年沧桑的闽南古建筑群得以重生。</p> <p class="ql-block">因为不是旅游旺季,村里游览的人不多,静静地看着这些百年爱国华侨建筑,感悟着梧林华侨的赤子之心,其蕴藏的动人故事和家国情怀,历久弥新,动人心弦。</p> <p class="ql-block">还车后,天色尚早,我们乘坐市区小白车来到关帝庙。它是一所道教庙宇,始建于宋代,也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见到过的香火最旺的寺庙,据说信徒遍布东南亚和台湾,每年前来进香的多达数十万人。傍晚时分,仍有无数香客前来,队伍排成长龙,虔诚上香,只为求得财富与平安。这是寺庙专门准备的拜拜步骤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距关帝庙近100米的不远处就是清净寺,它们风格迥异却和谐共生,成为泉州多元文化的独特见证。它始建于北宋年间,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中国十大名寺”中唯一入选的伊斯兰教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清净寺建筑造型精美,形式奇特,结构别致,雄伟壮观。不仅是泉州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晚饭决定品尝当地的特色名吃姜母鸭。据说它是麻油加入老姜,把鸭子用古法陶土砂锅不加一滴水,文火烹制100分钟而成。</p> <p class="ql-block">走进斯丹姜母鸭总店,浓郁的麻油香气迎面扑来。鸭油混合麻油,入口温热而焦香,肉质鲜嫩,姜本身的辛辣已完全消失,只剩下了耐嚼的质感和微微的甜,非常好吃。</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为了消食,徒步走回西街,此时的西街热闹如初,灯火璀璨,烟火气十足。矗立一角的钟楼,灯光也已点亮,宁静而温馨,默默记录着这个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泉州之行结束,继续奔赴福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