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武昌红楼,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的重要史迹,系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所在地。这里是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点,也是中国共和纪元的开端,被誉为“民国之门”。</p> <p class="ql-block">鄂军都督府是辛亥革命发祥地,为公元1911年10月即农历的辛亥年为推翻清朝帝制建立共和而发动革命武装起义的首义地指挥部,地处武汉武昌区首义广场,即原先阅马场。</p><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时在此设立起义军政府,宣布废除帝制,建立民国,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曾代行中央政府的职权,成为全国的革命中心。</p><p class="ql-block">大楼以花岗岩为台基,是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形似西方的行政和议会大厦,红墙红瓦,俗称红楼。</p><p class="ql-block">会议大厅和部分办公室按起义时的原样作复原陈列,大部分房间辟为展室,以大量图片和实物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武昌首义的革命历程。</p> <p class="ql-block">鄂军都督府,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红楼,见证了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辉煌时刻。起义成功后,这里被正式命名为鄂军都督府。黎元洪在这里就任了鄂军都督,而孙中山先生也曾在此驻足。</p> <p class="ql-block">府前广场孙中山铜像建于1931年,是国民政府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而建立的,铜像通高约6米,人像高2.4米,基座为麻石砌成,正面嵌汉白玉石碑,上刻“孙中山先生之像”。孙中山身著传统的长袍马褂,右手持有礼帽,左手握拐杖,持重安详,目光炯炯,面南而立,凝视远方。</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1866-1925)名文广,号逸仙,广东香山县(今广东中山市)人,早年行医,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在日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制定了“驱除鞑虏,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1911年武昌起后,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4年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1925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宋庆龄先生题写馆名</p> <p class="ql-block">元旦前夕,有幸随健康坊旅游团走进红楼参观。</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是武昌起义成功后公元1911年10月11日于湖北武昌成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既是中华民国第一个省级军政府,同时代行中央军政府的职责,在此后近二个多月中实际上扮演了中华民国军政府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红楼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于1910年建成。武昌起义爆发后,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p> <p class="ql-block">武昌起义</p><p class="ql-block">清代末期由于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使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志士在全国各地掀起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的反清帝制革命活动。</p> <p class="ql-block">1911年9月14日,湖北共进会、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组建了领导起义的总指挥部。文学社负责人蒋翊武被推举为总指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被推举为参谋长。起义时间定为10月6日(旧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后因准备不足,起义日期推迟到10月16日。</p> <p class="ql-block">当时清方闻讯对革命党人进行抓捕,1911年10月8日晚,蒋翊武被捕,后跳出巡警署围墙逃跑。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秘密制造炸弹时发生事故,不幸被炸伤,彭楚潘、刘复基、杨洪胜三人就义,驻扎武昌各处的革命党人决定提早起义 。</p> <p class="ql-block">10日夜里工程第八营革命党人决定利用第一次集合点名后进行起义,熊秉坤在营房楼上一排宿舍“待举动”,忽然听得二哨宿舍有骚动声响。二排正目、共进会支队长金兆龙等与清方营官、队官、哨长、司务长等在二楼发生正面冲突,其中共进会员程正瀛响应金兆龙“动手”召唤,向哨长陶启胜开枪,又向队官黄坤荣、司务长张文涛及营主阮荣发开枪,打响了“首义枪声”。起义士兵首先发难攻占楚望台军械库,驻守武昌城外的辎重队、炮兵营、工程队的革命党人亦发动了起义。</p> <p class="ql-block">11日黎明,起义军聚集在湖北谘议局大楼会议厅,商讨组建湖北军政府和推举都督人选。会议请汤化龙主持。吴兆麟提议由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担任都督,革命党军即率队包围黎元洪住处,强迫黎元洪“主持大计”。</p> <p class="ql-block">起义指挥部早已准备好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黎布告》的安民布告,并且替黎元洪签上了“黎”字 。并以鄂军都督黎元洪名义迅速向全国发出了一系列电文,加快了各省的响应进度、加剧了清统治集团分化。同时以都督黎元洪名义《照会各国领事》,要求各国保持中立,各领事馆于10月18日宣布“严守中立”,从而避免了各国对武昌起义的武力干涉。</p> <p class="ql-block">宣统三年八月十九(公元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宣布脱离清朝,成立中华民国,革命党人按照原计划,着手组建湖北军政府。因湖广总督署受战火破坏,一时不能修复利用,经议决以咨议局办公楼作为中华民国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办公之用,在此颁发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因此鄂军政府一度代行中央革命政府职能。武汉成为了革命中心。武昌起义后,短短一个多月,全国有14个省先后宣告“光复”和独立,革命风暴席卷神州大地。</p> <p class="ql-block">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正式灭亡。</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是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由于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把这场革命称为辛亥革命。这场革命首先就是在我们湖北武昌爆发的。也正是中国一段旧历史的终点,也是中国一个新纪元的开端。</p> <p class="ql-block">都督府会议厅 布局典雅庄重,原为咨议局议场,革命党人入驻后,即为都督府会议厅。 主席台背景墙左右分别布置有铁血十八星旗和五色共和旗。</p> <p class="ql-block">铁血十八星旗,简称十八星旗,又称铁血旗、九角旗、九角十八星旗、首义之旗。是武昌起义胜利的标志。旗面为红色,象征铁血精神;十八颗星为汉地十八省,以此代表全国。</p><p class="ql-block">五色旗又称五族共和旗,是中华民国第一面法定国旗。启用于1912年1月10日,是中华民国建国之初北洋政府时期使用的国旗。 旗面按顺序为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横条,比例为5:8。红、黄、蓝、白、黑五色分别表示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所选用的五色为五个民族传统上所喜爱的颜色,象征着这五族共和。而此五色也是五行学说代表五方的颜色;也有说法,五色旗取自凤凰五色,同时也代表仁、义、礼、智、信五德;还有人认为,其与传统五行概念对应的5种色彩还涵盖了方位上的东西南北中</p> <p class="ql-block">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旗帜下,湖北革命党人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次日,革命党人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武昌红楼更被尊崇为民国之门。</p> <p class="ql-block">黎元洪(原名秉经,1864年-1928年),字宋卿,湖北黄陂人,人称“黎黄陂”,清末与中华民国政治家,中国北洋政府大总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他清末加入海军,后担任新军协统,武昌起义后,担任湖北都督、中华民国副总统;袁世凯大总统死后他开始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民国十二年退出政坛,移居天津投资实业。民国十七年,因其脑溢血在天津去世,享年65岁。</p> <p class="ql-block">鄂军都督府,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权,位于湖北。自1911年武昌起义后,成为革命大本营,推举为代行中央政府职能的机关。宋教仁在此起草的鄂州约法,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约法奠定基础,标志着封建统治的结束和现代国家制度的建立。</p> <p class="ql-block">参观鄂军都督府,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还能领略到当年武昌起义的磅礴气势。从十八星旗,五和旗,到武昌起义终结两千年帝制的壮丽景象,无不让人心生感慨!</p> <p class="ql-block">从红楼远眺黄鹤楼</p> <p class="ql-block">题武昌开国纪念会联(黄兴)</p><p class="ql-block">百折不回,十七次铁血精神,始有去年今日;</p><p class="ql-block">一笔勾尽,四千年帝王历史,才成民主共和。</p> <p class="ql-block">鄂军都督府(红楼)</p><p class="ql-block">巴晓芳</p><p class="ql-block">十八星旗血染红,当年故事在楼中。</p><p class="ql-block">一声枪炮惊天下,翌日堂厅聚众雄。</p><p class="ql-block">令发鄂军都督府,诏更清祚九州功。</p><p class="ql-block">遗容手泽皆陈迹,浩气依然虎虎风。</p> <p class="ql-block">编辑摄影:qh</p><p class="ql-block">文字解释:网络</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彩云追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