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潮汕旱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从博社村出来到海丰县城不足百公里,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海丰大道双向通行,宽阔平坦。进入城区,一片红色的楼群迎面而来。汽车沿着路牌指引方向,竟直开进当年彭湃成立海丰农民协会的“红宫”纪念馆。红宫坐北朝南,西侧是停车场,东侧为大型纪念园,立有彭湃雕像。</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红宫原是建于明代的学宫,是封建社会海丰县的最高学府。二十年代,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海陸丰地区风起云涌。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农民协会。海丰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和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时,会场四周和街道墙壁都刷成红色。会场内用红布覆盖墙壁,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在此诞生,学宫从此被改称为“红宫”。红宫的后院是当时的农民医院,农民看病不要钱,买药也只收一半价。</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参观完红宫红念园,驱车向彭湃旧居前行。彭湃旧居就在海丰县城东的龙津河畔。一座白色的小洋楼格外引人注目。国民军东征时,周恩来、蒋介石、苏联顾问鲍罗庭、加伦都曾在这座楼内居住过。楼房面南背北,周围是一个大广场,名为得趣广场。得趣广场因彭湃的得趣书室而名,正中是六人农会群雕。左走200米就是彭湃读书的得趣书室。得趣书室右侧紧邻六人农会旧址。六人农会是彭湃组织起的第一个农民协会,它是中国农民运动的起源,成了点燃中国农民运动的第一颗火种。</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彭湃出生于一个大地主家庭,从小衣食无忧,青年时期赴日求读,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期间接触革命理论,回乡开展农民运动。他在门前搭台唱戏集聚农户,烧毁自家佃农地契,在海丰乡间燃起了农民运动的熊熊大火。农运从海丰到陆丰,进而在粤东地区形成燎原之势。毛泽东称他为农民大王。彭湃是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先驱,后因叛徒出卖,于1929年牺牲于上海,年仅34岁。</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我们在彭湃故居凭吊英雄,徘徊于烈士生活过的地方,被彭湃的英雄气概所感染,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火红的年代。培杰说:“海哥,咱要出生在那个年代,估计也得揭杆而起。”我说:“那肯定会的,咱都是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性格,不平则鸣。时势造英雄,二十年代就是社会不公,英雄辈出的时代”。说完,我忽然一阵伤感,现在的社会公平吗?自己的英雄气概又在哪里呢?</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彭湃是一个伟大的英雄。生于富贵之中,却不贪图安逸。他为了理想,宁愿自己贫穷,把田产分绐农民。他为了改变不公的世界,让穷人当家作主,走村串户,奔走呼号,发动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他虽然牺牲了,却激起了无数后人参加革命。彭湃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希望世界大同,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100年过去了,他的理想没有实现。虽然他牺牲了,他和他的理想仍然活在人们心中。我们这群人千里迢迢来祭奠纪念彭湃烈士,正是因为我们崇拜他的理想,感念英雄为了理想献身的崇高精神。</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离开海丰县城,走二十多公里路就到达了汕尾兴海大道妈祖文化广场。妈祖是闽粤台及东南亚一带沿海地区的保护神,亦是古代的英雄。她救海滩而死,死后成神。妈祖千百年来保护着出海渔民的安危。“天下信众是一家,供奉妈祖同一人”,闽粤台及东南亚沿海地域不同,视妈祖为最高神灵的信仰相同。凤山祖庙高高的山门上写的是“有凤来仪”,我们也见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力学专家钱伟长先生写的“凤仪台”三个大字。妈祖庙就在大海边,夕阳余辉斜射,大海成了金色的世界。</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早晨的海丰县城,空气清新温润,大街两旁开满了鲜艳动人的异木棉鲜花,有粉红色的,有紫色的,鲜花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走在汕尾街头,仿佛来到了一个春天的城市。大家八点钟起床,到金湖茶楼吃早茶,这是一家老字号茶楼。潮汕人喝早茶是一种生活习惯。茶楼是他们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一般是上午九点十点开始,泡一壶茶慢慢品,边喝边聊,再点一些经典小吃,直喝到中午才结束。</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我们在潮州时就有了一定要吃一顿潮汕早茶的想法,只是潮州古城名吃太多,而吃早茶需要很长时间,就决定到汕头或汕尾这两个城市再去品。潮汕早茶在汕头汕尾更正宗,这两个城市都面朝大海,因其海运贸易,商埠发达而最早利用早茶时间谈生意,交换信息,喝茶交流而品早点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演变成今天的早茶形式。为了品尝地道潮汕味,体会潮汕早茶文化,也为了有仪式感,广培新民昨天晚上就查了当地著名的早茶老店。最后选择了金湖茶楼。</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我们上到四楼大厅,包间已经全部人满,大厅里也已经熙熙攘攘了。国栋说:“咱到广东不怕”暴露身份”,就在大厅里坐,还热闹。”大家轰堂大笑,因为国栋说的“暴露身份”是大家都知晓的一个笑话。瑞奇选了一张靠墙近点的桌子,让大家坐下,和广培东阳三个人到柜台选茶点。服务员用一个白陶瓷壶泡了一壶鸭屎香茶,又用一个大的不锈钢铁茶壶盛了一壶开水,为我们每人沏了一小茶盅,然后续上茶水让我们慢用。</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周围的桌子大部分都坐满了人,有的是亲朋好友,有的是自己家人。广培三个人开始往我们桌子上端小吃了。糖糕,虾球,粿条,凤爪,蟹黄饺,煎锅贴,小笼包,牛肉丸,肠粉等十几种,摆了满满的一桌子。我和东阳连忙照相记录。周围不少人往我们这边看,他们都是慢节奏,大概一次是点不了这么多的。</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潮汕早茶有独特的风味特色。延平夹起一个虾饺说:“这虾饺皮薄透明,红红的鲜虾从外面看一眼就有食欲,咬一口汁水直流”。瑞奇指着一个小笼说:“这凤爪是用豉汁调制笼蒸的,用筷子夹起来爪骨肉就分离了”。大家特别喜欢的是肠粉,用米浆蒸制,光滑细腻,掺入牛肉、鱼肉、虾仁、猪肉沫,青菜,鸡蛋等,卷在一起放在盘子里,浇上特制的酱汁油汁,吃一口香味四溢,爽口悦心。每一种早茶都是精制而成,色香味俱全。最后广培又为我们每人点了一碗皮蛋瘦肉粥,说是这儿皮蛋粥最正宗。</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我们很快就吃完了一顿丰盛的早茶。培杰说:“汕尾本地人吃早茶以休闲为主,一壶茶成半天坐,边吃边聊天。咱们这顿早茶是速战速决,总共也就半小时时间而已。人家是慢茶,咱是快歺”。国栋接话说:“快也好慢也好,咱这次来汕尾又怼对了,吃到地道的潮汕味道早茶了”。几个人一齐说"怼对了怼对了”。延平嘿嘿一笑,说:“从汕头到汕尾,咱这次也算是有头有尾了”。</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汕尾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我们虽然只在此住了一个晚上,吃了一顿晚饭喝了一场早茶。但它给我的印象却是很深的。早茶让人精神愉悦,它是一场舌尖上的盛宴。透明的虾饺,香气扑鼻的肠粉,荷叶包裹的糯米,每一种小吃都让我垂涎欲滴。早茶不仅仅是一顿丰盛的早餐,也是当地的一种文化。各种美味的精致反映了潮汕人对人生态度的认真。他们慢慢品香茶,慢慢品美食,慢慢品生活。品位的既是美味佳肴又是人生,是社会动态。早茶店供应的不只是茶和小吃,更是一种了解世界大事,交流资讯的场合。来到早茶店,我们也成了潮汕人。</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上午十一点钟,大家怀着依依不舍地心情向汕尾告别,乘坐高铁向惠州出发。此刻我在心里默默地想,下次再来,我一定要住上些日子,到汕尾的每一个角落里都走一走。闲看城市花开花落,慢吃早茶细品人生。</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2024,12.23.</i></b></p> <p class="ql-block">海丰县城一角、红宫、彭湃旧居</p> <p class="ql-block">汕尾妈祖广场、兴海大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