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4 best 10 风光摄影执子之手美篇号:21014709

执子之手

<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送走了2024年,在这一年里去了有黄渤海分界线的长岛,去了风筝之都潍坊,也去了十三朝古都洛阳,还去了英歌舞之乡潮汕。每一个画面都回味无穷,每一个景点都流连忘返,每一张照片都视若珍宝,今选十张与大家共勉。</p> <p class="ql-block">长岛的黑山岛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等着你去探索。岛上拥有独特的海蚀地貌和奇岩怪石,尤其是龙爪山,它是中国“大陆屿”发育最典型的石英岩群。龙爪山因山下的龙爪潭而得名,孤峰突起,四周峭壁如刀砍斧削,壮观无比。龙爪山位于大黑山岛北端,由5座高峻险峭的绝壁并肩联结而成,山势雄壮,巨石玄妙,其中“黑山之眼”最为独特,巨大的礁石伫立海上,有一个经过亿万年形成的天然石洞,空中俯瞰,望去犹如通天石楼屹立于海面之上,中间洞穴宛如黑山之眼,看尽沧海桑田。</p> <p class="ql-block">长岛烽山林海景区必打卡的特色景观——黄渤海分界线,是一道十分壮观的奇景。蓝色的渤海水与黄色的黄海水在这里交汇,组成一幅泾渭分明的“太极图”,正可谓“一脚踏两海,两耳听双涛”。在长岛南边长山尾的“林海公园”最高峰处,竖立着“黄渤海交汇处”界碑。碑身为双龙对脊、卧首扬尾,龙脊上镶嵌着四道金光闪烁的铜环,双龙间镶嵌的两条铜链,东为黄海,西为渤海,寓意黄、渤两海相互交融。站在界碑旁,可清晰看到黄海和渤海潮头对立,黄蓝二色形成一道反S形的交汇线。从山脚延伸入海里的卵石滩,形状由阔而尖,弯曲飘逸,就像一条尾巴,长山尾也由此得名。据说像这样清晰可见的海域交汇线,全世界仅有两条,另一条在非洲好望角。</p> <p class="ql-block">洛阳老君山金殿又称五母金殿,海拔2173米,与亮宝台、玉皇顶呈三角之势,巧妙构成了二龙戏珠的壮观图案。不仅是观赏山景的绝佳之处,而且以其独特的造型,成为金顶道观群的画龙点睛之笔。</p><p class="ql-block">金殿位于老君庙正北独峰,此峰被称为晒人场,即女娲娘娘创造人类的圣地,传说是女娲在这里用黄土捏人并创造了人类。山顶曾有一座娲皇殿,明末时,被雷电烧毁。随后重建,也就是现在大家所看到的金殿。</p> <p class="ql-block">潮汕南澳岛启航灯塔通体红色,是长山尾灯塔的标志,长山尾灯塔又叫启航灯塔,位于南澳岛的最西端。在曾经通航密集时期,这里就已经是一个极具规模的渡轮码头了。</p><p class="ql-block">长山尾灯塔是游客到达南澳岛看到的第一座灯塔。灯塔红和克莱因蓝撞入眼眸,宛如被多巴胺色彩填充的东方油画。</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既可以远眺南澳大桥,近距离观赏蔚蓝辽阔的大海。足够幸运的话,还有机会偶遇“海上大熊猫”海豚,感受那份希望,坚定与执着。</p> <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明末清初引入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p><p class="ql-block">22座牌坊均属于旌表坊,有功名、职官、驰封三种类型。其中有单表功名的,如“四进士坊”、“状元坊”; 有单表职官的,如“大理司平、两浙都运”坊;有单表驰封的,如“恩光洊赐”坊;部分既表功名,也表职官,如“金榜联芳、两京科道”坊;部分既表职官,也表驰封,如“吴楚重镇、四世大夫”坊。</p> <p class="ql-block">潮州开元寺,又称开元镇国禅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开元路,建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38年),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前身为荔峰寺,以唐玄宗年号开元为名的寺庙,是潮州最大的古建筑群,有粤东第一古刹之称,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也是联结海内外佛教文化的纽带与圣地。</p> <p class="ql-block">汕头小公园,位于汕头市老市区的商业和文化中心,是汕头老城的核心地域和文化标志,也是汕头开埠区的核心地标,大陆最大规模民国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汕头小公园片区的骑楼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状分布,片区内有汕头市历史最悠久的7层百货大楼,其前身是1932年华侨集团集资创办的“南生公司”、纺织品大楼(永安公司)和100多家商店。汕头小公园有南生公司百货大楼、中山纪念亭、老妈宫戏台、安平邮局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潮州泰佛殿,位于 潮州市湘桥区 ,是仿泰国云石寺建造,极具泰国佛殿建筑特色。该殿坐北向南,四面环山,由山门牌坊、大殿、东阁、西阁、望江楼等建筑组合而成,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殿建筑风格呈“品”字形。殿内正中供奉泰式跏趺坐释迦牟尼佛铜像,即清拉佛像,殿东侧是东阁,供奉婆罗门教天神,俗称四面佛。东阁的前侧是钟楼,其座形如莲瓣,四柱峙立,中间是大铜钟。与之遥对的是鼓楼,外观与钟楼略同。大殿后侧曲径环山,布设多处大型人造山石、名人墨迹。</p><p class="ql-block">泰佛殿不仅是中泰友谊和佛教文化交流的象征,也是泰国艺术博物馆的美誉。对于潮州人,足不出国就能领略异国风采;对于侨居泰国的潮人更有一番情趣。该殿建筑面积490平方米,总高19米,采用重檐多面式屋顶装鱼鳞瓦、封檐板装向上的黄色图形,柱头翘角是龙凤呈祥之意,山墙的装饰、门窗的顶尖形集中了泰国古代的造型艺术,充分体现了雄奇、精巧的异国情调。</p> <p class="ql-block">潮州广济桥,也被称为湘子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连接东西两岸。这座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展现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桥全长518米,由东西两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成。东段梁桥长283.35米,有12个桥墩和1个台,桥孔12个;西段梁桥长137.3米,有8个桥墩,桥孔7个。中间浮桥长97.3米,由18只木船连接而成,早晨浮桥链接行人自由通行,晚上浮桥拆除可行货船。形成著名的“过河拆桥”景观。</p> <p class="ql-block">广济楼是位于中国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环城东路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楼,是潮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广济楼始建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维修,民国廿年(1931年)进行了重修。广济楼为三层四檐木石结构的宫殿式建筑,采用传统木结构,屋顶覆盖青瓦,具有雄伟壮观的外观。广济楼不仅是潮州名城的主要标志,也是潮州市北堤城堤的重要关闸,具有防洪和防守的功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