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迤沙拉是我国一个古老且<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最大的彝族自然村,有“天下彝家第一村”之称。</span>据史料记载,迤沙拉至少在明朝初年已达到相当的规模。明“洪武开滇”以后,以当时的南京人为主体的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汉族人民,通过军屯、民屯和商屯的方式,陆续移民到迤沙拉,与世居此处的彝族人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彝汉文化相互交融的民族群体。</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迤沙拉古村寨距攀枝花市中心区60公里,距云南省永仁县方山风景区10公里,距成都市840公里,距昆明市283公里。108国道就从村口通过。</span></p> <p class="ql-block"> 迤沙拉彝寨历史悠久、文化辉煌、人口兴旺、经济发达。在这里你可以真切感受到当地热情好客、温文儒雅的纯朴民风。 </p> <p class="ql-block"> 迤沙拉谈经古乐与丽江纳西古乐、大理洞经音乐同属一脉,均系古时的宫廷音乐演变而来。刚刚走进村寨,就听到欢快的歌舞音乐和高音喇叭传来的欢呼声。循声走近原来正赶上一家彝族婚庆大典,时值下午五点左右,观众和亲友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几口大锅,几十张餐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寨现存的百年老宅</p> <p class="ql-block">老宅的主人热情好客。还介绍房子构造和自家酿制的各种粮食酒并邀请客人品尝。</p> <p class="ql-block"> 两千年的茶马古道承载着诸多沧海桑田,经历了一段段艰难与苍凉。青石上留下深深的马蹄坑,使人不禁追古忆昔,怀想当年。据说诸葛亮留下的“可以栖迟”的手迹石刻以及营盘山诸葛大营城墙古迹等至今仍在。</p> <p class="ql-block">走进迤沙拉,如同走进了苏皖小镇,家家有院,院院相连;门前有巷,巷巷相通。在村内的小巷中,随处可见身着民族服饰的居民。特点鲜明的民风民俗、轻柔飘逸的洞经古乐、味道鲜美的羊皮包肉……这一切对于我这个外来客都显得那么的神秘。</p> <p class="ql-block"> 迤沙拉,这座藏在深山中的民族历史文化瑰宝,值得世人关注和保护。经查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已评定迤沙拉为第二批2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也已积极行动,制定措施和想方设法保护和开发迤沙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