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殷传奇

谱牒收藏家

<p class="ql-block">杨殷(1892年8月-1929年8月30日),男,汉族,名典乐、夔礼,字孟揆,化名吕云峰。广东省香山县人(今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人)。是省港大罢工的重要领导者之一和1927年广州起义的组织发动者之一。1929年8月30日被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p><p class="ql-block">1910年考入广州圣心书院读书。1911年肄业,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7年起在广州任孙中山军政府卫队副官,兼大元帅府参军处参谋。192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被派往苏联参观、学习。</p><p class="ql-block">1923年回国后,在广东从事工人运动,并根据国共合作的需要任国民党广州市第四区分部执委兼秘书。1924年春,受中共广东区委派遣,到粤汉、广九、广三铁路从事工人运动。他深入铁路工人中,相继在这几条铁路工人中建立了总工会和党的基层组织,使广东铁路工人逐渐成为一支坚强的革命力量。同年冬,他到香港开展工人运动。1925年1月,在上海出席党的四大,并在大会上介绍广东工人运动的情况。同年3月起任全国铁路总工会广州办事处顾问。</p><p class="ql-block">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同年6月,以周恩来、谭平山、罗亦农、陈延年等人组成的中共广东临时委员会指派邓中夏、杨殷、杨匏安、苏兆征等组成“党团”,组织领导广州、香港两地工人的大罢工,声援上海。杨殷利用在广州、香港的社会关系,深入工会和工人群众中做组织发动工作。省港大罢工爆发后,杨殷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带领部分罢工工人从香港回到广州,为省港大罢工坚持斗争达一年零四个月,最终取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1926年起,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区委监察委员会书记。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兼省革命军事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同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负责总指挥部参谋团的工作,并在一线指挥战斗,曾率领敢死队攻下了当时敌人重要据点广州市公安局。广州起义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张太雷任政府代主席,杨殷任政府肃反人民委员。张太雷牺牲后,杨殷被任命为广州苏维埃政府代主席。起义失败后,他积极组织退却,做了大量的善后工作。</p><p class="ql-block">1928年7月,杨殷在中共六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候补常委,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会后,他从苏联回国到上海。同年11月起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29年1月起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共中央军委主任兼中共江苏省委军事部长。在上海工作期间,他与周恩来、蔡和森、苏兆征、李立三等领导人一起,经常研究部署各地的武装斗争和红军的领导工作。他曾亲自到山东、安徽、江苏等地,指导武装斗争,建立和发展革命武装,严惩出卖革命的叛徒和内奸,回击国民党特务的暗杀和破坏。</p><p class="ql-block">1929年8月24日,由于叛徒告密,杨殷与彭湃等一批共产党人在上海被捕。国民党军警察特务对他们软硬兼施,企图迫使他们屈服,从他们口中得到党的核心机密。他与彭湃等经受住了敌人的百般拷打与折磨,保持了共产党员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他们知道敌人不会放过他们,在给党中央的信中说:“我们已共同决定临死时的宣说词了。我们未死的那一秒以前,我们努力做党的工作,向士兵宣传,向警士宣传,向狱内群众宣传。”表现了共产党员至死不渝的理想信念。8月30日,杨殷与彭湃等被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广东香山翠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的故乡。</p><p class="ql-block">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孙中山之外,这里还走出了第二位现代革命先驱。此一人,便是杨殷。</p><p class="ql-block">在中国近代史上,特别是我党的早期革命活动中,杨殷可谓叱咤风云,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p><p class="ql-block">他是我党第一代领导人之一,更是我军第一任军事部长,也就是第一任军委主席。</p><p class="ql-block">此外,他还是我党情报工作的重要开拓者,为我党早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隐蔽战线人才。</p><p class="ql-block">而就是这样一位风云人物,他最后的结局却令人痛心不已,他临终前说的最后7个字更令人震撼。</p><p class="ql-block">那么,杨殷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他后来的结局又怎么样了呢?</p><p class="ql-block">1892年8月12日,杨殷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户华侨家庭,从小家境富裕,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p><p class="ql-block">他7岁入私塾,11岁到邻村拜师学武,12岁入香山县城学堂读书,15岁考取香港英文书院,18岁转学到广州圣心书院就读。</p><p class="ql-block">又因为和孙中山是同村人,他很早就开始接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p><p class="ql-block">1911年,19岁的杨殷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p><p class="ql-block">此后,他开始经常来往于广州、香港、澳门、香山等地,从事秘密工作,传递军事情报和运送武器。</p><p class="ql-block">1913年,中国近代革命先驱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p><p class="ql-block">当杨殷得知袁世凯的心腹爪牙、北洋政府上海镇守使郑汝成参与策划了这起刺杀案后,一番谋划,冒死炸伤郑汝成,后全身而退。</p><p class="ql-block">几年后,杨殷迅速成长为同盟会的骨干成员。1917年,护法运动爆发,杨殷受聘担任孙中山和宋庆龄的贴身侍卫、卫队副官,并在大元帅府参军处工作。</p><p class="ql-block">这期间,对于如何建立和发展革命武装,杨殷提供了诸多宝贵意见,因此被参军处的人称作“师爷”,很受尊敬。</p><p class="ql-block">护法运动失败后,护法军政府被南方桂系军阀把持,孙中山被迫辞职离开广州到上海。杨殷对军政府内部争权夺利的风气厌恶至极,于是愤然请辞,离开了参军处。</p><p class="ql-block">此后,杨殷去到广州西关盐务稽查处任师爷,专职查缉盐商走私漏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可是个肥差,以往在这个岗位上大捞油水中饱私囊的大有人在,而杨殷却是个清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为人正派,恪尽职守,秉公无私,因此在工人群众中颇具威信。</p><p class="ql-block">另外也就是在这期间,杨殷经常去到码头,了解劳苦大众码头工人的困苦境遇,思想感情上也慢慢发生了变化。</p><p class="ql-block">紧接着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各种新思想新思潮竞起,马克思主席在南方广泛传播开来。</p><p class="ql-block">杨殷在街头买到了《新青年》《共产党宣言》等书籍,并从中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p><p class="ql-block">这时,原本自护法运动失败,亲眼看着自己崇拜的“偶像”孙中山功败垂成被迫离开后就处于迷茫期的杨殷,突然看到了新的希望,思想上开始发生变化,到最后完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p><p class="ql-block">1922年冬,杨殷加入中国共产党,毅然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p><p class="ql-block">为了能够专心致力于党的工作,杨殷辞去了广州西关盐务稽查处的肥差,并将把几个年幼的子女分别托给亲戚抚养。</p><p class="ql-block">后为了帮助党组织解决活动经费的困难,杨殷又将家里的几幢楼房、故乡的田产以及妻子的遗物金耳环、金戒指等首饰全部变卖,连同自己的积蓄,一并献给党组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入党后不久,杨殷即被派往苏联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苏联,杨殷接受了苏联专家对他从事秘密工作所具备的专业技能的训练,这为他日后从事从事隐蔽战线工作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1923年夏,杨殷从苏联回国到广东后,根据国共合作的需要,被任命为国民党广州市第四区分部执委兼秘书。</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组织上考虑到杨殷过去在工人群众中颇具威信,决定派他在广州从事工人运动。</p><p class="ql-block">杨殷革命生涯中极为辉煌的一页也便就此开始。</p><p class="ql-block">同年冬,杨殷等被派到广州郊区一个有2000多名工人的大厂——石井兵工厂工作。</p><p class="ql-block">因为早前有同工人打交道的经验,到石井兵工厂后,杨殷迅速同工人朋友们打成一片,并向他们揭露厂方和工贼的剥削压迫,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p><p class="ql-block">而后,杨殷借鉴早年间同社会各阶层,三教九流,尤其是同三合会和洪门中很多朋友交往了解来的洪门组织体系和制度,组建了工人“十人团”。</p><p class="ql-block">“十人团”以10人为一个独立单位,组织纪律严密,有专门的联系暗号和组织徽记。</p><p class="ql-block">第一个“工人十人团”后,杨殷又扩大另建几个“工人十人团”。</p><p class="ql-block">最后,在多个“工人十人团”基础上,杨殷成功建立了“石井兵工厂工人俱乐部”等工会性质的革命团体。</p><p class="ql-block">以“石井兵工厂工人俱乐部”的名义,杨殷揭露了时任石井兵工厂厂长——国民党右派分子马俊超利用职权,擅自克扣工人工资、贪污盗窃等罪行,成功发动工人举行罢工,迫使国民党当局撤销马俊超的厂长职务,工人如数领回被克扣的工资,“倒马”罢工斗争取得了完全胜利。</p><p class="ql-block">之后,杨殷又在石井兵工厂建立工会,发展党员,并建立了广州市白云区第一个党组织,使石井兵工厂工人组织成为广东工人运动中的一个强有力的战斗堡垒。</p><p class="ql-block">后来继任石井兵工厂党组织负责人的谭天度回忆起来还曾由衷感叹:</p><p class="ql-block">“杨殷等同志深入石井兵工厂活动,于1923年冬在该厂组织起‘工人十人团’和‘兵工厂工人俱乐部’,他们在那里打下了工作基础,直至1926年党派我到该厂担任党支部书记和训育部主任时,仍然处处感觉得来。”</p><p class="ql-block">而杨殷在离石井兵工厂后,又被组织上派往粤汉、广九、广(州)三(水)铁路和香港等地组织工人群众,建立工会,发展党员。</p><p class="ql-block">最后在杨殷的努力下,原本帮派观念严重,充满隔阂,难于统一的广东铁路工人团结一致,成立了统一的产业工会,从此成为一支坚强的革命力量,为后来的香港大罢工、北伐战争和广州起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也正因为杨殷在开展工人运动和党建工作中的出色表现,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时,杨殷作为广东党组织的代表出席,特别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广州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受到大会的重视。</p><p class="ql-block">1925年6月,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爆发。香港几十个工会、25万多人先后加入罢工行列,一面派人监视反动工会头头,一面带领武装纠察队,严厉打击敌人破坏社会治安、破坏罢工的行为,最终保证了省港大罢工坚持斗争历时1年零4个月,最终取得胜利,为省港大罢工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党中央因此将杨殷称作“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广东省港大罢工的领导者”,“是一个主持的领袖”。</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也就是在省港大罢工期间,杨殷即觉察到情报工作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因为自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国民党右派和共产党、国民党左派之间的斗争便日趋激烈。</p><p class="ql-block">1925年8月,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被刺。</p><p class="ql-block">而就在此之前,杨殷其实已经得到情报,并迅速转告了廖仲恺。</p><p class="ql-block">但廖仲恺不以为意,无所畏惧,最终遇刺身亡。</p><p class="ql-block">1925年12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p><p class="ql-block">就在大会召开前夕,国民党右派欲故技重施,密谋暗杀出席大会的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代表,以此破坏国共合作。</p><p class="ql-block">而杨殷当时便得到情报,而后专门到佛山挑选了40名身强力壮、精通武术、受过军训的党团员骨干,组成特别保卫大队,日夜负责保卫工作,最终确保了出席国民党“二大”的左派人士和共产党代表的安全,使大会得以安全顺利进行。</p><p class="ql-block">不过国民党右派和共产党、国民党左派之间的矛盾最终无法调和。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彻底撕破脸皮,叛变革命,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p><p class="ql-block">自此之后,我党被迫从公开转入地下活动,5月,周恩来主持成立中央特科。</p><p class="ql-block">我党的情报保卫工作默认从中央特科成立开始,但事实上,在此之前,杨殷已经在广东、香港进行情报保卫工作,成为我党情报保卫工作的重要开拓者。</p><p class="ql-block">就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反对派也在广州发动了“四一五”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瞬间笼罩广东全省。</p><p class="ql-block">广州许多工人为躲避白色恐怖迫害,纷纷疏散回家乡隐蔽,或逃亡港澳。</p><p class="ql-block">杨殷当即将熟悉的几位工人骨干组织起来,建立了一批秘密联络点,并通过他们将其他更多的工人串联起来。</p><p class="ql-block">1927年8月,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更为了挽救革命,我党召开了“八七会议”,毛主席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理论。</p><p class="ql-block">另一边,中共广东党组织遵照中央指示,成立中共广东省委,由张太雷任书记,杨殷任常委,并担任工委书记。</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又在广东成立了南方局,决定由周恩来等主持南方局领导工作,在周恩来未到达之前,由张太雷、杨殷、黄平三人组织临时南方局,开始积极准备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p><p class="ql-block">同年10月15日,在“四一五”事变后即转移至香港的广东省委又召开了省委和南方局联席会议,制定了广州起义的具体行动计划。</p><p class="ql-block">11月,广州起义的准备即进入紧张阶段。</p><p class="ql-block">此时的杨殷虽远在香港,却为广州起义的举行作出了大量贡献。</p><p class="ql-block">他当初建立秘密联络点组织起来的工人们后来大都被编入了广州工人赤卫队,成为了广州起义的重要骨干力量。</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在准备起义前,杨殷即派党员黎胜打入敌广州市公安局当特别侦缉。黎胜又发展了敌公安局长和公安局秘书长的司机陈添、梁暖入党,为党提供了不少情报。</p><p class="ql-block">黎胜之外,杨殷又派出木匠出身经他一手培养的情报员郑全,打入敌广州卫戌司令部谍报科搜集情报。这些情报,对制订广州起义行动计划具有重大帮助。</p><p class="ql-block">而杨殷的义妹出嫁后在广州小北路开的一家柴米店,承担了秘密交通站的职能,广州起义前夕,武器藏匿之地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最后更令人叹服的是,杨殷当时还在读书的女儿杨爱兰,也担负了秘密交通员的工作,杨爱兰后来回忆:</p><p class="ql-block">那时一到周末,她就提着小箱子一样的藤制书包,往返于粤港澳之间,父亲叮嘱她,就跟着前面的叔叔,但不要跟太紧,然后她就不远不近地跟着前面的叔叔,左转右拐,乘船、坐车,等到了工作站,就会有叔叔拿过她的书包,而回到广州,又有叔叔翻看她的作业本,她无意中看到过叔叔把作业本拿到火上烤,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作业本上有用米汤写的情报,拿在火上一烤,字就显现出来。</p><p class="ql-block">1927年12月初,在距离广州起义只剩十多天时,杨殷风尘仆仆地从香港赶回广州,当即投入到对各行业工人的动员和鼓动工作中。</p><p class="ql-block">而后,杨殷亲自参加了战前会议,对农民武装的起义行动方案作具体指导。</p><p class="ql-block">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正式爆发。</p><p class="ql-block">早上6时,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在原广州市公安局内成立,省委书记张太雷任代理主席兼人民海陆军委员。</p><p class="ql-block">而杨殷任人民肃清反革命委员,除了要协助张太雷,在起义指挥部参与商议决策,还需要去到前线巡视指挥,协调起义军各部协同作战。</p><p class="ql-block">12日中午,张太雷到前线指挥作战途中遇敌袭击中弹牺牲。</p><p class="ql-block">起义形势急转直下。杨殷接任广州苏维埃政府代主席职务,挑起了重担,并出色完成了任务。</p><p class="ql-block">但因敌我力量实在悬殊,广州起义武装在经过三天浴血奋战后最终失败。</p><p class="ql-block">总指挥部无奈作出撤退决定。杨殷亲自率领部分工人赤卫队承担掩护撤退任务,直到敌人逼近公安局,他才和剩下的十几个同志一起冲出重围,撤出广州。</p><p class="ql-block">而广州起义尽管失败,起义军民无比英勇的战斗精神,却给予了中国人民极大鼓舞。</p><p class="ql-block">起义的许多领导人和保留下来的武装力量,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革命火种。</p><p class="ql-block">而杨殷不但为广州起义的举行做出了大量贡献。在起义失败后,更积极组织退却,做了大量的善后工作,因此被称作广州起义的“指导领袖之一”。</p><p class="ql-block">广州起义后,杨殷去到海陆丰,同彭湃(杨殷和彭湃并称“工农两巨星”)一起,继续坚持武装斗争。</p><p class="ql-block">1928年,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杨殷作为正式代表参加。</p><p class="ql-block">在这次会上,按得票多少,杨殷排在苏兆征、关向应、罗登贤、毛泽东等人之后,第一次当选为中央委员。</p><p class="ql-block">六大以后,杨殷任中央军事部部长,同年11月,又增补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自此进入了中央领导集体,肩负起了领导全国艰巨的革命武装斗争的历史重任。</p><p class="ql-block">只可惜在1929年8月24日,由于叛徒告密,杨殷与彭湃等一批共产党人在上海被捕。</p><p class="ql-block">狱中,国民党反动派面对杨殷这位曾跟随国父孙中山推翻清朝的老同盟会员,表示只要他回心转意,回归国民党队伍,就允他高官厚禄和享不尽的荣华富贵。</p><p class="ql-block">结果遭到杨殷严辞斥责:“你们这些败类,背叛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与孙先生背道而驰,只会给孙先生抹黑。你们是国民党中的反动派,只懂得祸国殃民,要我投降万万不能!”</p><p class="ql-block">知道彻底惹恼敌人,已然走不出监狱的杨殷在给党中央的信中说:</p><p class="ql-block">“我们已共同决定临死时的宣说词了。我们未死的那一秒以前,我们努力做党的工作,向士兵宣传,向警士宣传,向狱内群众宣传。”</p><p class="ql-block">8月30日,在被捕6天后,杨殷被国民党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刑场。</p><p class="ql-block">就义前,年仅37岁的他态度从容,慷慨自若,只高呼7个字:“朝闻道,夕死可矣!”令人震撼。</p><p class="ql-block">杨殷牺牲后,1930年代初,7所红军学校以他的名字命名,中央苏区设立了杨殷县。</p> <p class="ql-block">杨殷是孙中山贴身保镖,官至我军军委主席,被枪毙大笑三声留七个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1914年,一个来自广东的22岁年轻人,为了给被誉为“中国近代革命先驱者之一”的宋教仁报仇,行刺了时任上海镇守使郑汝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次“刺郑事件”,震惊了全国,同时也让这位年轻人名声大噪,此人就是杨殷,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安全保卫活动中,杨殷是个不可忽视的人物,由于过早牺牲,他的建树几乎不为人知。</p><p class="ql-block">他不仅是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的贴身保镖,官至我军军委主席,他被枪毙时,大笑三声留下了七个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身上究竟有怎样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孙中山的亲密战友</p><p class="ql-block">杨殷的曾祖父杨启文早年在澳门卖猪仔,之后去美国做苦工,历时20载,后挖到金矿,荣归故里,在家乡兴家立业,修桥筑路,让贫瘠的翠亨兴旺起来,而杨家也成为翠亨村的望族。</p><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20世纪初,翠亨村走出一位名震天下的人,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孙中山,杨家宇孙家都是翠亨大户,且相隔不远。</p><p class="ql-block">杨殷的堂叔杨鹤龄自儿时起,就是孙中山志同道合的挚友,成年后又一起参加反清革命,孙中山每次从海外回老家,杨鹤龄都会带着杨殷一块去看他,一起拍照欢聚,杨家是孙中山革命的支持者和同盟者,孙中山的革命训言也成了杨氏家族的家训。</p><p class="ql-block">孙中山是杨殷儿时的偶像,因此1911年3月19日杨殷加入同盟会,在总支部做秘密联络工作。</p><p class="ql-block">1917年,孙中山任海陆军大元帅,决定出兵讨伐北洋政权,在这个重要时刻,孙中山聘任25岁的杨殷成为自己的卫队副官,并在大元帅府担任军机要务,杨殷在澳门学过少林拳,一般三五个人近不了身,他其实就是孙中山和宋庆龄身边的贴身保镖。</p><p class="ql-block">1918年5月,因滇,桂军阀排挤,孙中山离开广州赴上海,“护法运动”失败,杨殷将孙中山夫妇送到码头。</p><p class="ql-block">之后,他便在好友杨章甫和梁富然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经费缺乏,杨殷就将家里的田地和房产连同身故妻子的首饰一起卖了,交给组织充当经费,后来为了投身革命将盐务处师爷的职位也辞掉了。</p><p class="ql-block">1922年年底,受党组织的派遣,杨殷奔赴苏联学习,1923年3月,赴苏联学习的杨殷返回广州搞工运,发动省港工人大罢工,之后出任广州市公安局顾问。</p><p class="ql-block">在广州起义中,挑选了一批立场坚定,受过武术训练的军事工农骨干,组成了一支特别的保卫大队,亲任大队长,日夜工作,让参会的中共负责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安然无恙。</p><p class="ql-block">广州起义中,杨殷负责总指挥部的参谋团工作,组织并亲身指挥广州工人赤卫队战斗,在广州起义中战功赫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位安保工作的开拓者还是被叛徒出卖……</p><p class="ql-block">英勇就义</p><p class="ql-block">1928年1月,杨殷率撤退部队前往海陆丰,与澎湃的海陆丰农民运动相结合,扩大了东江的苏维埃运动和武装斗争。</p><p class="ql-block">4月,当选中共广东省委委员,6月,杨殷出席了莫斯科举行的中共六大,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政治局候补常委。</p><p class="ql-block">为加强党的军事工作,中共六大决定恢复中共中央军事部,由杨殷担任部长,委员有杨殷,周恩来,项英和关向应,不久又增加李硕勋,李超时为委员。</p><p class="ql-block">7月22日,杨殷与周总理,顾顺章以及一些军事技术人员组成特别委员会,杨殷担任书记职务,8月,杨殷由莫斯科回上海,在中央领导机关主持军事工作,并曾道江苏,山东,安徽等地指导武装斗争和白区工作。</p><p class="ql-block">海陆丰苏维埃政权落入敌手后,澎湃奉命到上海出任中央农委书记兼江苏省军委书记,杨殷派白鑫做澎湃的秘书,白鑫的住处因此成了中共一个重要的联络地点。</p><p class="ql-block">随着全国革命进入低潮,白鑫对革命前途丧失信心,被白色恐怖吓住,成为叛徒,导致杨殷,澎湃和上海总工会副总指挥张际春,中央军事部委员兼江苏军委委员颜昌颐等负责人被法租界的巡捕和上海公安局逮捕。</p><p class="ql-block">在狱中,敌人对杨殷进行各种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但是作为昔日的同盟会成员,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杨殷一直不为所动,他坚定地说道:“我杨殷七尺男儿,,岂能与败类为伍,要我投降万万不能……”</p><p class="ql-block">1929年8月30日,杨殷被敌人秘密杀害,年仅36岁,在临终前,他从容赴死,大笑三声并且留下七字遗言:“朝闻道,夕死可矣!”</p><p class="ql-block">周总理得知死讯后,勃然大怒,更是派出顶尖的特科高手,将叛徒白鑫刺杀于公馆门前,为杨殷,彭拜等人报了仇。</p><p class="ql-block">杨殷牺牲时年仅37岁,为了纪念烈士,中国工农红军特建立澎杨军事政治学校,以此来纪念澎湃,杨殷这两位“革命工农两巨星”。</p><p class="ql-block">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江西省兴国县一部分划为新县,名杨殷县,以志对烈士的纪念。</p><p class="ql-block">杨殷短暂的一生雄壮激越,他创建的消息局,手枪队和开创的肃反工作等,不论是组织形式,还是活动性质,都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保卫机关的雏形,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公安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杨殷是宋庆龄的贴身侍卫,后成我军军委主席,被枪决时大笑三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变迁中,总会发生一些令人叹息的事件,因为无论哪个年代,都会有一些英雄和反动分子共存。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历史人物,他曾跟随孙中山革命,后来成为军委主席,但却遭到了蒋介石的毒手。</p><p class="ql-block">杨殷于1892年出生在广东中山翠亨村,是孙中山先生的同乡。1904年,在学堂期间,他受到革命党人的影响,逐渐倾向于革命。1911年,19岁的杨殷在孙中山长兄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在广州、香港等地参加了同盟会的工作。</p><p class="ql-block">据当时的人回忆,杨殷像宋公明一样,喜欢乐善好施,结交天下好汉,很多人都愿为他效劳,很多洪门的弟子也在他的影响下加入了同盟会。</p><p class="ql-block">在民国初期,宋教仁的遇刺是个重要事件,但很少有人知道,刺杀宋教仁的郑汝成是上海镇守使,也差点被一位好汉刺杀,这位好汉就是杨殷。从此,杨殷的名声传遍全国。</p><p class="ql-block">1917年9月,护法运动爆发后,杨殷被任命为孙中山先生新成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卫队副官。由于护法军政府被南方军阀掌控,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前往上海。杨殷也因厌恶军政府内部的权力斗争而辞去职务。之后,他应亲戚的推荐来到广州西关盐务稽查处工作。</p><p class="ql-block">五四运动后,杨殷感到前途迷茫,恰好在这个时候,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发生了改变。在乡里亲友的帮助下,他的思想得到了提高,随即坚信只有革命才能拯救中国,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p><p class="ql-block">1922年秋,杨殷在梁复然等人的介绍下加入了共产党。为了全心全意为党工作,他辞去了盐务稽查处的工作,将所有财产变卖交给了党组织作为经费,还将孩子们托付给亲戚。</p><p class="ql-block">熟悉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周恩来在1927年成立了中央特科,培训了一支特工队伍,专门从事情报和锄奸工作。实际上,在中央特科成立前,杨殷在广州就成立了类似的组织,包括情报局和手枪队等机构,与上海的中央特科相呼应。</p><p class="ql-block">1928年,中共六大在莫斯科举行,杨殷被任命为中央军事部部长,成为周恩来之后的第二任军事部部长,也就是早期的军委主席。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的军事部委员还包括周恩来、项英、彭湃、关向应等人。</p><p class="ql-block">然而,杨殷的结局却令人惋惜。当时军事部的秘书白鑫是彭湃的下属,与彭湃有仇,他被紧张的革命氛围吓破了胆,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他叛变了。</p><p class="ql-block">1929年8月24日,彭湃通知白鑫下午要召开军事委员会,让他准备一下。军事委员会包括周总理、彭湃、杨殷、颜昌颐等重要领导。</p><p class="ql-block">白鑫觉得这次他一定能立下大功,他转身告诉了国民党特务范争波。当天下午四点,除因其他原因不能参加会议的周恩来外,其他军事委员都被抓住了,包括杨殷在内。</p><p class="ql-block">杨殷作为老同盟会成员,跟着孙中山推翻了清朝,还曾刺杀郑汝成,他在国民党中也颇有声望和地位。</p><p class="ql-block">当时审讯杨殷的人告诉他,如果回到国民党,他将得到高官厚禄。然而,杨殷绝不会被这些名利所迷惑,他表示绝不会与满手鲜血的蒋介石同流合污。</p><p class="ql-block">在狱中,杨殷没有放弃一刻为党工作的机会,不断向狱友和看守士兵宣传革命,揭露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丑行,感动了许多人。他们常常高唱国际歌,鼓舞着狱中同志的斗志。</p><p class="ql-block">杨殷、彭湃等人被捕后,周恩来全力组织营救,计划在被押解到龙华警备司令部途中将他们解救出来,可惜没有成功。</p><p class="ql-block">1929年8月30日,蒋介石亲自下令秘密枪杀了彭湃、杨殷、颜昌颐和邢士贞四位同志。杨殷面对死刑时仍然平静自若,大笑三声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他向士兵和狱中群众发表了最后的遗言,唱着国际歌,高呼口号,勇敢地就义。杨殷牺牲时只有37岁。</p><p class="ql-block">当然了,叛徒也没有好下场。仅仅11月11日,在周恩来和陈赓的命令下,叛徒白鑫被中共中央特科的红队在上海击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殷牺牲后,年幼的杨爱兰谨记父亲的嘱托,从不依靠烈士后代的身份向组织寻求帮助;外孙女崔静薇更是遵循外祖父的志愿,在祖国最需要人才的边疆选择了背井离乡,投身大西北建设,长达37年。</p><p class="ql-block">在93岁那年,杨爱兰不仅无偿将杨殷故居捐献给政府,还将翠亨村属于她的房产全部捐赠出去。子女们对杨爱兰的举动没有任何反对,因为他们明白,他们要将烈士的精神代代相传,才能不辜负杨殷等先辈的血脉。</p><p class="ql-block">如果杨殷等烈士有机会看到今天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他们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吧!</p> <p class="ql-block">杨殷是宋庆龄贴身侍卫,多次救过孙中山,被叛徒出卖牺牲,遗言七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人为了保全性命而卑微的活着,同样也有人为了真理而不惜一切代价斗争到底。1929年就有一位名叫杨殷的特殊犯人,被押上了断头台。</p><p class="ql-block">他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曾当过宋庆龄的贴身侍卫,还几次救国父孙中山于水深火热之中,甚至还被我党委以重任担任过军委主席。那么杨殷究竟有多么传奇的一生呢?为何在行刑之前他又大笑三声?</p><p class="ql-block">一、选择加入共产党</p><p class="ql-block">杨殷是广东中山人士,出生在了一个条件比较不错的家庭中。因为小时候比较顽皮淘气,所以有一段时间家人也请来了师傅授其武功,磨练一下身体意志。</p><p class="ql-block">不得不说杨殷确实是一个天资聪颖,且颇有武学天赋的孩子。成长历程中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优异,而且还凭借自身努力考进当时极负盛名的广州圣心书学院深造。</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已经是1910年,广东一带革命势头非常猛烈。在这种大环境熏陶下,接受了先进思想武装的杨殷怀揣着热切报国心,加入到中国同盟会中,算是一个元老级人物。</p><p class="ql-block">多年以来他跟随孙中山先生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职位也是不断升迁变动。1917年已经成为孙先生军政府卫队副总指挥,而且兼任着参军,基本全权保卫大元帅府的安全,由此可见孙中山对杨殷的信任程度。</p><p class="ql-block">然而这么一位副总指挥,在1919年后思想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年“五四运动”爆发让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在早期共产党人带领下,全国各地都爆发了不同程度的起义,他们前仆后继想要推翻腐朽的北洋政权。</p><p class="ql-block">这种为了争夺民族希望而不顾生命的行为,让杨殷心里非常震撼感动。虽然还不是共产党人,但他却非常关注我党的一举一动。</p><p class="ql-block">1922年在宋庆龄身边工作一段时间后,杨殷最终下定决心加入共产党。对于他的到来我们自然也非常欢迎,甚至还为其安排了前往苏联学习的珍贵机会。</p><p class="ql-block">二、能力出众的军委主席</p><p class="ql-block">自打从苏联回来以后,杨殷将所有工作重心基本全部放在了工人运动上。因为苏联建国就是凭借工人暴动,所以有非常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p><p class="ql-block">当时处于国共合作重要阶段,他放弃了地位高且安逸的部门工作。继而在组织安排下,亲身赶赴广三、广九、粤汉等主要铁路宣传共产思想,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及时建立基层党组织以及总工会。</p><p class="ql-block">事实证明杨殷并没有让组织失望,在他的持续努力与坚持下,工人们逐渐被共产主义思想所感染,成为党的坚定革命力量。后来又赶赴香港动员工人,同样取得不错成效。</p><p class="ql-block">当然这一切努力全部都是有成效的,1925年随着“五卅惨案”爆发,接到组织命令的杨殷迅速展开了行动。他带领着工人们掀起了省港大罢工,逼着那些腐朽政权做出让步,取得一次伟大的成功。</p><p class="ql-block">鉴于杨殷的工作能力以及各方面素质,党组织也是委以重任,将很多重要职务全部交给了他。然而真正让其一战成名,还是在广州起义中的表现。</p><p class="ql-block">1927年迫于革命形势需要,已经是广东省委常委兼军事委员会主任的杨殷,开始参与带领广州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p><p class="ql-block">为了防止敌人增援赶到,也注定这场战斗必须速战速决。然而广州公安局却成为了一块难啃的骨头,不想因此影响大局的他,亲自带领敢死队人员冲了过去,身负多处创伤最终拿下公安局,继而解放全广州。</p><p class="ql-block">因为这次出色的表现,所以在1928年中共六大上一跃进入中央政治局,此后仅隔一年时间又担任军事部长、军委主席等多个重要职务。</p><p class="ql-block">三、遭到出卖英勇就义</p><p class="ql-block">虽说杨殷已经身居高位,但当时中国革命形势不容乐观,白色恐慌逐渐从上海蔓延至全国。为了打击那些嚣张的国民党反动势力,他在全国各地四处奔波,甚至亲临一线指挥战斗,以保障武装斗争取得彻底胜利。</p><p class="ql-block">可杨殷万万没有想到,在他身边有一位名叫白鑫的人竟然被策反了,以至于自己和同是中央政治局领导的彭湃同志全部被捕入狱。</p><p class="ql-block">因为杨殷的特殊身份,所以一开始那些国民党反动势力还企图将他策反套取更多情报。但他们没有想到,杨殷是一个铁打的硬骨头,甚至对蒋介石一通谩骂。</p><p class="ql-block">眼看阴谋失败反动势力们也只能将情况汇报给蒋介石,自己并不好做手脚,毕竟他也算是国民党的元老级人物。</p><p class="ql-block">就这样在蒋介石示意下,杨殷等一些共产党同志于1929年8月30日被押赴刑场。可在行刑前他并没有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反而仰天大笑三声说出“朝闻道,夕死可矣”,就义那年才仅37岁。</p><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虽然杨殷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但他同样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与牺牲,甚至在生命的最后那一刻,还咬紧牙关绝不出卖党组织,这种精神确实令人感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