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甲辰年冬月,我们牛毛细雨按牛角同学安排,来了一趟由他亲自独驾的昆山游(那里有他的老战友,心里唱着《怀念战友》,一路飞驰而去)。</p> 昆山这个地方经济非常发达,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县级市之一,交通也是异常便利,陆路不仅有公路铁路,甚至还有地铁与苏州上海相联。我们采取蛙跳方式:住昆山,然后四面出击……千灯、甪直、锦溪。 千灯古镇 <p class="ql-block">古镇大门(今天天气不好,相片比较灰暗)</p> <p class="ql-block">古镇有2500年历史了,“千灯”这个名字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据说更早更早的春秋时期,吴王寿梦(姬乘)为抵御海寇而大造烽火台,其第一千座正好落在此地,因此得名“千墩”。</p><p class="ql-block">又据说到了清朝晚期,因为该地土墩上长满了一种可以做红色染料和药材的草,名为“茜草”,所以在宣统二年(1910年)“千墩”被改名为“茜墩”(音近“千墩”)。</p><p class="ql-block">还是据说,及至20世纪60年代,为了更好地体现古镇的文化特色和象征光明、辉煌、富裕的寓意,经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茜墩”改名为“千灯”并沿用至今。</p> 进入古镇 千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千灯古镇的内涵十分丰富,文脉源远流长,素有“金千灯”美誉。这里先后走出了一文一武2位状元、25位进士,诞生了先贤顾炎武、“昆曲鼻祖”顾坚等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文化巨擘,现存有“良渚文化”遗址少卿山,“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延福禅寺和秦峰塔等历史古迹。其中,始建于南朝梁的古塔“秦峰塔”和“顾炎武故居及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昆曲发源地位于古镇石板街上的顾坚纪念馆(南大街116号)。顾坚是元末明初的戏曲家,被誉为昆曲的创始人,馆内展示了昆曲的历史和经典剧目。 古镇里流淌着一条名为“尚书浦”(也称千灯浦)的河…… <p class="ql-block">河水颜色不佳,南方河流水色都这样,各酒店都拿瓶装水给旅客喝……</p> 有点儿陶醉的赶脚…… <p class="ql-block">石板街 千灯的明清石板街为“江南一绝”,是江苏省内保存最长、最完整的石板街,绵延达2公里……</p> 登上望江楼,可以观览千灯浦上的景色…… 古镇依旧处于真实生活中,原住民就在镇中居住生活,只是有些在沿街处做着买卖……各种吃食特产很好地保留着旧日传承。 沿着千灯浦是一条走廊,可供游人休息…… 风鸡腊肉是江南特有的美味…… “奥灶面”也是整个昆山的美食…… “奥灶面”的面就是这样一窝窝的做出来……据说全昆山最好的奥灶面就出自千灯…… 长鱼奥灶面(好吃) <p class="ql-block">桥头有一处网红“油炸萝卜丝饼”,味道极好,过程看着会有点浮想联翩……千灯美食还有很多,慢慢品尝吧。</p><p class="ql-block"><br></p> 延福禅寺 延福禅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寺庙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昆山市六大古刹之一。 延福禅寺由千灯镇人王束舍宅捐建,初名“般若寺”。五代开平二年(公元908年)重修,赐名“延福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真宗赵恒皇帝改赐“延福教寺”。<br> 元末寺毁,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重建。清同治年间,清军与太平军作战时,该寺再次毁于战火,仅存后房数间及和尚数名。<br><br>新政府成立后和尚转业,后房移属医院。1997年,延福禅寺在昆山市佛教协会及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恢复开放,并进行了修复和重建。<br> 天王殿里供奉着弥勒菩萨…… 秦峰塔 天王殿后面就是这座著名的“秦峰塔”,该塔是延福禅寺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塔高38.7米,为砖木结构,外观呈四方形,每层每面设有门,塔壁上每层每面镶嵌两尊释迦牟尼佛像,共56尊。塔顶设有茶室,塔檐铜铃随风鸣响,其声悠远如同古乐。 大雄宝殿 位于寺院北侧的中轴线上…… 殿内中央供奉的是三身佛,包括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报身佛卢舍那佛和应身佛释迦牟尼佛。殿两侧供奉的是十二圆觉菩萨和药师佛、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观世音菩萨 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 地藏菩萨 玉佛殿 殿内供奉着一尊世界上最大的缅甸玉石卧佛——释迦牟尼涅槃像。这尊玉佛由一整块长12米的缅甸玉雕琢而成,重约30吨,镶嵌有1500多颗宝石和翡翠…… <p class="ql-block">玉佛殿内还供奉着一万尊小玉佛……</p><p class="ql-block"><br></p> 顾炎武故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顾炎武在青年时期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失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故改名炎武。他漫游南北,十谒明陵,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 <p class="ql-block">故居原来占地6亩,现已扩至60亩,其中顾炎武墓地和顾园直接相连,形成墓、祠、厅一体的园林布局,在千灯由大户名宅构成的古建筑群中最值得称道,为千灯诸景之首。</p> “道崇礼范”(徐乾学 题,顾炎武外甥) 顾氏南宅“贻安堂”(廖纶 题),现存五进明清建筑,雕梁画栋 顾炎武墓及故居导览图 顾炎武墓 <p class="ql-block">内湖</p> <p class="ql-block">亭林祠(后人建此祠以纪念先生) “亭林”为先生自号:今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的北面原有亭林湖,先生祖上顾野王晚年居于湖近,人称顾亭林。先生非常敬慕这位先祖,因此自号“亭林”,后来的学者都尊称他为“亭林先生”。</p> 祠中的古代画像与当代铜像 松庄 亭林先生40岁以后,历30年,遨游北方,在山西结识了大学问家傅山和朱彝尊,相见恨晚,定为挚友。傅山为先生安排在太原松庄的别墅,存置先生的万卷古书并住所。 现在这里植松三株,以示三位老友敦厚深情。后不幸一株病亡,即代以坚石至今……观读说明,令人唏嘘不已。 <p class="ql-block">“诚信”二字为何被这样安放?见过顾先生的一句,“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取自《廉耻》)不知道列位看官会作何想?昆山千灯人,有心了。</p> 顾炎武先生塑像前,一小姑娘蹲跪手抄先生简历…… <p class="ql-block">有见年轻人如此上心者,何愁天下廉耻诚信不复正置哉!</p> “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顾炎武 诗句) “今日所以变化人心,荡涤污俗者,莫急于劝学、奖廉二事。”(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 “我们每个国民都应该努力。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毛泽东) (以上全部摄录于顾炎武纪念馆)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ufgbmh" target="_blank">牛毛细雨昆山游(甪直古镇)</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2eliyz" target="_blank">牛毛细雨昆山游(锦溪古镇)</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