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自然是最好的活教材,要解放儿童的双手和大脑,解放儿童的空间与时间,让儿童到广阔的自然界和社会中去探索,在积极的探索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世界,丰富经验,培养其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 </p> 肥肥缘起 <p class="ql-block"> 在一次户外亲自然活动中,我们来到了种植园,孩子们发现了其他班级种下的其他菜苗都已经开始长大,但是我们班级种植的茄子苗却都还是小小一株而且都快枯萎的样子。为了更进一步探知茄子苗生长的秘密,我们的探索之旅由此开始......</p><p class="ql-block"> 幼:老师,这旁边小小株的也是菜吗?</p><p class="ql-block"> 师:对的,为什么这些菜这么久了,还是长的这么小呢?</p><p class="ql-block"> 幼:因为这些菜还是小宝宝吗?他们还没有长大。</p><p class="ql-block"> 幼:那我们再浇点水,让它们长得更快更好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段时间的浇水活动结束后,我们根据孩子们的观察和发现及时进行了追问:“植物有没有发生变化呢?”孩子们对此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p> <p class="ql-block"> 幼:茄子感觉长大长高了一些呢。</p><p class="ql-block"> 幼:因为我们上次给它们浇过水了。</p><p class="ql-block"> 幼:因为这几天都在下雨,所以它们又活过来了吧。</p><p class="ql-block"> 师:那除了水能让它们重新活下来,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让它们长得更快更好吗?</p><p class="ql-block"> 幼:我们可以施肥呀!</p><p class="ql-block"> 师:那肥料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面对长不大的茄子苗,孩子们从水份充足与否,延伸思考到土壤营养。肥料是保证植物生长发育的所需养分,可是肥料的种类不少,一知半解的孩子们并不知道我们的茄子苗需要何种肥料,又该如何获取肥料。</p> <p class="ql-block"> 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制定了课程活动前审议,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探索肥料的秘密</p> 锁定“肥肥” <p class="ql-block"><b><u>我们如何获取肥料呢?</u></b></p> <p class="ql-block"> 俊言:我们可以买肥料,我爷爷也是买的。</p><p class="ql-block"> 舒夏:我们奶奶种菜施肥的时候放的是鸡粑粑。</p><p class="ql-block"> 麒鸣:我们可以自己做呀,不用钱的。</p><p class="ql-block"> 家奇:是的,我和爸爸查资料,抖音里说水果皮和蔬菜就可以做成肥料呢。</p> <p class="ql-block"><b><u>哪种肥料适合我们的植物? </u></b></p> <p class="ql-block">生活中的化肥</p> <p class="ql-block"> 基于孩子们现阶段的认知能力并结合大家的兴趣点,我们本着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原则设计了调查表,调动家长资源,搜集与肥料相关的知识。</p><p class="ql-block"><b>我们的发现:</b></p><p class="ql-block"> 通过调查孩子们发现,化肥购买途径容易,但是会破坏生态环境、对人体有伤害、对食物的本身也有影响,而有机肥营养高,身边的常见的果蔬都可以作为有机肥的材料去制作。</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通过对亲子调查表的汇总与梳理,发现小朋友们已知晓肥料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有机肥可以利用果皮、草木灰、动物的粪便进行制作。有机肥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还可以保护环境,无机肥会污染环境。同时,他们对于制作有机肥中的液体肥料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span style="font-size:18px;">材料易于收集,不仅可以将身边的厨余垃圾再利用,容器也可以使用废旧水瓶。变废为宝的同时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span></p> <p class="ql-block"><b><u>厨余垃圾种类多,都可以利用吗?</u></b></p><p class="ql-block"> 通过师幼讨论我们发现孩子们对于制作液体肥的知识较匮乏,由此我们展开对于液体肥制作的集体活动,便与幼儿更具方向性的开展探究。</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先观看学习液体肥制作的视频,又机智地提出可以从家里收集水果皮收集水果餐后的果皮,于是孩子们的制肥计划紧罗密布地开展着……</p> <p class="ql-block"> 制作液体肥步骤</p> <p class="ql-block"><b>教师思考</b></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系列的经验探索、方法学习与资源利用,幼儿已经对肥料构建起一定的知识框架,顺利敲定了适合本班使用的肥料——液体肥,初步学习掌握液体肥制作工序与技法,孩子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启他们的制肥之旅。</p> 制作“肥肥” <p class="ql-block">准备材料</p> <p class="ql-block"><b><u>开始制作液体肥啦</u></b></p> <p class="ql-block">1.撕碎材料 弄碎材料可以方便装瓶,也能让果皮等快速发酵。</p> <p class="ql-block">2.装瓶 我们互相帮忙处理材料,并分享材料,你一点我一点将处理好的材料装瓶,我们瓶子里的果蔬种类越来越丰富啦!</p> <p class="ql-block">3.加水 加适量的水,把果蔬皮都包裹起来,切记,加水要小心不能太满溢出来哦!</p> <p class="ql-block">4.加红糖 糖是微生物的能量来源,可以加速微生物分解,让有机肥发酵更加充分。</p> <p class="ql-block">5.套气球🎈 有机原料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发酵,产生气体,会使干瘪的气球鼓起来,所以套上气球有利于观察发酵情况过程。</p> <p class="ql-block">液体肥制作完成啦✅</p> <p class="ql-block"> 虽然观看制作视频时步骤多,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快。在撕、剪果皮的时候一点都不感觉脏,手反而香香的,和伙伴一起相互装瓶、套气球🎈,比一个人操作要方便快速多了!而且做肥料让我们知道了很多科学知识,真有趣真好玩。</p> “肥肥日记” <p class="ql-block"><b><u>我们怎么记录发酵时长? </u></b></p><p class="ql-block"> 师:肥料发酵需要时间,等到发酵成功后你们还能记得制作时间和使用的材料吗?</p><p class="ql-block"> 煜欣:有什么办法记录吗?</p><p class="ql-block"> 恩柠:可以画上我的学号还有头像,就可以认出是我的瓶子啦~</p><p class="ql-block"> 关关:我觉得需要把制作的日期写上,不然会忘记什么时候做的。</p><p class="ql-block"> 恒佳:我们用了很多果皮材料,每个人材料不一样的,也要画下来。</p> <p class="ql-block"><b><u>我们的气球鼓起来啦</u></b></p><p class="ql-block"> 浩腾:气球鼓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年恺:我们的瓶子长胖了。</p><p class="ql-block"> 雅程:气球🎈会爆炸吗?</p> <p class="ql-block"><b><u>液体肥里面的气体是哪来的?</u></b></p> <p class="ql-block"> 关于这股气体,孩子们提出了无数的猜想,教师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后再进行更有目的性的推测和讨论,经过几番观察讨论,孩子们发现了以下几点变化……</p> <p class="ql-block"><b><u>怎么判断我们的液体肥成功了呢? </u></b></p><p class="ql-block"> 了解了气体是如何产生后,孩子们又对液体肥的味道产生了好奇,有孩子提出在观察时好像闻到了一些味道,于是他们准备打开瓶盖一“闻”究竟……</p><p class="ql-block"> 幼:“这气体会是什么味道呢?我好想打开闻一下了”</p> <p class="ql-block"> “呲~”!伴随着气体释放的声音,瓶子打开了,瓶中传出了不同气味,孩子们发现有的闻起来很清爽,混合着一股淡淡的酸酸的果味,有的闻起来像臭鸡蛋的味道,臭臭的。</p> <p class="ql-block"> 气味刚好可以显示出液体肥是否成功,一香一臭的味道是液体肥成功与否的标志。香香的液体肥肯定是成功的,臭臭的液体肥可能在发酵的时候烂掉了,所以臭臭的。</p> <p class="ql-block"><b><u>过滤</u></b></p><p class="ql-block"> 观看制作视频时中我们了解到制肥的最后一步是过滤,我们马上开始行动起来,可是…</p> <p class="ql-block"> 这次过滤,我们的办法是两个瓶口相接,让液体自然流出,可是这样不仅使得瓶子里的液体容易倒在手上、地上,还会使得果蔬的残渣流入新的瓶中。</p> <p class="ql-block"><b><u>怎样更好过滤残渣呢?</u></b></p><p class="ql-block"> 麒鸣发现有小朋友带来的瓶子可以过滤,它的瓶盖上有个洞洞,刚好可以让肥料水流出去,把果皮留在原来的瓶子里。</p> <p class="ql-block"> 但是,这个盖子太小了,过滤一会儿就要倒果皮,实在是太慢了。</p> <p class="ql-block"> 致远小朋友提出家里有盛老酒的漏斗,下面尖尖的上面大大的很适合用来过滤肥料,可以带来使用。</p> <p class="ql-block"> 在前次经验和适宜工具的辅助下,孩子们顺利完成了本次过滤,无渣滓液体肥灌装完成</p> <p class="ql-block"><b>教师的思考</b></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制肥过程中,从猜想到预设再到实践,与此期间,孩子们的思维创新能力、观察力、整合力及执行力都得到了一定发展。在不断地思考和试错中,孩子们更深刻的意识到团队协作的必要性,交往合作能力得以逐步提高。</p> <p class="ql-block"> 家长助教活动实录</p> 智用“肥肥” <p class="ql-block"> 在制作液体肥后将近两个多月,孩子们根据经验判断,有部分的液体肥发酵成功啦!这一发现,让小朋友们满心欢喜。液体肥制作收获成功,孩子们迫切的想要把它们给用起来。</p> <p class="ql-block"><b><u>怎样使用液体肥呢?</u></b></p><p class="ql-block">师:液体肥已经制作好啦,如何使用呢?</p><p class="ql-block">幼1:直接给植物角的植物施肥。</p><p class="ql-block">幼2:不行,不行,要加水才可以施肥的。</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的验证答案,老师带孩子一起查询资料,进行结果的分享。</p><p class="ql-block"> 调查发现:液体肥需要兑水才可以施肥,比例是1:3</p><p class="ql-block"> 新的问题产生了,如何让孩子们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这个比例,对此教师选择借助工具量杯。让孩子知道每次取10ml液体肥后就倒入30ml的水。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加直观的理解比例关系,也便于孩子对液体肥进行兑水配置。</p><p class="ql-block"> 借助量杯,感知比例和等量关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会使用工具。</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带上发酵好的液体肥来到种植区,用清水稀释进行浇灌,小朋友们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希望植物在他们的帮助下茁壮成长。</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段时间的施肥,孩子们发现植物角的植物有明显的变化,叶子绿油油的,还长高了不少。种植的茄子苗也长高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将剩余的肥料水帮助别的班的菜地施肥,还有幼儿园里的其他植物🌵</p> <p class="ql-block"> 我们有很多瓶肥肥,可以和其他班小朋友交换,用他们的物品换我们的肥肥~</p> <p class="ql-block"> 交换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b><u>课程评价</u></b></p> <p class="ql-block"><b>幼儿的收获与感受(幼儿表征)</b></p> <p class="ql-block"> 我刚开始做的肥料失败了臭臭的好伤心,但是后来我知道怎么做香香的肥料以后,我又做了一瓶,成功了,是香香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用自己做好的肥料去给种植园的植物浇肥,让我们的茄子快快长大,好开心~</p> <p class="ql-block"> 我和好朋友一起做了一瓶香香的肥料,我们成功啦,我们太厉害啦!</p> <p class="ql-block"><b>幼儿自评:</b>本次探索活动我们让幼儿通过绘画表征、语言表述等方式回忆沤肥的原料、工具、成果的标准以及过程,对自己这次制肥活动是否满意。</p> <p class="ql-block"><b>家长评价</b></p><p class="ql-block"> 本次看孩子制作液体肥最大的感触就是:要给孩子主动思考的机会。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性的给予孩子太多,将自己的想法附加给他们,帮他们做决定,实际上孩子们在面对困难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他们在这次的制作肥料中,我相信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和伙伴们面对同一项任务时配合和沟通的能力。给孩子自主做好一件事情的机会,这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去实施的。</p><p class="ql-block"><b>教师评价 </b></p><p class="ql-block"> 回顾本次班本课程活动,我们始终以孩子为主,教师的角色始终是倾听者、旁观者和协作者,我们在旁持续观察,以此来把握时机用适当的方式介入引导。孩子们在制作有机肥时友好交流,平等思考,学会借助同伴的力量去齐心协力解决问题,合作能力发展的同时行动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每一次遇到问题,孩子们不胆怯不退缩,总能尽力去解决问题并在每次的问题后积极分析、总结经验,根据上一次的经验加以改进、完善。</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以幼儿发现菜地的茄子苗枯萎了、长不大的好奇心为出发点,设定了与有机肥相关的项目目标,符合中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渴望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年龄特点。幼儿不仅要了解有机肥的种类、作用和沤肥的方法,还要能够自主收集材料、进行沤肥实践,并乐于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他人。活动推进围绕核心驱动问题展开:“确定肥料”“如何制定液体肥”“肥料成功了吗?”这些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幼儿逐步深入探索。这种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p> <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在生活中为幼儿提供关心动植物的机会,不轻视幼儿对一草一木的日常问候,充分激发其探究兴趣,支持他们体验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树立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在自然的教育活动中爱上自然、乐于探索,并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孩子们的观察与发现还在延续,期待一棵棵小小的植物经过孩子们的施肥后茁壮成长,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幸福……</p> <p class="ql-block"><b><u>下一步思考</u></b></p><p class="ql-block">一、幼儿经验准备</p><p class="ql-block"> 本学期的环保班本课程活动,在制作液体肥的过程中,通过家园配合共同收集日常生活中的空瓶子作为制肥工具,期间有名幼儿在家用玻璃瓶沤制肥料带来园后不小心打碎,以及在过滤液体肥后剩余的其他瓶子,发现我们幼儿对生活中瓶子有一定认知,但局限于外观与用途。并且有极浓厚的兴趣点,下学期可围绕“瓶子”为切入点,鼓励幼儿寻找身边瓶子,分享特征用途,为深入探究奠基。</p><p class="ql-block">二、教师知识储备</p><p class="ql-block"> 教师需全面了解瓶子的材质特性、制作工艺、环保意义与处理方法,学习相关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如瑞吉欧教育理念中对材料运用的指导,以便在课程中有效引导幼儿。</p><p class="ql-block">三、物质材料准备</p><p class="ql-block"> 1. 收集各类瓶子:发动幼儿、家长、教师收集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等,丰富探究素材。</p><p class="ql-block"> 2.辅助材料工具:准备彩纸、颜料、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便于幼儿改造瓶子;投放放大镜、天平、量杯等科学探究工具,支持幼儿探索瓶子特性。</p><p class="ql-block"> 3. 学习资源:收集有关瓶子的绘本、动画视频,如《瓶子里的春天》绘本及环保主题动画,在阅读区、多媒体活动中使用。</p><p class="ql-block">四、环境创设准备</p><p class="ql-block"> 1. 主题墙布置:划分不同的班本课程活动板块,展示幼儿探究过程与成果。</p><p class="ql-block"> 2. 区域材料投放:美工区投放瓶子与装饰材料;建构区投放塑料瓶用于搭建;科学区投放工具与瓶子供幼儿探索;阅读区放置相关绘本图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