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飘香——杨晓因墨海耕耘2024

正骨通筋杨大夫

<p class="ql-block">岁末,我的笔墨盛放</p><p class="ql-block">文/杨晓因</p><p class="ql-block">岁月的笔触在时光中轻舞,于无声处绘出生活的斑斓画卷。</p><p class="ql-block">这几年,沉浸在骨伤科的知识海洋里,手中的笔仿佛沉睡了许久。专业知识的汲取占据了大部分的时光,让我无暇顾及那一方文字的天地。</p><p class="ql-block">然而,今年上半年的那股心血来潮,如同春日破冰的溪流,唤醒了内心深处沉睡的创作渴望。那篇构思已久的散文,是我心灵的倾诉,未曾想竟能在报纸副刊上全文发表,占据2/3 的版面,引起强烈的反响。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梦想绽放的声音。</p><p class="ql-block">入伏后的那场大雨,是生活的一场意外插曲。严重的堵车,困住了前行的脚步,却开启了心灵的窗户。车上的所见所闻,那些平凡而又感人的瞬间,在拥堵的时光中化作灵感的源泉。就在这被困的途中,一篇散文应运而生,迅速在报纸上发表,再次掀起强烈的反响。</p><p class="ql-block">从此,生活有了新的色彩。在认真工作的同时,我开始留意身边的点点滴滴,将那些平凡而珍贵的瞬间用文字定格,两个多月累计一百多篇,七万字左右。岁末之时,拿出几篇投寄邮箱,接连发表在当地的“两报一刊”上,这是岁月给予我的馈赠,也是我对生活的深情回应。</p><p class="ql-block">在这漫漫人生路上,我逐渐明白,只要用心去感受,每一刻都是创作的灵感;只要勇敢去表达,每一篇都是心灵的诗篇。生活,是最好的素材库;文字,是最真挚的倾诉者。我愿在这纷繁的世界里,继续用手中的笔,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2024.12.31)</p> <p class="ql-block">“两报一刊”是指《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河东文学》。</p><p class="ql-block">●运城日报</p><p class="ql-block">①2024年8月13日,《入伏的那场大雨》鹳雀楼副刊。</p><p class="ql-block">②2024.12.19日,《和孙女一起看天鹅》鹳雀楼副刊。</p> <p class="ql-block">●运城晚报</p><p class="ql-block">①2024年6月12日,《情系芦苇荡》大河湾副刊,占报纸版面的2/3。</p><p class="ql-block">②2024年10月26日,《童声里的家国情》“心香”副刊。</p><p class="ql-block">③2024年11月22日,《老妈的心里装着春天》“家庭”副刊。</p><p class="ql-block">④2024.12.18日《父亲是个“土郎中”》家庭副刊。</p> <p class="ql-block">●河东文学</p><p class="ql-block">2024年第6期,短篇小说《“镢柄”杨老四》(地震篇)。</p> <p class="ql-block">●枣花报</p><p class="ql-block">①2024年11月21日,诗歌《延安之光》。</p><p class="ql-block">②2024年12月25日,《看天鹅》。</p><p class="ql-block">●稷山报</p><p class="ql-block">2024.12.30日,《稷山话,稷山人的温暖三题》。</p> <p class="ql-block">岁末,我除了发表几篇文章外,还完成了给梁吉发、王小燕、焦云竹、秀秀等几位老师赠书的书评感悟</p><p class="ql-block">那几年至今年10月份,我跟着专家学习,忙碌的节奏让我无瑕及时回复各位老师的赠书之举。那段时间,文友们也都在各自的领域辛勤耕耘,写作的辛苦不言而喻。我虽回复姗姗来迟,但我深知这也是一种尊重。在这纷繁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和责任努力着,而这份尊重与理解,或许正是我们在忙碌中维系情感的温暖纽带。</p> <p class="ql-block">这一年,郑天虎主席《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出版发行,反响强烈,我赋诗两首。</p><p class="ql-block">郭云良老兄的新著《远去的故乡》,我逐句阅读,认真校对,感慨至深。</p> <p class="ql-block">这一年,我市重点文艺扶持作品《我的运城》,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分“鹳雀楼卷”和“大河湾卷”<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书中收录的全是这几年《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文艺副刊发表的优秀作品。</p><p class="ql-block">“大河湾卷”收录了我的散文《记忆里的酸菜香喷喷》,该文发表于2021年1月6日的《运城晚报》大河湾副刊。</p> <p class="ql-block">这一年的年初,也就是2024年元月18日,腊八节,文友焦云竹老师的侄子,稷山古镇杨赵村焦建光儿子焦琦与新娘冯晟喜结连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楹联婚礼,我应邀为其撰联一副:</p><p class="ql-block">​七律声中歌伉俪</p><p class="ql-block">​三生石上定姻缘</p> <p class="ql-block">这一年如同一叶扁舟,载着我缓缓前行。工作,那是生活的主调,忙碌且充实,如同细密的针脚,编织着日子的纹理。而在工作的间隙,我竟也能觅得一方宁静的天地,让文字从心间流淌而出,化为几篇文章,几篇书评感悟。每一个字符都是心灵的跳跃,每一段文字都是情感的倾诉。</p><p class="ql-block">然而,时光不停歇,明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未来的路,依旧以工作为重,那是责任,是立身之本。但我心中怀揣着对文字的热爱与执着,渴望在忙碌中再挤出时间,再写几篇有影响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并非是为了虚荣的声名,而是为了内心深处那团永不熄灭的火焰。是对自我的挑战,是对世界更深的探索。在文字的世界里,我找到了真正的自己,那个勇敢表达、敢于思考的自己。</p><p class="ql-block">愿未来的日子,工作顺利,让我有足够的力量支撑起文字的梦想。愿我的笔触更加坚定,书写出更多触动人心的篇章,让灵魂在文字的海洋中尽情遨游,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杨晓因,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稷山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多篇作品发表于《当代文学》《今古传奇》《微篇小说》《河东文学》《阅读》等中外报刊并多次获奖,数篇作品入选各种文学作品集和学院教材。著有《岁月回声》《岁月织锦》《岁月浅吟》《岁月倾语》等四部系列作品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