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7国异域风情之一 埃及 喀麦隆 尼日利亚

矶玲

<p class="ql-block">世界是一本书, 旅行是翻阅它的方式。此次西非之行第一站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简称“埃及”,她是一个横跨亚洲和非洲两大洲的国家。正如《一千零一夜》写道:“未见过开罗,即未见过世界”。</p> 4600年前尼罗河三角洲的吉萨,人类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历经百年建造了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建筑,其中胡夫金字塔被后人喻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提到建于5000年前的金字塔,人们总会有无尽的感慨和赞叹。 古老而神秘的金字塔,仿佛在诉说着古埃及的辉煌与沧桑。 千年来狮身人面像矗立在吉萨金字塔群的前方,默默地守护着身后的金字塔群。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在开罗的东部,有一座被称为“开罗之巅”的建筑——萨拉丁城堡。这座城堡始建于1176年,当时是为了抵御十字军侵略而建的要塞。 这座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建筑,在后来的700年里,它一直是埃及统治者的居所。城堡见证了穆斯林和基督教的恩怨情仇! 在城堡的最高点,坐落着一座以穆罕默德·阿里命名的清真寺,其独特的“帆拱”结构,与西方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寺顶的宣礼尖塔像一把把利刃高耸入云,巨大的圆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外墙和连廊由白色雪花石建造,显得如此的庄严肃穆。 礼拜大殿内流光溢彩的枝形吊灯、青灰色的条纹石和翠绿色的主圆顶都显得如此华美。 寺外的平台花园是观赏开罗天际线的绝佳地点,可以远眺整个开罗的城市景观,远处还能看到金字塔与城市和谐共存的美景。 圣母马利亚大教堂之所以被人们称为悬空教堂,是因为它建在古开罗的巴比伦堡西南门的上方,教堂本堂悬吊在过道上。距今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在湛蓝天空映衬下的雪白色塔楼和美丽的十字架散发着教堂的圣洁和光辉。 走进教堂,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尘埃上。马赛克壁画绚丽夺目,营造出低调奢华的氛围。 你能从玻璃地板下看到“悬空”的吗? 悬空教堂并不是很大,但无论是装饰还是壁画都散发出中世纪的古朴的气息和味道。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越言语的宁静和神圣。 教堂部分被埋在地下,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从悬空教堂往前,有一条充满文艺复古气息的书廊。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年代。书廊尽头,还有一座美丽的教堂等待着你的探索。 阿布赛尔加教堂(Abu Serga)‌在基督教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相传这里曾是约瑟夫、马利亚和耶稣逃往埃及时的落脚点。 阿布赛尔加教堂是基督教徒们重要朝圣地之一。 阿慕尔清真寺是由征服埃及的阿拉伯穆斯林将领阿慕尔·本·阿绥于公元624年建造的,曾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富丽堂皇的寺院之一。 阿慕尔清真寺在非洲和埃及的历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是非洲第一座清真寺,也是阿拉伯半岛以外最早建立的清真寺之一。它的建立标志着阿拉伯民族和伊斯兰教开始在非洲和埃及兴起。 殿堂里竖起了 400 多根大理石柱。 寺内珍藏的经书。 夜幕下的尼罗河畔 在非洲的心脏地带,有一个神秘而迷人的国家——喀麦隆。<br>这片土地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多样性,被称为“小非洲”。 在喀麦隆游览的禁忌比较多,如:国家的政府机关不能拍照,不能随意对喀麦隆人拍照。 虽然喀麦隆国土面积只有475442平方公里,但却有着两百多个种族和方言,各族群相互和谐地生活着。 昔日的国王皇宫,现已成为餐厅。 林贝植物园,1892 年德国人建立。当初建造座植物园是为了适应殖民主义开拓非洲的需要,培育和引种适合地区水土和气候条件的经济与药用植物品种。1988年英国政府出资赞助整修和改造,使其成为既是农艺、植物研究和推广中心,又是向公众普及教育和参观游览的公园。植物园内,可以观赏到各种热带的奇花异树,领略中部非洲的妩媚风情。 原始而宁静的林木凛然挺立,阳光穿透层层树冠,映照出一片神秘斑驳的光影。 这颗大树已经超过100岁了 园内有许多异木奇花哦。 这个真的不是菠萝哦。 <div><br></div><div><br></div> 远处一座云雾缭绕中的大山兀然而立,那庞大的身躯直连大海,那高昂的山峰深藏云端,大象无形,不禁让人有种“高山仰止”的感觉。那是海拔4095米的喀麦隆活火山。 火山顶部终年云雾缭绕。 喀麦隆活火山最近一次活动是在1999年,这次活动与往常不同,它不是从火山顶上喷发,而是从半山腰外溢,景象奇特。 冷却了的岩浆依然拦截在公路上,成为历史的见证。 沿着冷岩浆攀登而上,眺远处雄伟壮观的喀麦隆火山及其茂密的热带雨林,可以体验到对自然沧桑的无限感慨之情。   林贝黑沙滩以其黑色的沙滩和清澈的海水而闻名。这里的沙滩是由火山岩颗粒组成的,因此呈现出独特的黑色。海水清澈见底,呈现出迷人的蓝色。当阳光照射在海面上时,海水会闪烁着金光,与黑色的沙滩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当火山腰间的熔岩和火山灰流向大海时,熔岩沉入深海,而火山灰则与海滩泥沙混合。经过海水和风力的长期作用,这些熔岩与泥沙逐渐融合,最终形成了这独特的黑沙滩。 林贝的黑沙滩不仅是喀麦隆独一无二的天然景观,而且由于有火山灰的成分,据说还有特殊的理疗功能。 喀麦隆的林贝野生动物中心,于1993 年由喀麦隆政府和 NGO Pandrillus联合成立,中心专门救治失去父母的灵长类动物。在这里可以看到濒临灭绝的山魈、鬼狒和狒狒等动物。 山魈——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猴科灵长类动物。这种体型硕大、面容凶恶的灵长类动物,让许多非洲居民闻风丧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宁遇豺狼不遇山魈”。 山魈的性情凶猛,具有极强的攻击性。在争夺配偶和领地时,雄性山魈会进行激烈的角斗,甚至会杀死对方。它们还会攻击人类和牲畜,抢夺食物和水源。 山魈也是多种人畜共患病的潜在宿主,包括埃博拉病毒、猴痘病毒和黄热病病毒等。这些病毒可以轻易地通过山魈的血液、体液或排泄物传播给人类,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疾病。埃博拉病毒曾多次在非洲引发大规模疫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能够看到这位特级“明星”也不虚此行了。 狒狒性情粗野,常打群架,如果在领地中遇到来犯者,首领往往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其他成员紧随其后,个个都像是凶猛顽强的士兵,一齐高声吼叫着,向来犯者投掷石块,或用锐利的犬齿去撕咬。 <div>一脸茫然的狒狒。</div><div><br></div> 黑猩猩是陆地上最聪明的动物。<br><div><br><div><br><div><br></div></div></div> 艾滋病作为一种极其可怕的疾病已经肆虐很久了,艾滋病的根源起源于喀麦隆的黑猩猩。 在喀麦隆,可以欣赏到各种手工艺品,这些木雕和石雕,展现了当地人的精湛技艺和对自然的热爱。 约在15世纪以后,喀麦隆的青铜雕像、赤陶艺术品和木雕已经发展起来了。 在喀麦隆一夫多妻制度司空见惯。 在非洲丰富多彩的社会结构中,在喀麦隆这片神秘的土地上,仍有部分族人用独特而奇异的方式传承着家族的尊严和生存的希望。如父亲去世后,儿子不仅能够继承遗产,还能继承老爸的小妾。<br>或许我们无法理解这种传统,但它却告诉我们,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宝藏。在探索世界的同时,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存在,正是这些独特的传统,让我们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更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欣赏。 尼日利亚信奉伊斯兰教,实行一夫多妻制和鼓励生育的政策,使得该国人口增长率在全球排名前列,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总人口2.28亿,占非洲总人口的16%。 进入尼日利亚境内,我们的车里就多了一位兵哥哥。别想多哦,不是因为尼日利亚战乱,只是为了减少路上以各种检查为由的拦截。在接近边境的路上,几乎每隔五十米就有一个由不同的机构或地方组织设立的检查岗,不管是非洲人还是外国人,他们全部一视同仁。若没有兵哥哥在前面,每个检查岗都可能会被拦下,如果不给点小费,将会被“客客气气”地请到一边开始盘查,动辄半个小时。<br><br> 虽然兵哥哥在前面确实减少了很多被拦截,但也不免偶尔会被拦下“检查”。还好,大家按要求举一下小黄本,跟车导游手握现金下车,一分钟后就放行了。 在西非,这个小黄本的地位与护照同等哦。<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美术馆创始人Nike Okundaye曾获得拉各斯州州长授予的用于表彰在尼日利亚文化艺术领域中有杰出贡献的艺术家、设计师的至高荣誉奖项“艺术ICONIA奖”。 耐克美术馆创始人的丈夫也是现今耐克美术馆的掌门人,90岁高龄了哦。 Nike Art Gallery展示的作品大部分都在讲述着非洲人民的真实生活。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从奴隶海岸到独立之路,尼日利亚经历了数个世纪的被殖民统治和剥削。 巴达格里收藏奴隶贸易遗迹的博物馆。 一间不足4平方米的房间,当年却要关押40名待贩运的奴隶。如今,关押奴隶的地方成了陈列室,陈列着沉重的手铐、脚镣等器具。 解说员示范颈铐,贩奴者通过它把三五个奴隶铐成一串,防止他们逃跑。 当年的脚铐。 当年一瓶这样的酒(威士忌)可以换10个奴隶。 一台这样炮可以换100个奴隶。 1842挖掘供待贩卖奴隶用水的井。至今还有水的哦。 走出博物馆,乘船穿过一个泄湖。 <div><br></div><div><br></div> 这就是传说中的“奴隶之路”。几百年前,黑人在奴隶市场上像牲口一般被白人挑选,从此妻离子散,拖着沉重脚镣,走过这条路前往海边,登船前往未知的目的地。 博物馆留存的昔日不归门照片。<div><br></div> 当年,千千万万的非洲黑奴被迫离开大西洋海岸,远离故土,从此不再归来。<br> 奴隶贸易在尼日利亚持续了400多年。重走奴隶之路,让我们铭记人类这段惨痛历史。 拉各斯莱基自然湿地保护区:湿地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广阔的水域、茂密的植被、飞翔的鸟儿等,还有众多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湿地内生长着大量的水生植物和沼泽植物。 莱基自然湿地保护区拥有全非洲第二长的树冠步道(吊桥),全长401米,最高点海拔22.5米。漫步在树梢之上,可以俯瞰整个保护区,在悬空的吊桥上行走,体验惊险与刺激。 白额长尾猴分布于贝宁,喀麦隆,加纳,尼日利亚,多哥。 在非洲街头巷尾,那些施展高超绝顶神功的黑人同胞,头顶着各种各样的重物杂物,悠闲地步行。 <div><br></div><div><br></div> 入乡随俗,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