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梦回九坊,重上九坊。</p>  <p class="ql-block">  小丫归心似箭,劈荆斩刺,不畏艰难,回家看看长大的故乡,改革开放,全部下山,荒无人烟了,</p>  <p class="ql-block">  会仙峰,与九坊隔空相望,也是黎川的名山,山顶是寺庙,游客香客朝拜福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志们想家想德胜关故乡了吗?</p><p class="ql-block">     什么?想社平,想九坊,想百家畲大坪了?没有干部上山,农村文明的火炬,还难点亮呃。</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德胜关,把上海滩的模式都复制粘贴来了吧?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农二代,没有享受到森林经济,就匆匆忙忙转向城市发展了,还没有习惯吗?你在他乡还好吗?</p><p class="ql-block">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有空多回家看看,德胜血脉,让我们不服输,再创辉煌美好生活,假如不转向,生活更难搞呃。</p><p class="ql-block">   从黎泰茅店新洪电站到九坊,峡谷绝壁,小溪太多,山体滑坡不稳定,当年的板车路,雨季一到,交通中断,小孩读书,上上下下,龙王爷撒尿,山洪爆发,百溪齐发,汹涌澎湃,涛声拍岸,吓死宝宝呃。</p><p class="ql-block">     只能靠自己的11路公交车,努力前行,让世界充满爱呃,男带女,女跟男,大带小,小跟大,在李白的诗里行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爱也难寻找。。。</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就在高山云端,随手就可以撕片云朵擦汗的地方,当年,为了打破西方封锁,向荒山要粮,向深山要木材,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才去那云端筑梦呃,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林业学大兴安岭,</p><p class="ql-block">   九坊,最早要追寻到明朝躲兵灾时建寨的吧,说来话长呃。</p><p class="ql-block">     清军入关,明朝退位,兵慌马乱,不躲进深山,会被鞑子清洗呃。</p><p class="ql-block">    黎川洲湖船屋,也是那个年代兴起的产物吧?九坊,由于运输成问题,开垦土地又有限,当年毛竹木头运不出来,所以,九坊发展不起来,受历史条件气候等因素影响。解放前,有些山民农忙作田,挖笋造纸,农闲也下山为匪,抢一点是一点,生产力十分低下,山民比较贫困,山高皇帝远,族长说了算。</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随国家战略三线开发,开发山区,建设山区大有发展,原住民搬迁至更高的百家畲生产队。</p><p class="ql-block">    九坊连接茅店的战备简易板车路开通(浙江民工功劳呃),九坊木头就源源不断运到茅店,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累计贡献木材在几十万之上呃,这要问上山干部郑光洁同志才知道,他当年负责木材检测。</p><p class="ql-block">     老森工钟其清,吴庭新,钟运麦,刘虎山,李际标,戴福弼(党员),朱六斤,邹少福,温舒平,应天明,刘虎山,朱家图,康龙海等等,他们在农林业战线功不可没。朱,康两位是森工队正付队长 永远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九坊,鼎盛时期,有四,五十户人家,有大会堂,有医院,有电话,有广播,就是没有电风扇电视剧呃,也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    这里提一笔,龙海也搞笑,大家看过赵本山的相声吗?那个傻样眼神,他初中就学会了,常常引得老师同学大笑,他自己却能忍着不笑,上海女老师給他取了个装聋卖傻的外号。我又跟老婆也搞这套,老婆说我傻,连人家说什么都不知道,还愣在那里,其实早就心知肚明了,就是他潜移默化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啊麦,正派之人,做事公道,说话幽默风趣,他说话,你就要准备笑了,我说话一般只能意会,不说破,你意会道了,就会轰然大笑,丝织厂女的反应慢点,意会到了就说你“骚”,“阿凡提”这个外号,就是这老兄取的。</p><p class="ql-block">    当年待业,我家已经搬茅店了,没有事也上九坊,那时没有体力,一个人都推不动板车到九坊,只能一段休息一段,全程推不动,只能当帮手。</p><p class="ql-block">     有段时间,跟他吃住一起,菜就是辣椒和西红柿。那时养猪公跌倒,辣椒西红柿就吃饱,养猪公退休种的辣椒西红柿,是德胜关驰名双标,有些人定点要货,不便宜呃。</p><p class="ql-block">    他从水队跌下万丈深渊,下面与会仙峰山角的河流相连,飞流直下五千尺都不止,可以九坊很多人都没有去过那里。</p><p class="ql-block">    我读四年纪吧,和弟弟,运发三人,放暑假就走到七亩一,从那里下河,一直朝前走,看看河有多长,到哪里去。</p><p class="ql-block">     看到一河与我们走的河相交,估计就是水队我们家门口的那条小河,只有二边,一边是会仙峰,一边是九坊,这点方向感还是有的。原路返回也很远,只能就近攀岩而上,从下看不到上,只能一点一点往上爬,陡峭险峻,有几个地方,上不得上,下不得下,又没有手机,也喊不来救援,往下恐高头晕,又没有攀岩绳,只能硬着头皮上,爬到大人快下班,才到顶,回头看,深不见底,而且,象要栽下去一样,赶紧缩回来,还抓了三只石鸡,再也不敢爬第二次了,小孩往往处于危险之中,不知道险,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九坊钱庄石头房子,石缝之间还有铜钱,当年,我在这里,捡到一枚私章,上面文字反体繁字,九坊无人认识,后来丢了不见了。</p><p class="ql-block">    九坊当年以农业林业为主,属于德胜关垦殖场的产业工人,有工资的。</p><p class="ql-block">      樟村上原垦殖场与德胜垦殖场合并,我们几家从岩泉搬迁而来(父亲用箩筐挑着两个妹妹,我们跟着走,家什由樟岩修公路的民工抬,那是组织安排,一路翻山越岭,艰辛汗流浃背不是现在人,能感觉到的,父辈是牛,那辈人吃了三辈人的苦,一穷二白建国,不容易呃),父辈那代人,是旧社会过来的,文化不高(虽然经过扫盲,也只认识几个字,自己的姓名会写,月月领工资要写名字,不然,早还给夜校扫盲老师了,但小学算术好,去买米买糠,我还没有算出来,他心算都算出来了,连小数点,几角几分都不差),但信仰很高,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更大的胜利,这歌都朗朗上口会唱,组织宣布调令,叮嘱他们到新的单位,新的环境,语言不通(九坊浙江人多),要搞好关系,要发扬上源垦殖场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吃苦精神,互相帮助风格,不要落后人家兄弟单位,而且,九坊是德胜垦殖场最艰苦的地方,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有没有困难,有困难提出来,组织上,相信你们能完成任务,什么比得上组织上的信任吗?义无反顾,上更高的山,越是艰险越向前。岩泉划归黎川林业局,现在为国家森林公园。</p><p class="ql-block">     早年基本点洋油灯,还要节约,柴油发电机为碾米备用(解放前用水车碾米,原始社会延用而来),柴油要从茅店分场挑上来,明天早中晚广播,二报一刊新闻,由茅店广播站直播。</p><p class="ql-block">     茅店放映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放电影,怪了,有“记”的电影放不得,刚从岩泉来,放映《红灯记》,养猪场着火,只留下一栋土墙房烧不着,一排居民房化为灰烬。还有几户岩泉人就没搬九坊,而搬其他分场了。叶国花家才安置在这石头房过渡。</p><p class="ql-block">     放《渡江侦察即》,又是龙卷风,那时气象卫星还没有上天,也不知道大海的龙卷风,怎么会跑到这大山里来,把放电影的大会场和新建的一排房子,全吹到了,呜呼,放学搬凳子占位置的小孩大人,四处逃命,不得了被台风刮倒,被瓦片打破头的不少,清点人员少一人,保育员才想起来,女婴还在保育院睡觉,大家齐心协力,把倒掉的房子扒开一看,还在摇床里呼呼大睡,命大福大。</p><p class="ql-block">     养猪场旁边的仓库二楼,就成了我们临时小学,楼下是碾米机房,机房重地闲人免进。</p><p class="ql-block">     油腻腻课桌伴随我们半个学期(我估计是大人在我们桌子上加餐了)。当年一,二,三年级,一个林马丹老师教。后来般到高档小区,二层新楼楼下,那楼楼上楼下住了十几户人家,再后来又增加了四年纪,四个班,一个老师教不了,赤脚医生张萍又兼一,二年纪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当年有部电影,叫《山村女教师》,林,张老师,就象那美女老师一样漂亮能干。当年隆冬是可以带火盆火笼上课的,天寒地冻,好在年纪小,不知冷。</p><p class="ql-block">    记得一次生病,拉痢疾,张老师开了点药,打了二针(一天一针)二元多钱,就奇迹般好了,要是现在,化验血,B操一下,再开药打针,满打满算要二,三百元呃,真的要感谢老人家菩萨心肠,吃水不忘挖井人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没有手机电视,没有课外辅导班,基本上下午三点半,就是放羊下课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那时各地晚的游戏,我们那里也一样,跳房,斗鸡,打包,打香烟盒,跳绳,打不弄,抓特务,丢手绢,丢手绢要掌握诀窍,看到对面的人脸色行事,不然反映慢,就改自己去丢手绢,一直到有人被你抓住为止,手心手背,石头剪刀布,赢家刮输家鼻子,或打手板,或揪一下脸,打重了,女孩生气,不跟你玩了,过了二天,好了伤疤忘了疼,又跟你玩,你就得轻点,让她打重点,以报一剑之仇。</p><p class="ql-block">      那时小,男女无别,长大了才男女有别,可能是青春逆反应,人家荷尔蒙是正增长,我却是负增长,怕跟青春女孩说话,脸红,渐离渐远,扶不上墙的烂泥,就象一首歌,小和尚下山去化缘,老和尚有交代,下山的女人是老虎。。。。师傅啊。。。怪,怪,怪,为什么女孩不吃人,模样挺可爱。。。。</p><p class="ql-block">    每人一支枪,那是木头的,我们用削铅笔的小刀,把木板刻成枪,用毛竹片做成宝剑,学《沙家浜》中的郭竞光,枪和宝剑都系上红布,没有红布,就跟队长的儿子,去他家把农业学大寨的红旗,撕了当红带飘飘,师长以上二把手枪,威风呃,我受命当司令。</p><p class="ql-block">    队长回家,吓坏了,那是分场领导授的旗,田间地头一插,战天斗地,热火朝天为革命种田的红旗,我们说,是你儿子带我们去撕的,他回家就把儿子啊三骂了个半死。</p><p class="ql-block">    拔猪草兔子草,那是每家每户小孩的活,跟女同学去,什么草兔子能吃,什么草猪能吃,你一学就会,女同学这方面能力比我们强。</p><p class="ql-block">   牧童老牛是我的同伴,只有看到小戴放牛去,我立马就跟去,骑黄牛,那是我的强项(九坊高寒,没有水牛),从小闻着牛粪一股清香,我不骗人,牛是食草动物,粪是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为嘛印度人把牛看成吉祥物啊?为嘛草原人民烧牛粪啊,假设臭不可闻,他们还把牛当吉祥物,还烧牛粪吗?</p><p class="ql-block">   一日,我想驯服一头最强健的牛,好不容易爬上去,他却把我颠下来,我不服,就猛抽几鞭,那牛疯了样朝前跑,把一个小牛仔撞路下去,摔断了脚,我的乖乖,我脸都吓白了,不敢做声,先不说破坏农业生产,说出来,回去过八十岁,那毛竹梢打起人来很结棍呃,呼呼的都是 血印痕,小戴也吓坏了,好在他在前面,没有看见是我所为,他被父亲骂个死,好在是以牛打架这个理由,向分场报告,他那时还是临时工,还没有转正呃,关键眼上出这事,弄得不好会延期转正呃,那时把牛损坏,就是破坏农业学大寨呃。现在过了保密期,说出来无妨。</p><p class="ql-block">    九坊有三绝,那就是红酒,年糕,锅巴,那红酒,妥妥的女儿红,喝了咱的酒,滋阴壮阳嘴不臭,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七亩五,红酒炖蛋,上补呃。</p><p class="ql-block">    年糕,白润韧性好,过年炒一盘,撒上点白塘,或与卷包菜炒,那真是上好的下酒菜。</p><p class="ql-block">     锅巴,要用大锅烧,才有那个厚度和密度,当年家家人口多,大锅家家有,要用硬柴金刚烈烧最好,快熟,延锅放点猪油,再焖一会儿,把饭打了,整个锅巴可以端出来,神仙闻到都掉口水。。。当然,环境变化了,味道就差了,如同茅台酒,离了茅台水,酒就不值钱了,那兔子肉猪肉也一样,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p>  <p class="ql-block">  岁月不饶人,沧桑已上头,现在断墙残恒,茅草比人高,那年我们同学三人,登顶去寻找过去的时光,感伤与高兴并存,遗憾与无奈同在,再也回不去,儿时不分男女,玩游戏闹成一团,青竹梅马的时光,小学没有了,操场长树了,回归大自然了,人生何曾不是这样啊?</p><p class="ql-block">     现在山头村落,都荒废了,灌木丛生,杂草丛生,路都没了,回忆过去,都被绿色植物挡回来了。心里拔凉拔凉,人退绿进,自然法则呃。</p><p class="ql-block">     我家那里,也进不去了,杂树野草棘刺,趁我们不在时疯长,化肥农药有机肥都不要,怪呗?小红小姐姐家,那坐九坊高档小区,独有二层搂,也被植被覆盖,厨房那特有的山泉水,也不知那里去了,怪不得,把她滋润得窈窕淑女,鲜花夜光杯,流失了。三步一回头,回头泪婆娑,故乡的月亮再圆再明,我们也难再邀明月把酒欢了。</p><p class="ql-block">      我家那排房子五,六家,当年月英,桃红,瑞莲,秀莲,菜莲,爱莲等,小花朵朵,不显山不露水,随着阳光雨露滋润,二八芳龄,杨柳细腰,风吹裙动,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妥妥的出水芙蓉大姑娘,别说沉鱼落雁,那是瞎子见了也眼开,哑巴见了也发声,回头一笑百媚生,浙江文成方言,啊红,啊英(念央),啊莲等盛行,啊是语气助词,没有实际意义,后加上字,就是活龙活现,光彩照人的人了。</p><p class="ql-block">    就我人长得磕碜点,命运也磕碜,要自己动手,土里刨食,拉车砍柴,扬鞭高歌难进,好不容易进了个厂,又打烊收摊改制下岗,天无绝人之路,我把开车拉木头的技术,带到宁波来发扬光大,还好,海边没有木头,改头换面当上电工了。。。。</p><p class="ql-block">     应了那句,高山有好水,云中有好女呃。</p><p class="ql-block">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古诗明月照今人,繁荣昌盛我辈行。</p>  <p class="ql-block">  三人下山后,在德胜中学,原幼儿园的旧址照的相。</p><p class="ql-block">      胡同学,热心肠,早上六点多,开车送我们到东山吃早点(黎川吃早点,时间就来不赢),再送到新洪电站,与我们一起上山,他行伍出生,扛过枪打过猎,爬山还行,三个人就我差点,快二百斤,多年没有运动,只有喘虚气流虚汗的份了,还好,完成了九坊之旅。</p><p class="ql-block">    友情提示,驴友要去九坊,最好三,五人结伴,互相有个照应,有个救援,路没有了,桥也没有了,有的地方,被水冲击,全是滑湿的石头,一脚没踩稳,就有危险,我就踩滑,在悬崖边停住了,人退绿进,大自然的修复能力很强大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2日,于奉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