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燕赵大地让人感怀,有许许多多的古迹让人追寻。此次,来到豫让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的古村落大门匾牌上面“古村赤桥”的四个大字,一个简单的门匾,更是通往历史深处的一个指示牌,开始讲述千年的故事。豫让镇是因境内有赤桥(又名豫让桥)而得名,豫让桥则是战国义士豫让刺杀赵襄子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士为知己者死”就记载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复仇报恩的历史传奇。</p><p class="ql-block">战国时赵襄子(赵国创始人)战胜智伯之后,将智伯的头颅制造成了一个独特的酒器,以此饮酒,宣示他对智伯的胜利。</p><p class="ql-block">豫让,是智伯的忠诚家臣,决心为主人复仇。剌杀未能成功,豫让被捕。赵襄子对豫让为主人尽忠的行为心生赞㐽,认为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于是释放了他。</p><p class="ql-block">豫让被释放后,没有害怕,不仅不放弃刺杀赵襄子的决心。还采用了更为极端的方法,先是将自己的身体涂抹上漆料以改变体貌,后又吞下炭火以改变声音。他伪装成乞丐在大街上游荡,连他的妻子都无法认出他。</p><p class="ql-block">豫让伪装好自已,躲藏在赤桥之下准备在赵襄子的马车经过时,发动突击。不料赵襄子在经过时,马匹提前受惊,致使剌杀再次失败。豫让又被抓捕。</p><p class="ql-block">赵襄子好奇地问豫让为何如此执着地剌杀自已?为何对智伯如此忠诚?豫让回道:“旁人都视我为普通人,因此我也以普通人的.方式回报他们;而智伯以国士之礼待我,我自然要以国士之行为回报他。” 赵襄子听后深受感动,但也不愿再留下豫让这个威胁。豫让不惧,但提出一个请求:希望赵襄子能脱下衣服让他刺上三刀,以表达他对智伯的忠诚和复仇的决心。赵襄子同意了这一请求,豫让刺完三刀后选择了自杀。</p><p class="ql-block">“士为知已者死”这一悲壮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支血脉。豫让,以其忠诚和勇敢赢得了后世人的尊敬和传颂。</p> <p class="ql-block">进入古镇,一座宁静而壮重的祠堂出现在眼前,左侧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右侧是石制拱门结构,挂着“豫让祠”的牌匾。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墙灰瓦之间插着红旗,显得庄重而肃穆。它既肩负着保护珍贵文化遗产的责任,同时也向后人讲述豫让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棵为了纪念豫让而被名之为“豫让槐”的古树,据传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被列为特级珍稀树木。高大的树干分出三枝,顽强而茂盛地伸向苍穹。千年古槐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迹,同时更象征着国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岁月长河中的不屈不挠和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一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牌格外醒目。上面详细介绍着《豫让刺杀赵襄子的故事》,祠堂边侧,展牌之前,追思古贤,令人动容。英雄壮举,令那些忘恩负义背主投敌的汉奸、叛徒汗颜!<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代诗人陈维崧路经邢州时写了一首《南乡子》道:“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span>中华民族能生生息息,世代相传,妄想亡我中华的魑魅魍魉都不能得逞,就是因为我们的血脉里流淌着这片土地铸就的凜然正义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古镇也还保留着一些古典建筑。这个四合院样的院子,宽敞的大门,两侧的耳房,递进的院落,十分幽静。屋檐下的红色横梁与青砖墙形成辉映,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韵味。红灯笼挂在大门上方,增添了几分喜庆。飞檐高翘的亭台,迎向碧空蓝天,环护着绿意盎然的庭院,在阳光下,营造出一片宁静而古朴的氛围,散发出浓厚的历史气息。</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留有古韵的小巷子里,还能感受到远古的味道。老建筑参落道旁。青灰墙面伴着淡朱色的门窗,还能让人回味起当年的富贵。墙体已斑驳的老屋,因绿色植物点缀其间,还有着几分生机与活力。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岁月沉淀下来的宁静。没有城市的繁华,只有时光浸润过的古朴。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居民在忙碌的身影,这是他们用最质朴的方式在守护着这片土地,保护和延续着这块土地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看着阳光明媚远处写着的“赤桥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建筑,使人们走出了历史,走进了现实。豫让街头两旁的各种店铺卖着当地的土特产,老人们悠闲地坐在路边小摊上享受美食或闲聊家常,年轻人骑着车子打着响玲招摇而过,玲声与不远处汽车鸣笛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p><p class="ql-block">豫让古镇,不仅能让人们体验到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还能让人们看到豫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离开时,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不舍与敬意。</p> <p class="ql-block">注:本篇所有照片(除另有标注的)和文字之版权均归小石头(微信号)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