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父子关系之我见

一克金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与子,是因果命运的纠缠。人生有命,富贵在天,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人与人之间的每一次相遇都是命运的既定安排,修行之士能借因果之力对命运的丝线稍加拨弄,但非圣贤不至于改变子女姻缘。所谓父子关系,血浓于水,骨肉至亲。因此,父母是子女最重要的命运之源,子女亦为父母最大的业果归宿,这是躲不了的天意和避不了的因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与子,是彼此最好的良师。每一个男人都是在父亲的庇护下成长,从他或瘦弱或强壮的身躯索取成长的营养,鼓起生活的勇气和希望。男人的成长是魔幻的,有的人少年老成,但也有的人至死是少年,但无例外的是当一个男人一朝成为一名父亲以后,他会自觉什么是责任,他会把从他父亲那观到的影子进一步描摹成更加丰满的父亲形象。从儿子到父亲,这是每个男人生命中最华丽的一次蜕变机遇,是每个男人在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中再次以成人的认知重新接纳自己的父亲以及探索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父亲的生动实践。在这一代代父与子的互相学习感悟中,父亲的形象永远那么光辉灿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与子是血脉的传承与发展。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即使没有亿万家财要继承,想要个儿子也会是大多数父亲的念想。传宗接代是最初的的小梦想,而望子成龙却是每个父亲的一厢情愿。父亲们总是很难在最初的时候就明白父与子是两个个体生命,总是想把自己大大的愿望种植在那个小小和身体里,总固执的以为自己的一生托举是为了让儿子达到另一个高度,其实动机不过是源自对新生命最本质的爱,假设儿子真的不能成龙,父亲最终所求也不过是平安幸福罢了。不过从中国家庭走出的儿子终归还是或主动或被动的传承着父亲的精气神。家族文化基因,尤其是教育观会受时代的熏陶和影响,但那也只能伴生在一辈辈老父亲的谆谆教诲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与子,是彼此追赶超越的目标。父亲在一个家庭里往往代表着力量、规则和安全感。而儿子的成长、叛逆,最终走出成熟且自由的道路,一般是从反抗父亲的权威开始,直至力量上自觉完全超越,从孺慕到仰视,到敬视,再到珍视,看着一名父亲走完一生。这是新生命成长的必须过程,也是每个家庭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必须要求。每一个父亲在自己的角色体验里也必然会经历从守护、鼓励、受挫、放手到尊重等心理过程。只能说儿子永远是一名父亲最挚爱的对手,儿子会效仿父亲的沉稳有力,父亲会欣慰儿子的茁壮成长,父与子总是在用他们的一生进行双向的追赶与超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父与子终究是两个不同的命运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要用他们有限的人生去认识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生活在与父亲同又不同时代,看不同的风景,验证不同的因果,获得不同的体验,最终找到不同的归宿。因此,父亲不必苛求儿子如何前行,儿子也不必成为同样的父亲,唯一值得彼此珍惜的是这段天赐的情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