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变迁 迹忆同行

tongtongsheep

<p class="ql-block"><b>4月27日,暮春时节的杭州,空气中弥漫着柑橘类树木开花的芳香,应大学同学Grace的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金衡山教授来杭州与我们共叙师生情谊。</b></p> <p class="ql-block"><b>我们相约在西子湖畔的君悦酒店~</b></p> <p class="ql-block"><b>金老师赠送给我他的最新力作《美国教育须知》,我和Grace对美国教育这个话题最感兴趣啦,我的女儿在美国读的硕士,Grace的女儿正在美国名校读大二,金老师的儿子Martin是在美国哈佛大学读的博士,师生交谈甚欢😊</b></p> <p class="ql-block"><b>6月22日,金老师和夫人下午要去浙江大学参加侄儿的MBA毕业典礼,我和Grace邀请金老师和夫人来西湖国宾馆小聚。</b></p> <p class="ql-block"><b>6月的杭州,虽然天气炎热,金老师和夫人兴致很高,金夫人盛赞西湖国宾馆八号楼的美丽的庭院,水中睡莲盛开,锦鲤翻腾,仙气飘飘。</b></p> <p class="ql-block"><b>我们一起乘坐宾馆的观光车游览,金老师对于刘庄的历史与人文有着深入的研究。</b></p> <p class="ql-block"><b>在毛主席赏雪处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在毛主席学英语处合影的时候,我想起大一的时候,金老师教我们精读课,但是我们用的教材有些out of date了,我记得还有“Gang of Four”这样的Chinglish term,金老师经常会补充一些英美名诗和美文让我们阅读并教会我们如何欣赏,我至今还能背诵那首著名的诗“Tree”,还有美国总统</b></p><p class="ql-block"><b>Abraham Lincoln 的著名演讲稿“Address at Gettysburg “。金老师曾经在课堂上说过的一句英国谚语“Rolling stone gathers </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no moss”对我的职业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在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坚守教师岗位,绝不轻易跳槽,现在感觉此生收获很多。</b></p> <p class="ql-block"><b>十月的金秋,应金老师的邀请,我和大学同学Grace去了上海,参观了华东师范大学。</b></p> <p class="ql-block"><b>华东师范大学曾经是我和女儿的梦中名校,我当年的高考成绩离华师大的分数线差得远呢,只能进杭州师范大学😂我女儿当年的高考志愿也是填报了华东师范大学,可惜差了6分没能如愿。我们母女同专业,我女儿在上海读大学期间有幸得到了金老师的指点,他对我女儿说:“虽然英语是一种工具,也是大学生必备的技能,但是要学得好学得精还是很难的,广泛的阅读,流利的口语,良好的沟通能力,日后在职场上就能胜人一筹啦。”我女儿大学四年没有虚度,考出了各种证书,成为优秀毕业生,之后又去了美国深造,如今工作很顺利。</b></p> <p class="ql-block"><b>华师大的校园很大很美。金老师调侃说:“上海有个闵大荒,那里有两所985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b></p> <p class="ql-block"><b>华东师范大学的正对面就是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校门跟徐汇校区一模一样。</b></p> <p class="ql-block"><b>华师大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们当志愿者为参观者当导游,介绍校园里的人文历史。</b></p> <p class="ql-block"><b>我跟金老师说,我要给您在“大师”前拍张照,“大师” or “师大”,金老师这一生都跟师大有关系,他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分配到杭州师范大学任教,三年以后,他考上了北京大学研究生,师从陶洁教授主修美国文学,一路读到博士,毕业后留在北京大学任教,与大师们共事。后来又担任了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他著作颇丰,如今也成了我们心目中的大师。</b></p> <p class="ql-block"><b>金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史。</b></p> <p class="ql-block"><b>金老师说,要让我们重回大学时代,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食堂吃自助午餐,餐厅环境之优美,菜肴品种之丰富跟我们当年拿着17.5元的师范生津贴吃的食堂餐不可同日而语,真的羡慕华师大的学生,在上海高校有“食在华师大”的美誉。</b></p> <p class="ql-block"><b>金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翻译课。</b></p> <p class="ql-block"><b>金老师的办公室</b></p> <p class="ql-block"><b>Grace是我们杭师大外语系85届学生中鹤立鸡群的佼佼者,她在上个世纪90年代赴美攻读了MBA,当我们这些在中学里任教的同学每月拿几百元工资的时候,她就已经年薪50万了,她不仅英语口语好,而且学习能力特别强,曾经担任东方通信的副总裁。请她给外语学院的大学生们讲讲“外语➕X”是再合适不过啦!所以报告厅里座无虚席,学生们都在专心听讲。</b></p> <p class="ql-block"><b>金老师也发表了感言,他说,他是81年考进北师大的,85年作为一个本科毕业生就能进入高校当老师,如今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他说,他们60后这一代人享受了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我跟Grace说,能在1981年,刚刚恢复高考不久就能考上北师大的人本就是人中龙凤,而且金老师一直不懈地努力,考研考博,一辈子教书育人、研究学问,成就斐然,金老师一直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b></p> <p class="ql-block"><b>四十年的师生情谊</b></p><p class="ql-block"><b>外语人的技能探讨</b></p> <p class="ql-block"><b>金老师陪我们参观外语学院的时候,有好多老师向金老师表示祝贺,我很好奇地问:“金老师获奖啦?快跟我们说说,有好事要请客的哦!”金老师很谦虚地摆摆手,不过,我跟Grace百度了一下就知道啦,金老师还是上海市高校的师德标兵和育人模范呢!</b></p> <p class="ql-block"><b>正如他的学生所说“金老师永远把学生的事情放在自己的事情前面”,身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他每天总有看不完的书,干不完的活,但是,他想到的永远都是学生。在就业形势无比严峻的当下,人工智能又替代了部分翻译的工作,他鼓励英语专业的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努力提升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回想起自己的大学时代,金老师在课堂上时不时爆出的金句总是给我很多启示,金老师是名副其实的师德标兵啊!</b></p> <p class="ql-block"><b>12月23日,我们师生再度相逢于西湖国宾馆。去年的圣诞节,金老师的儿子Martin应西湖大学的邀请去做了讲座,非常的成功,今年是第二次被邀请去西湖大学做讲座。Martin从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毕业以后就进了Google担任工程师,早在一个多月前,我获悉了Martin即将来杭,趁着双十一西湖国宾馆有优惠,我成功秒杀了西湖国宾馆二号楼的房券。去年Martin在携程上订了西湖国宾馆八号楼的房间,今年我建议他们一家体验一下西湖国宾馆的二号楼顶奢客房。这次,我也要发挥一下“姚导游”的才能,中英文丝滑切换,介绍杭州西湖国宾馆的前世今生。</b></p> <p class="ql-block"><b>今年的冬天不太冷,所以西湖国宾馆里“秋色满园”~</b></p> <p class="ql-block"><b>二号楼的景观房太漂亮了!坐在房间里看着窗外的景色,我想起了大三的英国文学课上讲过E•M•Foster 的长篇小说“A Room with a View”.</b></p> <p class="ql-block"><b>我的两位大学同学,Grace 和Phillis,一起畅聊英美文学。</b></p> <p class="ql-block"><b>走出房间是一座九曲桥,湖中有小三潭印月的风景。</b></p> <p class="ql-block"><b>走在宾馆内的景行桥上~</b></p> <p class="ql-block"><b>从这里眺望不远处的雷峰塔~</b></p> <p class="ql-block"><b>曾经的湖畔茶居,经过长达半年多的装修与调整布局,如今更名为“宽馀茶庄”,取自于毛主席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b></p><p class="ql-block"><b>从这里看西湖群山,层林尽染,美不胜收;看西湖水域,鸳鸯细水,生机盎然!</b></p> <p class="ql-block"><b>西湖国宾馆中,水竹居正对面,有一块太湖石,形状如一片大蕉叶,石头孔洞如书虫蛀过的纸页,石头上面有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题写的“蟫叶”二字。</b></p> <p class="ql-block"><b>一号楼的1115房有一个很大的庭院,可谓“曲径通幽”。</b></p> <p class="ql-block"><b>此行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带金老师参观八角楼,金老师是国内研究美国文学最权威的专家,近年来,他的研究从美国文学转向更广阔的领域,他的关于冷战与美国文学和文化方面的课题研究开辟了文学与政治、历史、大众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方式,在国内尚属首次,处于领先地位,在外国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八角亭见证了中美关系的发展,金老师身临其境,一定能获得更多灵感,我们都期待着他的专著早日出版。</b></p> <p class="ql-block"><b>1972年2月26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与周恩来总理在八角亭起草了《中美联合公报》,开创了中美关系的历史新纪元。</b></p> <p class="ql-block"><b>我是姚导游兼姚摄影</b></p> <p class="ql-block"><b>参观毛主席赏雪处,1953年12月26日,毛主席刚过完60大寿,就乘专列来到了杭州,入住西湖国宾馆,当年主席往返于北山街84号与西湖国宾馆之间,主席曾夜以继日地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经过了三个多月的辛勤工作,宪法的初稿《西湖稿》于1954年春天诞生。</b></p><p class="ql-block"><b>金老师也是刚过了60岁,他正在潜心研究他的课题,我们衷心地希望此次西湖国宾馆之旅能给予他更多的灵感,文思泉涌。</b></p> <p class="ql-block"><b>我们全都是60后,都是80年代考上大学的,都是学的英语专业,金老师的本科在北师大,师母在北外,我们三个杭师大,所以,必须在毛主席学英语处合个影。</b></p> <p class="ql-block"><b>2016年G20习奥会湖畔品茗处</b></p> <p class="ql-block"><b>参观西湖国宾馆历史资料陈列馆</b></p> <p class="ql-block"><b>继续参观国宾馆南门,那里有小红书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图片,看对面雷峰塔最佳的拍摄机位~</b></p> <p class="ql-block"><b>黄昏时分,我们来到了孤山路上的西湖最美拐角。</b></p> <p class="ql-block"><b>师生展开热烈的讨论</b></p> <p class="ql-block"><b>参观北山街上的秋水山庄</b></p> <p class="ql-block"><b>金老师赠送给我们他与夫人联袂翻译的书《为树木发声》。金老师的夫人施晓蓉女士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本科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英语水平和文学功底之好令我们望尘莫及,他们相识于北大校园,他们的儿子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世界最顶尖的名校哈佛大学博士毕业,我和Grace强烈建议金老师夫妇联手写一本畅销书,书名可以是《北大的爹,哈佛的娃》。</b></p> <p class="ql-block"><b>这次西湖国宾馆之旅真的是收获满满,我在当导游的同时,从金老师夫妇身上学到了严谨治学的作风,每一处景点,每一张老照片都要认真细致地搞清楚弄明白当时的历史背景,我还从90后的小金口中听到了金句妙语无数,真的很佩服哈佛的工科博士有着如此高的人文素养。可惜这次没有机会去西湖大学聆听小金的讲座,期待着明年能去。</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