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安子文(1909年9月25日—1980年6月25日),陕西省子洲县双湖峪镇人,原名安志瀚,字浩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他自幼投身革命,直到“老骥伏枥”,仍以“志在千里”的气魄为党忘我地工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p><p class="ql-block">米脂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开始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加入革命团体共进社。1924年冬毕业后到保定育德中学读高中。1925年五卅运动中因散发传单被校方勒令退学,后到北京。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考入京兆高级中学读书。1926年参加李大钊等领导的三一八游行示威,被段祺瑞执政府卫队开枪打伤,并被校方开除。后到共青团北京地委从事交通联络工作。1926年9月,统治北京的奉系军阀张作霖派军警查封“共进社”,住进“共进社”机关的陕西籍学生被捕。安子文也被抓了起来,后因无证据取保释放。组织上考虑安子文身份已被注意,于是派遣他前往西安工作。</p><p class="ql-block">1927年1月,安子文在民国日报社担任发行工作,后在冯玉祥部队第三路军第十九师任政治部副处长。安子文经常向师长吉鸿昌宣传共产党的主张,用革命思想启迪吉鸿昌和官兵的思想。大革命失败时,当吉鸿昌听说有人要抓安子文时,立即送信要他快走,并赠送银洋二百元。安子文离开后仍未走脱,吉鸿昌从中说情仍留在政治部工作。不久,安子文再次被扣押,获释后离开冯玉祥部队。 出狱后,安子文于1927年12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担任中共河南省委交通科科长。1928年3月由于叛徒告密,他被国民党当局逮捕,由于包括叛徒在内的都不认识他,所以被判刑11个月。他在开封第一监狱内从事秘密斗争,照料重伤的省委领导人,担负起“交通”任务。1929年秋出狱赴上海,担任党中央的交通(员),往返于上海和武汉、宜昌、沙市之间,传递文件、党内指示和重要通知,护送党的重要干部到新的工作岗位。1930年调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交通科科长。他根据自己跑交通的经验,制定了交通工作的原则,提出了对付敌人的策略和方法,避免了不必要的牺牲。1930年10月北方局书记决定由安子文负责惩处叛变投敌的原天津河北区区委负责人李纯。</p><p class="ql-block">1931年1月任中共河北省委秘书长。不久奉调到上海中央特科工作。3月,安子文在天津法租界再次被捕,后转押于北平草岚子监狱,受到敌人严刑拷打,坚不吐实。他与陈原道、孔祥桢、殷鉴、薄一波、赵鎛等一起建立狱中党支部,担任狱中党支部委员,参与组织狱中斗争,对付敌人的“感化”、“诱降”等手段。1936年春,以刘少奇为首的北方局鉴于一二·九运动后华北地区缺乏干部,向中央请示准备让在草岚子监狱中的重要干部履行敌人规定的手续营救出狱。党中央书记处经过讨论,批准了北方局的请示报告。同年秋,安子文等同志出狱,后担任中共北平市委组织部部长兼管北平学委工作。发动组织和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党的地下组织。</p><p class="ql-block">全国抗战爆发后,离开北平辗转到达太原,在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工作。11月到达晋东南,任中共太岳区工作委员会书记,参与创建太岳抗日根据地。1938年1月至8月任中共冀豫晋省委委员兼统战部部长。2月至7月任中共冀豫晋省委驻沁县办事处主任。7月任中共冀豫晋省太岳特委书记。同年8月至1940年1月任中共晋冀豫区委委员兼统战部部长。1939年4月任中共晋冀豫区太岳地委书记。1940年1月至1943年1月任中共太岳区委书记。他参与领导了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和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p><p class="ql-block">面对日军的残酷“扫荡”,安子文不断总结反“扫荡”斗争经验,一次又一次粉碎了日军各种形式的扫荡手段。1942年10月起,他和薄一波、陈赓等一起直接领导和指挥了沁源围困战。</p><p class="ql-block">1943年春奉调离开太岳区赴延安。同年7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党校二部副主任,协助张鼎丞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延安整风期间,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正确方针,抵制抢救运动的错误。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8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党校教育长。10月起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兼干部处处长,主持中央组织部的日常工作。1947年3月,国民党进犯延安,党中央和毛泽东留在陕北,同时成立了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安子文担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随同刘少奇和朱德等中央工委领导人,从陕北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参与筹备召开全国土地会议。1949年3月列席中共七届二中全会。9月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子文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部长,主管党中央和政务院的干部管理。他对干部情况十分熟悉,真可谓是一部“干部活档案”。安子文坚决反对高岗、饶漱石的分裂活动。1956年9月中共八大后至1966年8月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在组织工作上,安子文坚持贯彻党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把能不能坚持实事求是作为检验干部的重要标志。他对干部十分爱护,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努力培养和选拔中青年干部,重视干部的理论学习。</p><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中,因“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安子文遭受迫害,1968年1月被捕入狱,送入秦城监狱,备受摧残虐待,从未说过违心话,1975年5月被下放到安徽省淮南市;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p><p class="ql-block">1979年1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2月被任命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5月被补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6月被任命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9月在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上增补为中央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子文还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p><p class="ql-block">1980年6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