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李清照,宋朝词人,婉约派的代表,生活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动荡不安的环境里。随着金国入侵中原的马蹄声声,北宋政权逐渐被金人所灭,南宋随即在南京应天府建立。尽管当时的政治局势不稳定,但是宋朝的文化和科技却在夹缝中达到了新的高峰。尤其是宋词这种文体的流行,加之在特殊的环境中出现无数的悲欢离合,为宋词的繁荣奠定了合适的土壤。出现了以苏东坡辛弃疾为代表豪放派和以李清照的婉约派为代表的大量的作者和优秀作品,丰富了我国的文学宝库。我们今天将要分享的这篇文章便是李清照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 《醉花阴》一词分为上下兩阙,上阙主要是环境描写,用寂寞凄凉的气氛做烘托,为下文做了必要的情感上的铺垫,而下阕则是作者的所思所感,通篇文章表现出浓浓的人性美。</p><p class="ql-block"> 在上阙中,作者写到:“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区区二十六个字,却尽显作者的万般愁绪。首先,词中的云、雾以及插在金兽香炉里的瑞脑香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了情感,本来的作者之愁幻化为万事万物之愁,让我们感觉到仿佛整个宇宙都在愁。这种移情于物的写法在接下来的“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凉初透。”一句中又得到极致的发挥。本来该同丈夫一起过的重阳节,如今因为丈夫飘零在外,变得孤零零的一人度过。在夜里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此时此景,一个凉字尽显作者半夜思夫久久不能成眠真实的情景,让读者在领略文章之美的同时感受到作者的人性之美。在这里,作者不仅赋予了前文中云、雾、瑞脑香以及金兽香壶一种思维上愁的感觉,更赋予了身边事物对作者造成“凉”的体表温度。在词人身边的这些生活物件中变成了活生生的可以对话甚至知愁知暖的朋友,在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愁绪之外更让我们为作者的心里健康担忧。</p> <p class="ql-block"> 而接下来,在词的下阕中“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此,作者化用了陶渊明的“把酒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而表达的则是与陶潜截然相反的意思。陶潜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一种隐居的惬意,而在这里,作者要表达的却是一种极端的愁绪。在这样幽径美好的环境中,本来应该和丈夫共同欣赏,共同的把酒赋诗,共同的品味着淡淡的幽香。在这里,我们仿佛感觉到,此时此刻这里的环境越美,作者对丈夫的思念则越深。我们可以设想一副这样的画面:在黄昏后的葡萄架下,作者同丈夫赵明诚两个人饮酒赋诗,阵阵的花香袭来更叫人心旷神怡。然而,此时此刻却变成了作者的孤芳自赏,此种凄凉,此种惆怅,不用作者更多的言表自可令人潸然泪下,而接下来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则更显作者此刻之凄凉。此处用了一个倒装句,表达出作者因为长期的思念丈夫一种身体的变化。也暗示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无奈。</p> <p class="ql-block"> 作者在整首词中,未着一个想字,却使人感觉到思念遍宇宙;这不仅仅是词人一个人的悲哀,也是当时许许多多像作者这样人的无奈。这是对当时造成这种不稳定生活的血泪控诉,更是对战乱的厌恶与憎恨。作者的遭遇和经历启发我们珍惜和平,热爱和平。再也不会经历当年作者那样颠派流离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