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忽然怀念起童年时代,在故乡冬日里的美好时光。那是一幅既寒冷又纯净的画卷。记忆中的冬天,故乡的气温低得刺骨,房檐下悬挂的冰凌宛如利剑,晶莹剔透,闪烁着寒冷的光芒。老家门口的水塘里冰层厚实如玉,未曾消融。</p><p class="ql-block">对于农村人来说,冬天是一年中难得的休闲时光。童年时住在四合院,除了每家每户的房屋外,还有前厅后堂。平时这些地方都是用于堆放农用工具,或是大人们做手工活的场所。到了冬天,大人们并会不约而同的把这些场地清理干净,等到我们这些孩子放寒假,这里便成了孩子们的天堂。用两张破旧的木桌一拼,并是一张简易的乒乓桌,一群孩子轮流上阵,玩的不亦乐乎,有时候大人们也会加入到打球的队伍中。三四个家庭主妇围坐在一张小方凳打打牌。老人们则穿着厚厚的棉衣,外面还套着围裙,手上拎着火笼,在一旁慈祥的看着我们玩耍。</p><p class="ql-block">农村童年的冬天,虽然生活清苦,但却饱含温馨与质朴。夜幕降临时,家中点亮昏黄的白炽灯,微弱的光芒摇曳着,映照着一家人围坐一起的身影,大家都过着简单而规律的生活。每当做饭的时刻,家家户户的房顶便会冒出袅袅炊烟,每天的主食简单而朴素,青菜、咸菜、红薯泡饭是餐桌上的常客。偶尔母亲会做一次霉干菜饼或煮一锅粉条给我们解解馋。尽管生活条件有限,但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却是让人心生满足。</p><p class="ql-block">说到冬天,就不能不提过年。那是一个无论平时多么清贫也要倾尽全力去庆祝的时刻。年前的准备总是充满忙碌与喜悦,家家户户都沉浸在一种温馨而祥和的氛围中。做豆腐、包包子、切年糖,这些传统的年节食品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大人们早早地开始忙碌起来,将这些美食一一准备妥当。豆腐的醇香、包子的鲜美、年糖的松脆都让人垂涎欲滴,仿佛预示着新的一年将会丰衣足食、幸福美满。</p><p class="ql-block">而在农村,杀猪是过年时的一项大事。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好一头猪,等到过年时宰杀,以此来庆祝新年的到来。杀猪的那天,家里会格外热闹。大人们手脚麻利地把猪从猪栏里赶出来,绑好抬到门板上。请来的村里的屠户,手持一把锋利的短刀,动作没有丝毫犹豫,随着一声低沉而有力的哼喝,只听得“噗嗤”一声闷响,一股鲜红的血液便从猪的脖颈处喷涌而出,如同决堤的洪水般哗哗地流淌,迅速灌满了早已在一旁准备好的大盆子。这个过程看起来有些残忍,但在当时这却是极难得的幸福时刻。而那份新鲜的猪下货也会成为当日餐桌上的极其难得的大餐。</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属于自己的冬天。那时的冬天很静,人很闲适,听不到电话的响铃声,也看不到低头族,更闻不到烧烤味,听到最多的是自行车的铃铛响、牛羊叫,鸡鸣狗吠。最规律的是家家户户晨起的雄鸡叫,就把人们从睡梦中喊醒,打破了冬天长夜的寂静。</p><p class="ql-block">作家冰心女士说过,“童年就是梦里的真,真里的梦!”如今,一晃三四十年过去了,那些童年伴着乡愁的冬天,尽管寒冷、贫穷,但也不乏快乐。童年的冬天让人回味无穷,难以忘怀。</p>